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东北经济由兴盛转为衰落的现象曾一度被作为热点问题,称之为"东北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它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了。充分运用民间资本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域辽阔,分布于东南沿海,华东地区,华北、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出现砂软土质特征的现象,对于修路是必需认真对待,辅以多种方法方可解决。  相似文献   

3.
从创新能力的角度分析了东北工业的问题,即简单增加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工业的再发展问题,只有从创新机制的建设着手,才能真正使东北工业再次焕发青春。认为创新能力的下降是东北工业下沉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北工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现代情报》2007,27(1):205-207
文章从工业旅游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工业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东北开展工业旅游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东北发展工业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后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荣 《情报科学》2004,22(10):1191-1194,1264
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这是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做出的重大决策。因此,树立信息资源开发意识、发展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培育中国的信息市场、加速信息市场的国际化战略和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等战略将会缓解资源衰退、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东北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留住潜在人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留住现有人才一直受到各方关注,而本文从东北区域整体来考虑如何使高校的在校学生即本文所定义的“潜在人才”为东北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背景下,在加入WTO后人才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下,这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区域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技术产业不仅其自身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还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并使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升级。应用协同学理论并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并将其应用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出了促进和保障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卢时雨  鞠晓伟 《现代情报》2007,27(3):174-177,180
产业集群发展能够推动区域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的提升。老工业基地振兴要靠中央政府扶持,更主要依托区域内部企业的力量,依靠东北产业集群发展来推动。本文从分析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现状入手,分析了产业集群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机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是评价一个城市、一个经济区域综合实力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撑。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分析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龙头的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依托自身的优势,抓住机遇,发展物流。  相似文献   

10.
高洋  叶丹  张迪宣  杨义兵 《科学学研究》2019,37(7):1295-1305
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地缘政治特异性,研究其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创业孵化器属于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所以,基于东北情境下的孵化器运行效率问题研究有其独特性价值。本研究结合东北情境,将创业孵化器分为政府与民营两种主导模式,运用DEA研究方法,分析了东北创业孵化器与其它地区整体性差异与差异等级、自身运行效率问题、不同主导模式运行效率对比以及民营主导孵化器与中东部孵化器差距等系列问题,从而系统性揭示了东北创业孵化器运行效率的本质,最终提出了“两步走”的路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发展中形成的沿哈大线城市布局,几乎集中了该区域全部的创新要素,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政策导引下,构建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为中心骨架,以周边中小型城市为辐射支撑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型城市带,在理论和实践上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为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尽管在经济形态、产业结构等方面,上海与东北存在差异,但两地都是老工业基地,有着很好的工业基础,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也似曾相识。上海发展的经验或许能给东北某种启示,而东北新一轮的发展也可能对上海有新的推动,为了呼应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上海应该研究东北,与东北共谋发展,从而也获得自身发展的机遇。 在装备制造业方面,从总体上看,上海装备制造业的资产规模与东北基本相当,但上海装备制造业的产出规模大于东北、经济效益好于东北,两地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优势互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明 《现代情报》2004,24(9):58-60
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今年上半年,短短半年时间内,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前往东北。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由此,东北大振兴已成为国策。本文在简要分析东北老工业基本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优势,提出信息技术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伟  王静 《科技与管理》2006,8(2):15-17
目前东北亚地区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合作热潮。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之时,分析了东北亚合作的现状,找出了影响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加强基于东北亚区域合作及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04,(6):41-41
党中央做出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出美好的广阔的发展前景。全国各地都在关心、支持东北的振兴,至于东北三省的广大干部、群众,更是倍受鼓舞,热血沸腾,干劲十足。作为东北窗口的滨城大连市,掀起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大连”的热潮。  相似文献   

16.
孟祥荣 《现代情报》2005,25(8):194-195,197
东北地处祖国边陲,历史上东北各民族人民与用边相邻国家的民族不断的融合、交往,使得东北地方文献。尤其是东北地方古文献的跨国性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东北地方文献无论从内容上、著者的国别上以及表达的文字上,都充分体现出跨国性的特点,作为研究古籍的人员来讲,应充分考虑起跨国性的一面,以期检索到全面的古籍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绿色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世界观,说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们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发展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绿色技术创新之路,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8.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令人兴奋的辉煌目标。大发展丛有大思维,振兴东北是一项全新的发展战略,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四新”是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东北老工业基地要走出一条全面创新的振兴之路,任何照抄照搬的做法都将难以行得通。如果没有创新,振兴东北最终可能只是一句口号。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而对于东北的粮食大省这一问题就显得格外明显。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笔者认为,引入“精细农业”等高技术生产模式是我国东北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从分析“精细农业”的概念和开发方式入手,探讨东北地区农业产业调整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盖美  杨苘菲  何亚宁 《资源科学》2022,44(5):927-942
厘清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为推进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东北粮食主产区37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核密度估计模型以及空间杜宾模型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总体来看,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中等水平。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分级现象,较高水平地级市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于黑龙江省。②分维度来看,时间上,2010—2019年各维度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经济活力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5.63%;农业科技创新增长幅度最小,仅达到0.61%。空间上,农业科技创新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他维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发展不均衡。③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信息沟通对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工业化水平对其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此外,人口密度和工业化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各区域农业绿色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