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专利权评价报告是应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请求,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就该专利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的授权条件而作出的分析和评价;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是专利公告授权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而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的审查程序。二者之间既具有共同之处,例如均涉及专利权稳定性的评价,又在程序和效力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本文对涉及外观设计专利权评价报告的无效宣告请求案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对典型案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影响专利权评价报告与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结论一致性的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发明与创新》今年第2期对选择发明的概念、专利性判断和保护实施的问题作了一个粗略的探讨,为了进一步阐述有关选择发明的专利性,实施时是否会侵犯他人专利权,以及此时选择发明与基本专利的关系等问题,以下结合一件在先申请的美国专利(以下简称对比专利),和另一件在后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就以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案例简介本专利的名称为“烷烃临氢异构化超强酸催化剂”,申请日为1992年3月23日,于1995年6月14日被授权公告,专利号为:92101682.4。该专利的授权专利要求如下:1、一种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组成如下:(1)M…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9,(2)
给排水管理是绿化树木生长的养护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树木绿化排水养护的专利技术树坑真空式吸水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该树坑真空式吸水器专利已获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类型: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CN204244832U,授权公告日期:2015年04月08日。  相似文献   

4.
正专利侵权诉讼有别于一般民事诉讼,有其特殊要求。除应具备一般民事诉讼证据要求外,原告还应当从三个方面提供证据:第一,专利权利证据,即证明原告拥有专利权及其权利范围。一般包括专利证书及权利要求书、说明书等专利文件;缴纳专利维护费用的票据;对侵犯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还应提交专利权评价报告(各地法院有所不同)等。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香港专利制度,是自1997年6月27日起,根据香港《专利条例》(第514章)而实施的。其中的"标準专利"制度,亦被称之为"再注册"制度,申请入可以将其获得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离质审查授权的专利、欧洲专利局审查授权的指定英国的专利、以及英国专利局审查授权的专利,在香港登记为"标準专利",从而获得在香港的专利权保护;而"短期专利"制度则为申请人提供了直接在香港提出专利申请,获得专利权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的发明创造的创造性判断方法不尽相同,笔者从一个典型的专利权无效案例出发,对组合发明创造的创造性判断作探讨。一、涉案专利介绍本无效宣告请求案涉及一名称为“一种计算器附属结构”实用新型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如下。1.一种计算器附属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计算器或者同类产品基座上,设有一框口或者立柱,一中空壳体嵌在框口内或者卡在立柱上。  相似文献   

7.
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一项专利(发明、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申请经过审查后.如果符合法定条件,就授予专利权并予以公告。公告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如果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有关规定,可以启动无效程序,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将对宣告专利权无效的请求进行审查并作出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审查决定)。  相似文献   

8.
漆苏 《科研管理》2014,35(11):139-145
从专利属性的视角出发,分析企业未来遭遇海外专利侵权诉讼的风险因素。以专利授权为分割点,将专利属性划分为品质属性和价值属性,运用权利要求数量、后向引用和专利家族三个变量描述专利品质属性,运用专利权维持、专利授权后审查、向前引用、专利权交易和专利权融资担保等变量来描述价值属性,进而分析专利品质属性、专利价值属性与专利侵权诉讼的关联;以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专利侵权涉案专利为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专利未来发生侵权的可能性,不仅与专利授权时的品质属性相关,同时与授权后专利运行中形成的新的价值属性相关;上述属性上的差异,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市场上高风险专利,进而预测企业未来发生专利侵权诉讼的可能性。研究成果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中实施专利清查和专利风险预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涉案专利是德国尼欧普兰汽车有限公司2004年9月23日在中国申请的名为“车”的外观设计专利,2005年8月24日获得授权公告。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特征在专利授权、确权阶段和侵权判定时存在不同的解释规则,这导致专利申请人在授权阶段难以获得专利权,或者获得的专利权在确权阶段容易被无效,而在遭遇侵权时又得不到与授权的专利权相当的保护范围.在两种解释规则并存的情况下,本文试图就如何撰写涉及功能性特征的专利申请文件以使申请人的利益最大化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国实行了保护性的专利审查机制,使国内企业能够更容易并更快速地获取专利权。国外企业在中国要想获取专利权往往需要等待更长时间,且获取专利权的难度大于国内企业。我们从专利授权和条件寿命期视角,结合企业的专利战略考虑对这种保护性审查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从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垄断效果看,保护性审查机制限制了国外企业专利竞争战略的实施。然而,相较于国内企业,国外企业出于专利市场收益的不确定性考虑,更倾向于延长专利的条件寿命期,保护性审查机制延迟授予国外企业专利权的做法无疑更有益于其专利市场战略的展开。另一方面,由于国内企业获取专利权相对容易,使得一些技术含量低、市场收益水平不高的专利被授权,增加了企业的专利权维持费用。因此,从专利战略视角看,保护性专利审查机制并不完全有利于国内企业。  相似文献   

12.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也采用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度。这种制度的优点是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其缺陷则是不利于保护专利权,不利于鼓励发明创造。一、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不利于保护专利权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自申请日算起,“发明专利的期限为二十年”。但是,这个期限并不是保护期限,真正的保护期限是从“颁发专利证书之日”算起的。尽管我们对发明专利申请技公开后规定了临时保护措施,但临时保护的法律效力十分有限。要使一件发明能获得真正的专利保护,就应该尽快获得专利证书,可是,我们现行的审查制度规…  相似文献   

13.
以1985年至今纺织授权发明专利为统计对象,从专利的发展趋势、申请人分布、授权率、技术领域分布、国内外授权专利数量与专利权维持率等角度,揭示我国纺织专利布局及竞争态势,并基于专利分析结果,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专利权具有对世性,放任错误的专利权存在不仅仅影响专利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还会对社会公共利益产生负面影响,故需要否定已被错误授权的专利之效力以纠正专利授权错误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前,我国的专利效力否定制度主要由无效宣告和无效宣告诉讼两部分构成,其中存在着循环诉讼、专利复审委员会角色错位、效力否定程序冗长等问题。应当针对以上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对专利效力否定制度进行立法完善并建立实施配套制度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专利申请授权后保护的过程中,因企业破产导致的专利权转让案件在著录项目变更处理中占有一定比例,本文通过专利权人在企业破产后提出变更请求的案例,讨论了在专利权人提交了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及证明文件时,对申报书及证明文件的审查标准,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等相关知识,分析了《专利审查指南》中相关条款的规定,以供大...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关规定的,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其中,上述有关规定无效宣告理由可以参考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并且,作为被无效专利方,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六十八条第一款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应当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书和有关文件的副本递交专利权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内陈述意见。  相似文献   

17.
申请专利要做哪些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 1.什么是专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国家政府机关或代表若干国家的地区机构依据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专利权是一种财产权.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同时.专利权也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他人要想使用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相似文献   

18.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专利禁止反悔原则,是美国专利司法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判定专利侵权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对于准确界定专利权人专利权保护范围.实现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缴纳专利年费是专利申请授权后,专利权人为维持其权利有效而应尽的义务;禁止重复授权是为保障专利制度正常运作而设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本文以专利法第九条为纽带,分析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年费的缴纳状况对发明专利授权的影响,并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