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左旗杜拉尔桥以东地区构造发育,见多期次岩浆活动,伴随大量金属元素的运移,致使附近区域内发现多处矿点矿化点;通过对该地区多处矿点矿化点的研究发现,成矿元素多受石炭纪花岗闪长岩影响;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面测制及硅酸盐、光谱、薄片鉴定,取得了该岩体的岩性特征、矿物组成、岩石化学特征等相关信息,并结合微量元素资料,对该套岩体岩石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路线地质调查、剖面测制及硅酸盐、光谱、薄片鉴定,取得了新巴尔虎左旗呼吉日廷达巴地区的志留纪石英闪长岩岩体的岩性特征、矿物组成、岩石化学特征等相关信息,并结合微量元素资料,对该套岩体岩石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辽东南地区的金矿床与中生代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本文从岩体的时代与产状、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副矿物等方面,探讨辽东南地区岩浆岩特征与金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维拉斯托矿区锂锡多金属矿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大型锂锡多金属矿床。目前已提交总矿石量3 372.79万t,总金属量Li_2O361 531.84t,Rb_2O 95 466.22t,Sn48 682.84t,矿床平均品位Li_2O1.29,Rb_2O0.34%,Sn0.87%。该矿床深部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石英斑岩体,岩体内部普遍发育天河石化,其天河石化特征和意义以往研究成果较少。笔者根据以往施工的钻探工程情况,通过对石英斑岩体控制情况、岩体分布特征及岩体内部天河石化特征和意义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目前初步认为石英斑岩体内部天河石化为全岩矿化,岩体内部Rb_2O的平均品位为0.114%,远景资源量可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大兴安岭中南段(哈达营子区)多金属成矿带与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侏罗纪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和含矿性等特征,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胡斌  唐辉明  刘强 《科教文汇》2012,(30):111-112
岩体由于具有弹性、脆性、塑性和流变性,以及非线弹性、非均质和各向异性等特征,目前主要通过岩石实验的方式获得相关的参数来表征上述的岩体性质。文章针对岩石实验课程教学.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岩石力学实验课的实验教学现状.提出了新的培养思路.对从事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人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该区金矿地球物理特征的研究,金矿体赋存在低阻正磁异常场内,矿化较好的岩(矿)石,其视磁化率小于1000×10—6CGSM,岩石的低阻带即矿化蚀变带。金矿具有低缓正磁异常、激电异常、低电阻率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花岗杂岩体附近的构造破碎蚀变带以及具低阻正磁异常的狭长地带是猫岭金矿有利的赋存部位,可作为本区最重要的找矿方向和找矿远景地段。矿物组合为自然金、磁黄铁矿、毒砂、石英、绢云母、方锌矿等可作为一种找矿矿物学标志。毒砂和磁黄铁矿中Au的高含量可作为寻找该矿床最直接的找矿矿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宝格德乌拉一带的地质背景、火山岩岩石类型、岩体地质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宝格德乌拉山一带晚侏罗世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大致查明该区内晚侏罗世火山岩相类型及火山机构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海寺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进行了探讨,利用重、磁、电等成果及矿区地质资料对该地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研究区构造、隐伏岩体的分布特征、矿化蚀变带与物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根据该地区矽卡岩矿床成矿规律对本区的铜多金属矿产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预测了4处成矿有利异常进行了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研究区黑窝沟岩体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观测与研究,通过对岩石的宏观特征、岩石化学特征以及成岩年代学分析,运用岩石化学图解等手段,综合研究认为黑窝沟岩体形成与晚古生代中二叠世(263±1Ma),构造环境可能受锡霍特-阿林海槽扩张作用影响,松嫩-张广才岭微地块和佳木斯微地块发生陆内块体间碰撞,形成的造山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东胜煤田地层岩性特征,对各岩层岩石进行室内测试,获取岩石力学强度及岩体质量指标。据此合理选择了钻机、钻井结构、泥浆、钻井技术等参数用于该煤矿钻探施工,并提出了钻探过程中预防钻孔弯曲的有效措施。通过实践证明了所取钻探参数合理,较普通钻探效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某金和银等多金属矿的地质背景、岩石类型、岩体地质特征的研究,大致查明了工作区内金、银等元素的品位及伴生元素的含量变化情况。工作区内岩浆活动极为强烈,褶皱断裂十分发育,其构造形迹以北东向的脆性断裂和断陷盆地及岩浆岩带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对达茂旗艾不盖及同盛唐两个地区岩体进45-研究,对其火山成因机构进行探讨,对火山岩在该地区的成矿条件作出分析,为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GDE“多步骤分析法”是意大利G.Russo博士于2008年提出的通过岩体块度Vb、地质强度指数GSI、岩体能力指数IC和RMR围岩分类系统构建的隧洞开挖响应和支护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施工阶段用于初步评价岩石隧洞开挖响应,也可用来选择合理的预先确定的支护断面类型和鉴别岩石隧洞中潜在的典型变形现象,使之定量化。该方法的逻辑顺序:(1)确定岩体结构;(2)确定岩体强度;(3)确定岩体能力;(4)评价岩体的自稳能力。本文将其应用到中东某地下工程交通洞进行初步分析,利用该方法针对性地确定了隧洞开挖潜在风险,提供了参数细节,提出了隧洞支护设计方案,并得到隧洞开挖响应的分析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5.
干塘子金矿点位于哀牢山成矿带北段,为新发现的与喜山期富碱斑岩有关的金矿点。通过查明矿区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分析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并类比区域上已知类似矿床,认为该矿点成矿与区内喜山期石英正长斑岩密切相关,矿化与蚀变特征及成矿元素组合特征与马厂箐、长安、北衙金矿床均具有相似性,矿区具有较好的Au-Ag-As-Bi-Sb-W-Cu组合元素化探异常显示,表明干塘子金矿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其找矿区域为石英正长斑岩体北部具强蚀变的接触带部位。  相似文献   

16.
察哈彦岩体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额尔古纳陆块,属高钾钙碱性岩系。岩石中锆石形态多呈短柱状,岩浆振荡环带发育,具典型岩浆锆石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结果显示为早中生代岩浆活动产物。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贫P、Ti为特征。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早中生代察哈彦二长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学及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推测察哈彦岩体的形成与蒙古-鄂霍次克洋的封闭有关。  相似文献   

17.
牛头山岩体位于丽水-余姚断裂带南部,岩体为花岗岩,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野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成岩年龄分析,结果从结构序列上从边部到中心具有从细粒→中细粒→中粒的变化趋势,可划分为三个相带,从成分序列上可划分为中粗粒花岗岩和细粒斑状花岗岩两个期次,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岩体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铕负异常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具A型花岗岩特征。SHRIMP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6.8±5.3 Ma,代表岩体的成岩年龄;岩体主要受控于丽水-余姚断裂带,是沿着断裂带侵位;指示构造环境为活动陆缘弧。  相似文献   

18.
大坪矿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母岩主要为金鸡岭岩体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对含矿母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金鸡岭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高钾质、亚碱性、过铝质的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为大坪稀土矿的形成提供了来源。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薄竹山菖蒲塘钨锡多金属矿床位于薄竹山花岗岩体西南侧,矿体主要产于岩体与寒武系地层的接触带,部分产于泥盆系地层构造发育部位,本文在对典型矿体进行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围岩蚀变及分带、成矿期次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矿化强度与不同围岩蚀变类型的叠加呈正相关性,矽卡岩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解剖,从岩体到围岩将矽卡岩依次划分为三个带:即钙铝榴石—透辉石化带→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镁橄榄石化带,进一步查明透闪石化—绿帘石化带为矿化最强烈,可作为找矿标志。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显微研究,将矿床划分为四个成矿期: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期→碳酸盐—萤石期→表生期,其中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为最重要的成矿期,成矿作用呈现了多阶段的特点。结合岩体地球化学、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示踪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的成果,本次工作总结了薄竹山菖蒲塘矿区的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成因及成矿规律,并初步建立成矿模式。该模式对研究区的找矿突破和潜力评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瑶坑岩体位于闽浙交界沿海地区,是闽浙沿海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带中的一个典型碱性花岗岩体.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91.3±2.5 Ma(MSWD=3.7,2σ),属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发育特征的微文象结构和晶洞构造,含有典型的碱性铁镁矿物钠铁闪石.地球化学上,该岩体富硅、碱,贫钙、镁,富K、Rb、Cs、Th、U,贫Sr、Ba、P、Ti、Sc.其Nb、Ta、Zr、Hf和Ga等元素的含量也较高,(Ga/Al)×10^4值变化于3.64~4.41,并具显著的铕负异常(δEu=0.15~0.20).与闽浙沿海A型花岗岩带中的其它岩体相比,瑶坑岩体具有偏高的εNd(t)值(=-0.7~-1.4)和偏低的二阶段Nd模式年龄(t2DM=0.95Ga~1.01Ga),指示幔源组分对该岩体的形成具有更重要的贡献.在A型花岗岩亚类的判别上,瑶坑岩体以较低的Y/Nb比值和较高的Nb/Ta比值相似于Eby(1992)区分的A.型花岗岩,而明显有别于岩带主体属A2型的特点.岩石产出构造背景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多组深断裂交汇,进而引发多量幔源组分参与成岩过程,是导致瑶坑岩体元素-同位素组成与区内其它同类岩体有较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