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10年来,由于各类媒体的数量不断增多,媒体的竞争进一步向多方位深层次发展。因此,对于单个电视媒体的某个栏目来说,受众数量的流失已是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因此,加强对受众群体分化的研究,因地制宜地对自己的栏目定位进行改革,吸引并扩大自己的受众队伍,无疑是媒体从业者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新课题。 本人供职的钱江电视台“新闻速写”栏目这几年的变革发展,可以说是近年来针对传媒业竞争逆势发展的一个代表,它面对电视台如雨后春笋、栏目繁花似锦的今天,首先对自己的新闻视点定位、制作方式进行改革,把新闻视点聚焦于社情民意,关注身边的普通百姓,以自己独特的新闻演绎方式树立起了自己的风格,成为一个有自己固定受众并有一定影响的电视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的主渠道。不仅新的媒体不断出现,媒体问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抢新闻、争受众、拼广告、推栏目,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是广大媒体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的媒体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技术的裹挟下,电视媒体步入一个全新的大视频时代,主要表现是我们从TV转向了Video。这一全新的媒介生态,给电视媒体带来了多重挑战,最主要的威胁是受众的分流,因此对电视媒体来说,如何增强传播过程中受众的黏性至关重要。本文从如何增强受众黏性出发,探讨电视媒体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的创新举措,并期待以此为契机,探讨其他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变革与媒体的进步以及受众的需求给新闻谈话栏目的出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广播、电视纷纷创办了谈话栏目,目前,新闻谈话栏目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传播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都成为各自媒体的品牌栏目,新闻谈话栏目已成为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注重受众态度 提高传播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晓强 《传媒》2011,(3):70-71
受众接受信息的效果如何是衡量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传播者,媒体应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注重其心理需求。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一家媒体来说,注重受众态度,提升传播质量,是制胜发展的关键,是媒体生命力所在。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心理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这是因  相似文献   

6.
万小燕 《新闻窗》2012,(4):63-64
当前我国信息传播事业迅猛发展,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和竞争过程中,受众作为各类信息的最终接受者,是最需要编辑关注和重视的。受众是从事信息出版传播事业的编辑的服务对象,是媒体信息的吸取者,受众对信息的接受度是媒体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体品牌个性的塑造与赞助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日异更新,使得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近年来,在我国的传媒领域,打造独家品牌栏目、提升栏目竞争力已逐渐成为各个电视媒体的当务之急,走品牌化道路势在必行。对于电视媒体而言,媒体活动影响力越大,与受众群体沟通面就越广,则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有效地传播品牌的核心价值。曾经一鸣惊人的江苏卫视《非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消费者接触媒介信息碎片化,广告主的传播策略也必须相应调整。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一方面面临严峻考验,一则面临年轻受众的分流,二则面临广告主的预算调整,三则广告时间的缩短,广告价格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来说新令条件下广告时间及广告环境的严格监管,这么多年相对完整的效果评估体系及稳定的收视群体  相似文献   

9.
张煜 《中国广播》2005,(3):37-39
社会的变革与媒体的进步以及受众的需求给新闻谈话栏目的出现、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广播、电视纷纷创办了谈话栏目,目前,新闻谈话栏目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传播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都成为各自媒体的品牌栏目,新闻谈话栏目已成为受众全面、深入了解新闻事件的窗口和参与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张海鹰 《新闻记者》2007,(12):17-19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第三次浪潮”正在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带入信息社会。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传播环境,我们今天面临的是一个数字化的多媒体传播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传统媒体感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事实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并非第一次。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原有媒体而言的。对于报刊来说,广播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和广播来说,电视是新媒体,对于报刊、广播电视来说,互联网是新媒体。回顾大众媒体的发展,我们看到,至少到目前为止,新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原有的媒体,相反,新媒体带来挑战和竞争,促进了原有媒体的发展和创新。计算机网络和数字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传统媒体将跻身于新媒体的行列,以全新的传播方式为新一代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服务性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属性,也是关乎媒体影响力、传播力的重要衡量标准,特别是在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下,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才能脱颖而出引起较大的关注?服务性报道已经成为媒体报道的拓展利器,通过版面线上和线下的活动,搭建媒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对受众提供及时、有效、实用的服务,已经成为众多媒体的努力方向。本文以温州商报《温商商机》栏目为例,浅谈媒体的服务性在媒体竞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受众需求,开设《温商商机》栏目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电脑的家庭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报纸、广播、电视、网络4种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这种媒体较传统媒体的优势也很快显现出来———它不但传播速度极快,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受众直接参与信息传播过程,满足受众的个性表达需要。相对于网络的瞬间可达、即时沟通,相对于电视、广播的视觉与听觉语言同步立体形象传播及能够模拟人际交流的特长,纸质媒体怎样在与受众互动、交流中走出自己的路子,从而吸引受众的关注,获得持久的吸引力,已经成为业界人士亟待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报纸谈话类栏目的出现就是一种尝试。这里…  相似文献   

13.
李微 《新闻世界》2021,(3):70-73
媒体融合时代,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性逐渐降低,受众群体不断减少。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大量兴起,不但加剧新旧媒体间的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在信息传播渠道复杂而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反转新闻的大量出现,使受众心理层面的消极因素不断被放大,极易引发舆论乱象,媒介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新闻传播发展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随着传播媒介不断市场化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媒体更重视新闻信息传播与受众的互动关系,更强调为受众服务。无视受众的需求、不顾及公众的感觉,不回答公众希望了解的问题,不反映公众的呼声与要求,在媒体竞争的大潮中就会走向边缘化或被抛弃。事实上,国内的大多数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实践中正在努力探索新闻报道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的发展,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现在很多纸质媒体都出现了销量下滑、受众分流的情况,并且影响力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发展,媒体必须顺应大的趋势,更好地进行媒体融合,帮助媒体更好地参与到竞争中去。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出现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印刷媒体则在努力稳定住原有的受众群体,使其不被严重的分流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着新媒体的受众。面对这样的对抗和竞争,印刷媒体应不断进行着改革和探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报业也曾经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包括采取资本运营、跨地域、跨媒体发展等,力求"三贴近",扩大信息量,强化深度报道等内容优势,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这场对抗中,如今的印刷媒介更应该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媒体间新闻竞争的加剧,以“新闻热线”、“报料热线”、“读者热线”等为代表的互动性新闻栏目频繁见诸各地报端,大大提高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和竞争力,实现了报纸与受众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有效转型,报纸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在互动传播手段上的比较劣势得到根本扭转。《威海日报》作为一家地市级党报,在探索互动性新闻栏目的创建与经营过程中,充分吸收了各报社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响亮提出了“让平面媒体动起来”的办报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互动性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18.
马军 《记者摇篮》2005,(3):32-32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关注的结果往往各有差异。同样,我们每个电视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也不尽相同,这是什么原因呢?传播学中的选择性理论研究对于媒体传播效果来说至关重要。信息时代,媒体之间的竞争就是对受众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新的媒体传播格局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链接,多种开放式信道吸引受众参与媒体节目制作,媒体正在与受众联手实现媒体品牌的塑造、创新和运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媒体与受众的角色开始出现了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20.
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莺 《传媒观察》2008,(6):52-53
电视民生新闻在当前新闻传播中令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重塑国家媒体亲民有信的公众形象的作用。做好民生新闻,办好民生新闻栏目,也已成为电视媒体贴近受众、赢得市场的一个重量级武器。扩大民生新闻的反映面社会在发展,国民的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原有的民生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经济社会越是发展,民生的内涵就越丰富。这为传媒扩大民生新闻的报道面提出了必要性,也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