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报是一种新型的报纸。它既姓“新”,报道科技战线的信息;又姓“科”,是科普宣传的阵地。科技报要寓“新”于“科”之中,把两者有机地融汇成一体。这两年,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读者调查,不少读者反映科技新闻版太空,技术知识版太死。所谓“空”,是指一般的科技新闻“可看而不可得”,好象吃了一个“空心汤团”,“不解气”。所谓“死”,是指介绍技术知识老是一个面孔,没有时效性,缺乏新闻感。为了避免科技新闻流于“空”,技术性报道流于“死”,我们尝试把两者“捏”起来,闯出“新闻知识化,知识新闻化”的路子。在“新闻知识化”方面,比如开化县城东公  相似文献   

2.
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新闻真实性的涵义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也许有人觉得不屑一提,其实不然。因为目前已有的解释,并不明确。有的认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所谓真实性,是指新闻事业“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如实报道”;“做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要求“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有的认为,新闻真实性的研究对象是“事实”,只要如实反映事实的客观存在,反映现象的真实,即谓之真实。这两种观点,我认为是似是而非的。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新闻科学当然也不例外。新闻真实性研究的独特对象是什么呢?把“客观事物”或“事实”(二者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作为新闻真实性的研  相似文献   

3.
浏览报刊常感到有些新闻太喜欢吹,太喜欢预测(而又常落空),太喜欢耸人听闻,为纠正此类偏差,反其道而行之,这里想说说笔者的“三不”观。不靠吹有些新闻,特别每逢过年过节不少有关节目的预告新闻,不知这些记者有没有身临其境去考察过、采访过、观看过,常常提前很久就发新闻,文中又把报道的内容吹得神乎其神、好上加好,想吊起读者的胃口,但事实又并不像他们文中所说得那么好、那么合人口味,  相似文献   

4.
黄斐 《青年记者》2020,(9):17-19
西方视域下的建设性新闻时下西方兴起的建设性新闻,被认为是解决当下西方报道困境的新范式、新方法、新理论.在“5W1H”这一报道公式中,建设性新闻的报道公式多了一个“W”,即所谓“WhatNow”——“现在怎么样了”.建设性新闻是对冲突性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策略,是继“客观性新闻”对19世纪党派新闻的纠偏之后,西方新闻范式经历的第二次转型.  相似文献   

5.
科技报道在我国新闻园林中是亟待培育的花朵。所谓科技新闻,就是关于科技领域和与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虽然是新闻,但讲的是科技,同时它的对象不光是科学界,主要对象是受众。它是科普,但体裁、形式上又不同于科普文章,而是新闻。”据新华社国内部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科技新闻通稿采用率达82.1%,仅次于政治类报道,足见科技新闻在当今社会、在各类新闻中的地位和作用之重要。  相似文献   

6.
研究“带响的报道”,习惯总是先说说它包括哪些体裁及各自特点。在这方面,有些同志看法不一致,又缺少权威定论,只好各说各的理。我想,如果给“带响的报道”取个较科学的名称,应该把它叫作“录音报道”。所谓“带响的报道”中的“响”字,就是“音响”的简化,这个“音响”也有特定含义,即“新闻事件实况音响和新闻人物谈话的录音”。  相似文献   

7.
张玲玲 《新闻界》2006,(6):93-94
一、电视深度报道界定所谓深度报道,是指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李希光在《超越倒金字塔的新闻学》一文中认为深度报道“是写新闻的过程,不是写新闻的极端结果。”强调了报道过程的重要性。喻国明认为“深度报道作为继党派新闻、客观报道之后的第三代主流报道形式,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8.
最近有关“悬疑新闻”的讨论,支持或认同者认为,悬疑新闻报道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实,也是新闻,甚至认为它扩大了新闻定义的外延;反对或不认同者认为,悬疑新闻中的所谓事实还没有发生,只有不确定的可能性,与“新闻”必须是事实的定义明显相左。个人觉得,无论正方还是反方都各有些道理,但“悬疑新闻”这个新名词本身就很悬疑,令人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9.
科技报道与传媒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从业人员不管自己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其所采写的新闻报道,对稿件的编辑处理,无不反映了一定的立场、观点和利益。我国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在这一前提下,科技新闻的社会责任还有自己特定的要求。 近些年,我国科技报道总体上说是好的,对传播最新科技成就、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新华社播发的科技新闻采用率十分高,报刊、电视、广播刊发的科技新闻阅读、收视、收听率相当高。有些科技新闻如“克隆羊”、流星雨等,通过传媒报道,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争说。这是科技报道重要作用的明证。但另一方面,近些年我国科技新闻也出现过不少问题和失误,究其根源,重要原因在于科技新闻工作者是否意识和如何对待自己  相似文献   

10.
简议农业科技新闻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如今的农业科技新闻已在新闻报道中占有一席之地。所谓农业科技新闻就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发生的新闻,也就是对新近发生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事实的报道。我们也可以把农业科技新闻看作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形成的交叉学科,具体地说,农业科技新闻是农业科学和新闻学的交集,农业科学足自然科学的一个子集,  相似文献   

11.
新闻写作是一种技能,又是一门学问。学习新闻写作同做其它事情,研究其它学问一样,运用科学的方法很重要。有些人迷信所谓“诀窍”,热衷于收集“开头法”、“结构法”等作文的高招妙法;还有些人否认学习研究写作的必要,认为学习写作主要就是“多读,多写”。读多了,写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写了。这两种看法,一个将写作神秘化,一个将写作简单化,都是不符合写作实际的,因而  相似文献   

12.
创立现代新闻价值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将新闻价值、新闻价值的要素和新闻价值的标准视作同一个对象,埋下了自我颠覆的祸根。现代新闻价值理论认为,最令人欢迎的新闻是所谓“怎么办”的报道。因此,媒体需要增加解决社会问题的报道。所谓现代新闻价值,就是指新闻满足受众需要所表现出的效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刘洋 《青年记者》2006,(18):62-63
时新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科技新闻作为众多新闻类别中的一种,也必然有着时新性方面的要求。在求新求快的同时,科技新闻如何求新,求快又该注意哪些问题,本文试作浅析。科技新闻也应注重时新性要求有人认为,科技新闻是“以报道科技战线新近动态和成果为主的新闻”,鉴于其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杭春燕 《新闻传播》2005,(10):50-51
所谓科技报道的“亚健康”,是指某些科技报道虽然没有犯大的错误,但在新闻采编上却已经不知不觉地有了不健康的苗头,尤其是在传播终端上已经产生了定的负面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热潮刚刚过去,电视新闻据说已进入到“后民生”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的人们来说,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又形成了。不过,回过头静下来想想,有些问题还有待澄清。所谓电视民生新闻,从新闻素材、聚焦范围,以及报道方式来看,明明就是社会新闻,明明就是地方性新闻。①为什么从业者却要冠之以“民生新闻”?对民生新闻,尽管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整体而言,人们不仅认可了民生新闻的提法,而且对这种新闻类型寄予厚望。李幸认为,肇始于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是“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17.
尽管中国近代报刊上发表的第一条消息“月食”就是典型的科学新闻稿,但科技报道直至今天仍是新闻界的软项。这些年来科技新闻在我国报刊上的比重不断上升,也不乏佳作问世,然而与从事文艺、体育、经济等专业报道的同行相比,我们的科技新闻确实处于“初级阶段”。即使是中央级报纸、国家通讯社的科  相似文献   

18.
现在,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大家所认识,各种信息报也应运而生。信息与新闻有所不同,但两者的内涵是一致的。新闻要真实,信息也一定要准确可靠。为了说明问题,先举几例说明。不久之前,光明日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河南有些农村专业户轻信了有些所谓经济信息,掀起了饲养“蚯蚓热”,但实际上投资的钱和卖得蚯蚓的进益是“倒挂”的,弄得有些农民几乎倾家荡产。  相似文献   

19.
经济报道呆板平淡、枯燥无味,仍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问题。有些经济报道成为“政策解释”、“经验汇报”和“统计数字罗列”,远离了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造成一些读者不爱看经济新闻报道,影响着新闻传播的实际效果。如何使经济新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呢?笔者认为经济新  相似文献   

20.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种,指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