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8%,海洋每年约生产1350亿吨有机碳,已知全世界海洋中有生物种类20多万种。每年可为全球提供22%的蛋白质,已从海洋生物中发现了2000余种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海洋中溴的储量为700万亿吨,铀42万吨,氯化纳4亿亿吨(世界海盐的年产量为4千万吨),金属矿砂23.8亿吨。已探明的海底石油储量为1383亿吨。大洋锰结核总储量为3万亿吨。同时,海洋潮汐能、波浪能的储量很大,其能量高、污染少、可再生。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是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根据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世界生产的蛋白质接近1亿吨,离需要尚缺3000万吨左右.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地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食物资源下降,再加上社会经验危机的影响,因缺乏蛋白质而营养不良者,据统计,约占全球人口的2/3.怎样才能弥补人类蛋白质的不足,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都吃好、吃饱呢?  相似文献   

3.
任光照 《资源科学》1986,8(1):11-16
一、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我国水资源量主要有降水补给。全国多年平均降水深650mm,约为世界平均年降水量的78%。全国年降水量约6.2万亿m~3,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2.7万亿m~3,平均年径流深285mm,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8000多亿m~3,扣除重复水量,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  相似文献   

4.
唐宝才 《百科知识》2004,(10):31-32
地球上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如石油、天然气、煤、水力、风力等等,它们统称为能源。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仍然是世界的最重要能源,其中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和石油出口分别占全球的66%和33%,成为世界经济的“命脉所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地区和全球的经济发展进程。地处海湾地区的伊拉克目前石油储量约为154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储量约为3.1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十位。  相似文献   

5.
牛文元 《资源科学》1980,2(3):44-56
绿色植物的组成物质中,约有90—95%来自光合作用。一旦人们了解到这一事实,就试图估算地球陆地上,每年到底能生产多少生物物质总量。进行这种估算的第一个人,是德国著名科学家Liebig(1840)。他假定地球的全部陆地表面,均由密集生长的草地所复盖,这样每年每公顷所产生的干物质质量约为5吨。在此基础上,他得到了全球陆地一年内所同化的碳为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有地震,月球和别的星球也有"地震". 月球上发生"地震",科学家称其为月震. 月球上每年约发生近万次月震,而且多发生在月球绕地球运动最接近地球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增加大气湿度、防止环境趋干、保护珍贵水禽和重要鱼种等重要作用。泥炭作为湿地的宝贵资源,在工业、农业及人类生活的诸多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国泥炭资源比较丰富,据统计,其资源总量约为47亿吨,属于湿地的泥炭资源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80%。其中以由于水体沼泽化而使湖泊淤积,从而逐渐发育成泥炭沼泽的这种类型泥炭最为丰富,约占全国泥炭资源总量的65%。  相似文献   

8.
地球比它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要轻3万亿吨。但是别怕,你脚下的地面并没有一点一点地从一个宇宙下水洞中流失。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乍听起来上面这个说法似乎是在核算地球质量时出了大错,但实际上它只是代表了地球的引力结合能,即作用于地球的60万亿亿吨质量的地球引力的一种效应。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I0018-I0018
<正>科技日报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天文学家在一个太阳系外的行星大气中发现水蒸气和氢气,该行星比地球大4倍,位于天鹅座,离地球约124光年、几乎729万亿英里。对于了解太阳系外行星而言,这一发现标志着科学家已经能够确定最小行星大气中的一些化学成分。该研究成果刊登在9月25日的《自然》杂志上。据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24日报道,研究人员利用当一颗行星经过其恒星前面时发生的急转光发现了水  相似文献   

10.
结合浙江省当前阶段性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特征,运用部门分析法,在对各终端部分经济活动水平及能源强度情景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2015-2030年能源需求进行预测.综合各种情景结果,2015年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的区间约为2.03~2.23亿吨标准煤,能源强度下降18%,2030年浙江省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约3.1亿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约为0.41吨标煤/万元.  相似文献   

11.
这颗名为”Gliese 581g”的行星位于天秤座星系,距地球123万亿英里(约合198万亿公里),以近圆轨道绕红矮星”Gliese 581”作公转运动.公转周期约为37天。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研究团队花了11年时间发现了这颗行星。据称,“Gfiese 581g”与地球环境的相似度达到89%,因此它超过木卫六和火星,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像地球的星球。  相似文献   

12.
一、4万亿非经营性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亟待改革。在我国,国有资产被划分为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自然资源性国有资产三大类。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一般被认为是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据财政部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在全国国有资产总量中,经营性资产约7.7万亿元(占65%),非经营性资产约4.1万亿元(占35%)。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9,(8):38-38
▲太阳辐射到地球 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瓦)的1/22亿,但已高达1.73×10^17瓦,即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燃烧500万吨煤。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VV,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河流     
我国共有流域面积>1000km~2的河流约1500条,>100m~2者5万余条。据水利电力部1956—1979年统计,我国年径流总量为27115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mm,最大年径流总量为3.25万亿m~3,最小为2.38万亿m~3。全国年均降水61889亿m~3,45.4%转化为地表和地下水资源,55.6%消耗于蒸散,平均每年注入海洋及流出国境24555亿m~3,占河川径流90.6%。  相似文献   

16.
程嵩 《百科知识》2002,(11):25-25
现在地球人口已过60亿,据估算2050年将达到100亿。在人口爆炸性增长的形势下,地球是否还有能力赡养得了人类,便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地球现有的赡养能力人类所需的生存能量几乎都是利用陆地上耕地和牧场生长植物、对太阳能进行转换而获得,因此地球上的植物生产力便决定了地球对生物的赡养能力。对地球上各个地区植物生产力研究的结果表明,每公顷年产植物在5吨以下的低产地区,约占全部陆地面积的40%以上。只有年产10吨以上的高  相似文献   

17.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11,(2):13-14
天上繁星有多少? 满天繁星究竟有多少?美国天文学家为此给出一个答案:大约有3后面23个零那么多。每个人的人体细胞约有50万亿个,地球上约有60亿人,二者的乘积刚好是3后面23个零。换句话说,天上的星星与地上人体细胞总数相当。  相似文献   

18.
地球的潜力     
一、人口与粮食人类自其祖先亚当和夏娃两人出现在伊甸园中开始,人口的数量与日俱增。到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口的数量终于突破了50亿大关。目前,人口正以每年约2%的速度(即每年增加约一亿人)不断增长。这种可怕的增长速度,将会对人类的前途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如以每人每天需要由食物提供2400大卡热量进行计算,将一年中所消耗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其他成分都折合为谷物,大约等于460公斤,全世界50亿人口就需要23亿吨谷物。现在地球上全部耕地所产各种粮食加上全部海域所获各种食物折合成谷物的总量,平均每年不超过13亿吨,与所需的23亿吨相比,有大约10亿吨的缺口。因此,全人类中能够摄取充足营养的人,只  相似文献   

19.
王迪  聂锐 《软科学》2011,25(4):76-80,86
结合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一方面考虑"2020年减排40%~45%与非化石能源结构提高到15%"的上行目标,另一方面以能源需求的现行趋势为"下行"基础,采用环境压力模型对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结构及其CO2排放的演变情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碳情景中节能减排与能源结构优化目标的实现,一定程度上是以减缓经济增长率为代价的,GDP总量相对于BUS情景减少了8.26万亿元;一次能源消费与CO2排放总量在2020年以前仍将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2020年LCS情景能源需求总量为44.806亿吨标准煤,CO2排放量105.815亿吨;能源需求结构存在较大的情景差异,低碳情景中煤炭需求结构将缓慢下降,但绝对量仍逐年增长,2020年将达到37.6亿吨,而非化石能源将占比15.95%。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上水的储量很大,包括海洋水、地下水、土壤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积雪、大气水、生物水等,估计约有140亿亿立方米。但其中参与全球循环,逐年可以得到恢复和更新的淡水资源,数量有限,约120万亿立方米,还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