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汉代以来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中央政府开始在西域行使国家主权,新疆成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先设“西域都护”,后置“西域长使”管理新疆。隋在西域地区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唐先后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蒙古汗最初设立“达鲁花赤”,“别失八里”等处行省等行政管理机构,对西域进行军政管辖。1406年,明朝设立了哈密  相似文献   

2.
新疆的锡伯族是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西迁军民的后裔,主要分布在察布查尔、巩留、尼勒克、霍城、塔城、乌鲁木齐、伊宁等县市,总人口1982年统计为27364名。220多年来,他们为开发和建设边疆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一 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政府最后戡定准噶尔部贵族发动的分裂祖国的叛乱,相继又于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平息南疆大小和卓之乱,至此,清政府完全统一新疆天山南北。接着,清政府为确保新疆地区的行政管辖和军事防守,在新疆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  相似文献   

3.
新疆改置为行省,是新疆史上一件大事.关于建省年代,由于史籍记载不同,今人一些著作中,也是众说纷纭.仅就所知,就有四种说法:一是1882年(光绪八年)新疆建省说;二是1883年(光绪九年)新疆建省说,持这一说法的著作较多;三是新疆1884年(光绪十年)诏准设省,1885年(光绪十一年)正式建省说;四是1885年新疆建省  相似文献   

4.
新疆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从十九世纪初期就开始广泛地引起许多爱国志士的密切关注。 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最早提出新疆改设行省的政治主张。魏源是专门研究《元史》的,从1822年即留意西北问题。他熟谙西北史地掌故,先后撰《西北边域考》及《答友人问西北边事书》等著作,倡言新疆改设行省。在《圣武记》中,更明确提出“列亭障,置郡县”的主张。  相似文献   

5.
清代遣员在新疆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遣员,又称废员,或称戍员,亦成革员,是被清政府以各种罪名革职后发遣边远艰苦地区“效力赎罪”的官员的总称。为了与同期被清政府发遣边远艰苦地区服役的普通军民,即遣犯或常犯相区别,有时又称为官犯。清代新疆是全国几个“边外极苦之地”中的一个,因此,也是清政府发送安置遣员的主要地区之一。据新疆官员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报告说,仅伊犁、乌鲁木齐两地,除已经返回内地的外,遣员共积达“二百七十余员名”。在嘉庆五年(1800年)伊犁将军举行的一次阅兵式上,仅惠远城一地即有“废员共七十二人”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教材(尤其是大学教材)对明洪武九年(1376年)行省改革的描述不尽准确,一种描述是:废除行省后设布政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将行省职权一分为三。另一描述为:废行省改为布政司,同时另设按察使司和都司。这两种不确切提法在若干教材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而在教师实际教学中以及学生掌握答题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为便于掌握,有人用“废行省设三司”来概括洪武九年的行省改革。毫无疑问,明初地方改革的宗旨是加强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7.
同治三年(1864年)以前,清政府在新疆实行军府制度,设伊犁将军镇守。光绪十年(1884年)以后,新疆建省,普遍实行郡县制,军府制土崩瓦解,行政建置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这一演变的原因、具体过程及历史意议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近代新疆的行政建置由军府制演变为郡县制,有利于抵御国外侵略势力的威胁,有利于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正>一.新疆塔城达斡尔族概况及原生文化(一)概况达斡尔族早先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北岸,清初迁徙到嫩江流域。由于清政府调遣部分达斡尔族迁居海拉尔、瑷珲、伊犁等地,永驻边疆屯垦戍边。所以新疆这一代现有的达斡尔人是1765年带着家眷进新疆的索伦营官兵的后代。新疆塔城的达斡尔族人口由聚居向散居呈扩散性分布;即以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为相对聚居地而向周边乡镇扩散  相似文献   

9.
一八七四年底至一八七五年初的“海防”与“塞防”之争,左宗棠等人力主收复新疆论虽然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但对于收复新疆战役究竟进行到何处终止,即要不要继续收复新疆南路,依旧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向持放弃新疆论的李鸿章自不待说,就连支持过左宗棠的文祥,在北疆收复之后,也认为战争应以收复乌鲁木齐为终结,“乌垣既克之后,宜赶紧收束,乘得胜之威,将南八城及北路之地应酌量分封……慎勿因好大喜功,铺张过甚,致堕全功。”同时,国际因素亦很复杂,英国出面干涉中国继续收复南疆,致使清政府一些中央和地方大员也对收复新疆南路提出质疑。尽管清军在新疆北线收复十分顺利,但要挥戈南下,部队的饷源是面临着困境的。一八七七年六月二十日,清政府密谕左宗棠,要其“统筹全局,直抒己见”。七月二十六日,左宗棠复奏清廷,对舍弃南疆的主张坚决回击,“收复旧疆,兵以义动”,不怕英俄干涉;认为天山南路富绕过于北路,解决新疆饷源的关键是收  相似文献   

10.
清季,清政府废除军府制,在新疆建立行省,推行郡县制。新疆建省固然意义重大,却在新疆形成新、伊分治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疆行省制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民国初年,杨增新主政新疆,实现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行政统归新疆的局面。新疆行政的统一,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保持了新疆政局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慈禧太后下诏曰:“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著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行驻扎.福建巡抚事务,既著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抚详细筹议,奏明办理。”以此为标志,清政府正式决定台湾和福建划疆而治,在台湾设立行省。台湾作为中国一省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从此奠定。  相似文献   

12.
论新疆建省     
1884年的新疆建省是新疆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清政府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抵制沙俄对我国西北边疆的侵略和扩张,为了巩固自己在新疆的统治地位,而对其统治制度进行的一次重大改革。新疆建省,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有利于祖国统一,对加强新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民族团结,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 新疆设立郡县,建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代中央王朝对新疆实施行政管理政策的继续和发展。在长达一千多年的的历史沿革中,郡县制在新疆地区虽然时行时辍,然其实施郡  相似文献   

1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沙俄毗邻的新疆更是饱受侵略之苦。与此同时,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在英俄两国支持下侵入新疆,并在1869年建立了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造成了中国西北边疆的空前危机。俄国政府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于1871年趁机攻占伊犁。在平定阿古柏势力以后,清政府围绕着收复伊犁主权,与沙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清政府成功收复伊犁失地堪称清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重大胜利。当时清政府摧毁阿古柏政权的军事实力、统治集团护卫主权的决心、大胆起用汉族外交人才、俄国内外交困、国际上不希望中俄开战的舆论等,都是清政府成功收复伊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8 4 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从这时起 ,废除科举制度 ,兴办新式学校 ,教育的近代化顺应时代的要求适时地被提到日程上来。旅大(清末金州厅 ,俄、日殖民统治时期“关东州” ,194 5~ 194 9年旅大地区 )和全国一样 ,教育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艰辛的过程 ,直到 194 5年“八一五”后才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一19世纪 60年代至 90年代清政府内的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 ,开办新式学堂 ,可以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清政府自 1875年 (光绪元年 )起 ,在筹办海防过程中 ,开始创建一系列军事学校。 1883年 (光绪九年 )旅…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西北、东南和西南边疆不断出现新的危机。1865年,中亚细亚浩罕冒一个高级军官阿吉柏·乘我国新疆封建主割据混战之机·率一支侵略军侵入我国新疆,占领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在俄英侵略者的支持下,1867年·又悍然成立伪“哲德沙尔”图。对我图新疆垂涎已久的沙俄侵略者,1871年也借机出兵侵占我国西北重镇伊犁。我国西北边防出现了空前严重的局面。面对西北边疆这一严重局势,清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以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为首的一派主张放弃新疆;以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首的一派坚决主张出兵消灭阿古柏匪军,收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15页引用了这样一段史料 :“一九三一年十月蒋介石派密使许世英赴日本谈判。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 :‘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 ,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这里的“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究竟指哪十八个省 ,不仅同学们不知所云 ,许多老师也有点搞不清楚。说起“中国本部十八行省” ,还要从清朝谈起。满洲贵族入主中原后 ,名义上是满汉平等 ,实际上实行抑汉政策。而满人人数又太少 ,为巩固统治 ,对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实行优待和笼络政策。在划分行省时 ,将汉族聚居区域划分为十八个省 ,即直隶、江苏、安徽、…  相似文献   

17.
清政府在重新统一新疆以后,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在新疆广辟屯田。在明瑞任伊犁将军前阿桂已在新疆部分地区开展屯田并取得了巨大成果。在第一任伊犁将军明瑞时期,清廷在新疆开展了兵屯、民屯、犯屯、回屯、旗屯五种形式的屯田,这些屯田措施经明瑞等西北边疆官吏的认真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促进了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团结。  相似文献   

18.
德燕 《文学教育(上)》2014,(12):121-123
一.新疆塔城达斡尔族概况及原生文化 (一)概况 达斡尔族早先居住在黑龙江上游北岸,清初迁徙到嫩江流域。由于清政府调遣部分达斡尔族迁居海拉尔、瑷珲、伊犁等地,永驻边疆屯垦戍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培训》2009,(3):36-37
新疆女子职业培训学校是2000年3月8日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自治区民政厅登记注册,由自冶区妇联在新疆妇女干部学校基础上创办的一所公益性学校。建校8年来,学校本着“面向贫困,服务基层,推动妇女发展”的宗旨,“以培训促就业,以能力促创业”为导向,紧紧围绕自治区关于服务“三农”,促进就业创业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协饷”是清政府对新疆地区实施的财政政策。在清政府治理新疆的过程中。这种财政政策的实施,整合了国家有限的财税资源,增强了国家援助新疆的财政力度,促进了新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这一财政政策在清政府治理新疆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客观地讲,没有这种财政政策,清政府在新疆的统治是难以维系的。这种财政政策体现了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合力援疆的实质,对治理当代新疆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