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级中学老教材代数下册P7例2和新编教材数学第二册(上)P13例3是:已知a、b∈R+且a≠6,求证:a5+b5>a3b2+a2b3. 课本运用比较法证明了此题,下面再给出两种别证以及原题的推广,供读者参考. 别证1 由对称性,不妨设a>b>0,则有a2>b2>0,a3>b3>0,也即有a2-b2>0,a3-b3>0,故(a2-b2)(a3-b3)>0A5+b5-a3b2-a2b3  相似文献   

2.
乘法公式是多项式的乘法推得的,如: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此公式人教版试用修订本《代数》第一册(下)中已删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特殊情形的研究 ,获得一般性的结论 ,这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解选择题也不例外 .图 1例 1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a +b >a >b >a -b(B)a >a +b >b >a -b(C)a -b >a >b >a +b(D)a -b >a >a +b >b( 2 0 0 2 ,吉林省中考题 )解 :选取特殊值代入 .根据a、b在数轴上的位置 ,不妨取a =3 ,b =-2 ,则a +b =1,a -b =5 .显然有a -b >a >a +b >b .故应选 (D) .例 2 如图 2 ,AB是⊙O的直径 ,弦AC、BD相交于P .则 CDAB 等于 (   ) .(A)sin∠BPC    (B)cos∠BPC(C)tan∠BPC (…  相似文献   

4.
题目(2007年·德阳)已知a b=2,则a2-b2 4b的值是().A.2B.3C.4D.6分析1:已知条件是一个含有字母的等式,无法求出字母的具体值.注意到待求式中a2-b2可分解为(a b)(a-b),因此可把a b=2整体代入待求式中求值.解法1:a2-b2 4b=(a b)(a-b) 4b.把a b=2代入(a b)(a-b) 4b,得a2-b2 4b=2(a  相似文献   

5.
第一试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已知a,b为不等的正实数,且a3-b3=a2-b2.则a+b的取值范围是( ).  相似文献   

6.
最值问题是近几年高考中的一大热点内容,这类问题解法灵活多变,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较高.本文介绍构造法求解这类问题的一些类型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一、构造方程模型【例1】已知实数a、b满足a2 b2 ab=1,求t=ab-a2-b2的最值.解:构造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 b)x (a b)2-1=0.显然a、b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根.从而△=[-(a b)]2-4[(a b)2-1]≥0,即4-3(a b)2≥0,∴0≤(a b)2≤34.由t=ab-a2-b2=-2ab-a2-b2 3ab=-(a b)2 3[(a b)2-1]=2(a b)2-3.综上,当(a b)2=0时,tmin=-3;当(a b)2=43时,tmax=-31.评析:构造满足题设条件的二次方程是本题求…  相似文献   

7.
学过因式分解的人爱说:“一提、二代、三分组”.“提”是指“提取公因式”,在因式分解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有没有公因式可提.“代”就是指“应用公式”(代公式).将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因式分解中所用的公式,常见的有七个公式:(1)a2-b2=(a+b)(a-b);(2)a3+b3=(a+b)(a2-ab+b2);(3)a3-b3=(a-b)(a2+ab+b2);(4)a2+2ab+b2=(a+b)2;(5)a2-2ab+b2=(a-b)2;(6)a3+3a2b+3ab2+b3=(a+b)3;(7)a3-3a2b+3ab2-b3=(a-b)3.以上公式必须熟记,牢牢掌握各自的特点.如果“一提、二代”都不能奏效,就应当采用分组分解.一般地,分组分解大致分为三步:(1)将原式的项适…  相似文献   

8.
第 6届 IMO第 2题是设 a,b,c是△ ABC的三边长 ,求证a2 (b + c -a) + b2 (c + a -b) + c2 (a +b -c)≤ 3 abc (1)受启发 ,本文得到 (2 )式的如下对偶形式定理 1 设 a,b,c,r是△ ABC的三边长及内切圆半径 ,则有a2 (b + c -a) + b2 (c + a -b) + c2 (a +b -c)≥ 12 r(a + b + c) (2 )证明 :记 p =12 (a + b + c) ,R为△ ABC的外接圆半径 ,S为△ ABC的面积 ,由海伦公式 S = p (p -a) (p -b) (p -c) =rpabc =4RS =4Rrp得左边 =2 a2 (p -a) + 2 b2 (p -b) +2 c2 (p -c)≥2× 3 3 a2 b2 c2 (p -a) (p -b) (p -c) =63 16R2 r2 p2 .r2 p =…  相似文献   

9.
初二年级一、选择题1 .D .由2 0 0 3x4 ≠0 ,2 0 0 -4|x|≠0 ,得x≠0且x≠±5 0 .2 .D .如图1 ,易知,沿着三角形的边行走,在从一边绕过顶点转到另一边上时,身体转过的角度恰为该顶点处一个外角的度数.根据题意,甲在途中只依次经过了B、C两顶点,而乙却依次经过了C、A、B三个顶点,故二人身体转过的角度分别为2×1 2 0°和3×1 2 0°.3 .A .若2 0 0 2是智慧数,则存在正整数a、b,使得2 0 0 2 =a2 -b2 =(a b) (a -b) .因为a b与a -b同奇偶,2 0 0 2为偶数,所以a b与a -b均为偶数,故(a b)·(a -b)为4的倍数.但2 0 0 2不能被4整除,故2 0 0 2…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证明一个立方公式 ,通过这个公式能使一些涉及立方的问题得到轻松的解决 .这个公式是 :a3 b3 c3-abc=(a b c) (a2 b2 c2 -ab-bc-ca) . ①证明 由立方和公式a3 b3=(a b) (a2 -ab b2 )以及和的立方公式 (a b) 3=a3 b3 3ab· (a b) ,则a3 b3 c3- 3abc=(a b) 3 c3- 3ab(a b) - 3abc=(a b c) [(a b) 2 - (a b) ·c c2 ]- 3ab(a b c)=(a b c) [(a b) 2 - (a b)·c c2 - 3ab]=(a b c) (a2 b2 2ab-ac -bc c2 - 3ab)=(a b c) (a2 b2 c2 -ab -bc-ca)公式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公式 ,在①中 ,若a b c=0 ,则有a3 b3 c3=3abc. ②以下举…  相似文献   

11.
董林 《中等数学》2004,(6):19-19
命题 设△ABC的三边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分别为a、b、c、R、r.则有b2 c22bc ≤ R2r.①证明 : 记△ABC的面积为S .由abc =4RS及S =12 r(a b c)知式①等价于b2 c22bc ≤abc(a b c)1 6S2 .②由海伦公式知1 6S2 =(a b c) (b c -a)·(c a -b) (a b -c) .③则式②等价于1 6S2 (b2 c2 ) ≤2ab2 c2 (a b c) (a b c) (b c-a) (c a -b)·(a b-c) (b2 c2 ) ≤2ab2 c2 (a b c) 2ab2 c2 - (b c -a) (c a -b)·(a b -c) (b2 c2 ) ≥0 b2 [ac2 - (b c-a) (c a -b)·(a b -c) ] c2 [ab2 - (b c-a)·(c a -b) (a …  相似文献   

12.
贵刊 2 0 0 3年第 4期《轮换对称不等式的证明技巧》一文中例 8和例 1 0的证明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为方便叙述 ,把原文摘录如下 :例 8 已知a ,b,c∈R+ ,求证 :ab+c+ba +c+ca +b≥ 32 .分析 :将常数 32 均匀分解到左式各项中 ,待证不等式等价于ab+c-12 +ba +c-12 +ca +b-12 ≥ 0 ,( )由a ,b ,c的对称性 ,不妨设a≥b≥c>0 ,则( )左边 =2a -b -c2 (b+c) +2b -a -c2 (a +c) +2c -a -b2 (a +b)≥2a -b -c+2b -a -c+2c-a -b2 (a +b) =0 .很明显 ,原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放缩技巧 ,但当 2b-a -c<0时 ,放缩方向刚好相反 ,因而证明是错误的 .同样在…  相似文献   

13.
诊断练习 一、选择题:1.a,b两数差的平方除以a,b两数的平方差是( )(A) (a-b)2/a2-b2. (B)a2-b2/(a-b)2.(C)a-b2/a2-b2. (D)a2-b2/a-b2.2.若n为正整数,那么3n-1( )(A)可能被3整除.(B)被3除余1.(C)被3除余2.(D)被3除余1或2.3.A、B两地相距m千米,甲每小时行a千米,乙的速度是甲的1.2倍,那么乙从A到B的时间是( )  相似文献   

14.
命题试证对任意a、b∈R,有max{|a+b|,|a-b|,|1-b|}≥21.分析(1)题目含义:在题设条件下,要证明|a+b|,|a-b|,|1-b|三者之中的最大数不小于21,由于a、b取值的任意性,即是要证明三者之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1.因此可以得到.(2)证题思路①若假设三者均小于12,则必有矛盾;②若假设三者之中有其二小于21,则另一必不小于21;③若假设三者之中有其一小于21,另二之中必至少有一不小于21;④利用两数中的最大数不小于其平均数.证明方法1假设|a+b|<12、|a-b|<21、|1-b|<12,下面利用a+b、a-b、1-b之间的关系及绝对值不等式构造矛盾:2=|(a+b)-(a-b)+2(1-b)|≤…  相似文献   

15.
在进行分式运算时,除了应熟练掌握分式运算的基本方法外,还要善于根据分式的结构特点,采用特殊的方法.现举例说明. 一、分组合并法不要急于将所有分式进行通分,要有选择地先把易通分的分式结合在一起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各部分得到的结果进行计算.例1计算1a-b+1a+b-a-ba2+ab+b2-a+ba2-ab+b2.解:原式=1a-b-a-ba2+ab+b2 +1a+b-a+ba2-ab+b2 =3aba3-b3-3aba3+b3=3ab(a3+b3-a3+b3)(a3-b3)(a3+b3)=6ab4a6-b6.练习1:计算1x-2-2x+1-2x-1+1x+2.14x-2x3x4-5x2+4 二、逐步合并法同样不要急于将所有分式进行通分,先将某两个分式结合在一起运算,…  相似文献   

16.
数学爱好者2007·6锦囊1:遇到有关a!,b",a! b"问题,运用数形结合法一、模与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介绍设#O$A=a!,#O$B=b",以OA与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如图1,可知#O$A=a!,O#$B=b",#O$C=a! b",A#$B=a!-b",则向量的模与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有如下结论:(1)若a!=b",则%OACB是菱形;(2)若#O$C⊥#A$B,则%OACB是菱形;(3)若a! b"=a!-b",则%OACB是矩形;(4)若#O$A⊥#O$B,则%OACB是矩形;(5)若a!=b",且a! b"=a!-b",则%OACB是正方形.二、锦囊的应用例1已知非零向量a!,b",且a!=b"=a! b".求:(1)〈a!,b"〉;(2)〈b",a!-b"〉.解设#O$A=a!,O#$…  相似文献   

17.
在三角形中刻画边角关系最重要的定理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但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经常出现三角形中角的正切问题.为此我们向读者介绍下面的一个正切公式:定理设非直角△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为a、b、c,S为其面积,则有:tanA=b2+4c2S-a2;tanB=a2+4cS2-b2;tanC=a2+4bS2-c2.证明由余弦定理cosA=b2+2cb2c-a2及面积公式S=12bcsinA得:tanA=csionsAA=b22+bccsi2n-Aa2=b2+4c2S-a2.同理可证其它两式.这个公式刻画了三角形(非直角三角形)的三个角正切值与其面积、三边的关系.在解有关三角形正切问题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现举几例予以说明.例1(2005年天津卷理17题)在△ABC中,∠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设a、b、c满足条件b2+c2-bc=a2和bc=21+3,求∠A和tanB.解由余弦定理得:cosA=b2+2cb2c-a2=bc2bc=21.故∠A=3π.由正切公式得:tanB=a2+4cS2-b2=4×21bcsin3πa2+c2-b2=2c23-bcbc=2c3-bb=2.bc3-1=3...  相似文献   

18.
标题中的公式从(a+b)(a-b)得a2-b2,这是做乘法,从a2-b2得(a+b)(a-b)这是分解.前面叫做正向应用,后面叫做逆向应用.这就是思维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a,b是有理数,b>0)的化简,先给出下面的 定理:(a、b是有理数,b>0)能用二次根式表示(即)的条件是b>0,a~2-b=c~3[其中c是有理数]且方程组有有理数解。 证明:设已给表达式为,为使成立(x、y为有理数),两边用乘之得。当a~2-b=c~3(c是有理数)时有:x~2-y=c (1) 由,将此式两边立方、化简并整理得:于是,又有:  相似文献   

20.
文 [1 ]中有这样一个不等式 :(bγ -cβ) 2 (cα -aγ) 2 (aβ -bα) 2(a b c) 2 <π24 .①其中 ,a、b、c为三角形三边长 ,α、β、γ分别为a、b、c所对的内角 .本文给出一种简单证法 .首先给出两个引理 :引理 1 aα bβ cγa b c <π2 .引理 2 若x∈ 0 ,π2 ,则tanx > .引理 1、2的结论易证 .下面证明不等式①成立 .式① (bγ -cβ) 2 (cα -aγ) 2 (aβ -bα) 2<π24 (a b c) 2 .由引理 1知(aα bβ cγ) 2 <π24 (a b c) 2 .故要证式①只须证(bγ -cβ) 2 (cα -aγ) 2 (aβ-bα) 2  ≤(aα bβ cγ) 2 α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