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高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强化理念意识,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工作的根本标准,打造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拓展立德树人实施途径,着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健全立德树人协同落实机制,完善立德树人评价指标,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构建立德树人一体化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教师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高校教师对自身身份认知的偏差成为其立德树人的困境根源。破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困境,高校教师既要正确认识自身身份公务性与专业性并存的特点,也要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推进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可以从促进立德树人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相融合,构筑提高高校教师立德树人认知的法治基础,构建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协调机制,推动教师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要深刻把握立德树人基本内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现实困境,通过建立健全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协同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效衔接立德树人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等多种途径,全面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数学教育工作者将立德树人放在教育活动的首位。教师要想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就应该在备课环节提炼立德树人的关键点,新课引入环节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新课推进环节渗透立德树人的育人点,课后作业环节抓好立德树人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高校要完成向社会传输人才的任务,就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标准。教师作为高校关键主体之一,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关键主体,其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体情况上仍存在着亟须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落实立德树人意识不足待加强、落实立德树人过程中断需延续、落实立德树人渠道单一待拓宽等。文章结合以上具体问题,为推动高校教师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在党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存在现实瓶颈,协同育人观要求与育人主体的育人观、德才并育的现实需要与育人主体实际育人能力以及现存育人评价体系与立德树人评价标准之间存在矛盾,有损立德树人价值的彰显。因此,在高校教育实践创新中,树立以德育人的育人理念,推动“大思政”理念深入人心,改革高校教育评价体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之举。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高校践行实践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健全高校德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专融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通专融合与立德树人具有高度的精神与机制契合,即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基本任务的统一性、内在机制的相通性。高校要以德育为灵魂、以师德建设和教学方式转变为关键、以教育评价改革为保障,探索以通专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当前,"大思政"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立德树人的内涵提升机制面临道德唤醒、网络环境、评价督导等多方困境,应从体制机制构建、网络使用监管、评价激励机制设定和思政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有效提升高校第二课堂立德树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要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落细,需要与时俱进"为时养器",重建教育内容与学校价值,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与关怀,激活教与学,使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最大化;激发相关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等要素的对话,催生与释放承担立德树人重要使命的动力。如此,也许才能真正建立起灵动、润泽的基础教育立德树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以立德树人为引领成为必然。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价值意义,即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生成逻辑,即立德树人反映职业教育时代诉求的根本趋势,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立德树人彰显社会发展为基础的实践指归。文章从理念路径、目标路径和实践路径提出了以立德树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行动路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首先应明确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并从师德师风、高校本身、社会大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周明 《江苏教育》2023,(7):27-28
<正>“根”是基本,“魂”是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的目标是树人,立德树人,是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各学科教育的共同目标。一、坚持方向性,明晰立德树人的意蕴内涵1.从时代价值看立德树人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这份文件明确了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时间已经指向了2023年,在新的形势下,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凝练与升华,是发展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根本与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学生社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第三空间"。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要加强"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实践探索,不断形成高校"三全"育人格局。学生社团立德树人长效机制构建应以主体协同、活动运行和落实保障三个维度为逻辑起点。主体协同机制包括引领性主体、参与性主体和实践性主体内部及其三者之间的协同。活动运行机制需要实现价值理念、活动设计和活动实施及其相互之间的协同。落实保障机制需要:全面坚持党对学生社团的领导;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学生社团立德树人协同体系的组织力;协同各方关系,完善学生社团立德树人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运行机制是由构成立德树人运行机制的基本要素之间,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构建立德树人的运行机制必须遵循导向性、整合性和动态性的原则。在理论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建构起全员立德树人的主导机制、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整合机制、全方位育人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教好专业课的同事,把立德树人放在重要位置。本文作者从课堂教学中融入立德树人思想,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使用恰当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落实立德树人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立德树人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俞念胜 《江苏高教》2021,(4):102-106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沉的家国情怀、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面临着能力不足待提升、渠道不畅待拓展、方法滞后待改进、评价失衡待完善等现实难题。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练就立德树人过硬本领、构建立德树人课程体系、创新立德树人方式方法、完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方案把坚持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的根本标准,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关键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应该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形成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新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应坚持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信息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综合化。通过推进中小学德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开放高等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在新时代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要求,是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前景的一个重要命题。为充分释放开放高等教育的育人空间与活力,针对开放高等教育对立德树人特殊性认识不够充分、立德树人理念落实不够彻底、立德树人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立德树人推进过程不够协同及立德树人保障支撑不够到位5大现实困境,强调开放高等教育立德树人需要厘清包括总体目标、内在原则、丰富内涵及方式方法在内的多维系统,进而搭建开放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可行性实践路径:1)入脑入心,铸牢思想根基;2)推引结合,搭建制度体系;3)全程贯彻,打造育人氛围;4)科学把控,抓牢质量成效;5)切实敦促,落实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高职会计专业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高职会计专业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着力点和实际工作内容。梳理了会计专业建立立德树人培养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路径,提出了会计专业落实立德树人的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