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与性爱,是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基本题材.基于她的家庭经险和她的悲观气质,她难以发现人间真情,她珍惜爱情,却看到人间无爱,没有情投意融而持久的爱,只有权衡利弊的交易和短暂的梦幻,她更看到性爱中的人性悲剧是导致人间无爱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我们新兴集团3509工厂有位“特殊老师”,名叫甘小双,是当地的县人大代表,该厂后纺车间轮班红旗组的班长。人们之所以称她为“特殊老师”,因为她不是老师却胜似老师。甘小双小组是3509工厂后纺细纱乙班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李慧 《阅读》2015,(11):6-8
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枝头,有嫩绿的新芽;桃花、梨花一树树吐绽粉红粉白的娇艳。我想起了一个特别的女孩,她能听见五颜六色的词语她能听见音乐的色彩。她是全校最聪明的孩子但却没人知道这一点。她的学习生活遭受着怎样的困难?她用怎样的顽强克服困难迎接挑战?这些,统统写在一本特别的书里面。书的作者莎朗·德蕾珀女士是一位美国教育家,五次荣获科雷塔·斯科特金奖,六度赴白宫领奖。她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前的一天,夕阳西下的黄昏,一个长胳膊长腿的瘦高女孩蜷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她穿着毛蓝布长裤,紫花小褂,额前的刘海整齐而又浓密。她拱起的膝盖上摊着一本厚厚的小说,是那个年代风靡全国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夕阳夕照的关系,她的眼睛微微地眯缝着,皮肤也是微黄的,隐隐地现着一种菜色。那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毫无疑问,女孩也是营养不良的人群中的一个。这个蜷坐在门槛上的女孩就是我。那年我七岁,读小学二年级。我十一岁那年,“文革”开始。“文革”剥夺了我们那代人读书的权利,然而对于文字的渴望却像野火烧过春…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同学,杨红樱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她是当今最走红、最热门的儿童文学作家,你读过她写的校园小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以及“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吗?那么,你一定熟悉《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中的米兰老师和六(3)班的H4了———他们是肥猫鲁云飞、米老鼠米奇、豆芽儿黄豆豆和兔八哥战小欧,还有“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中那个淘气顽皮又活泼可爱的马小跳。每一位读过这些书的同学无不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你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吗?虽然杨红樱写的是小说,是她根据生活经过艺术创造编写的故事,但这些生动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现实生活。杨红樱曾做…  相似文献   

6.
通过<传奇>,从童年体验的影响、复杂的经验世界、独特的女性视角三个方面分析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作家,她的小说以特有的魅力,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独领风骚,为人称道.<传奇>是张爱玲小说中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全体同学们: 大家好,刚才吕冰同志把我们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围场县平房村的活动情况介绍给大家,张洪光也把他给小学生讲课的感受说给大家了,而我在这里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她就是我在平房村认识的一位小妹妹,年仅12岁,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王亚锦。 就是她,那天竟冒雨把伞送给我,把我看作她的老师;哥哥;就是她,为了上学每天要走几里山路,吃的午饭是从家带的窝头、咸菜;就是她,年纪虽小却能为家分忧;就是她,在接到我给她的信后便及时回信,向我汇报近期情况。  相似文献   

8.
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人文精神太少了,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精神. 1.从关爱学生中体现人文精神 "爱"是教育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就是对学生有情.教学的艺术其实就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但在现实生活中,爱优秀学生每一位老师都能作到,而爱所有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却不是每位老师都能做到的.我们当老师的应当具有宽广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9.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7):F0002-F0002
我爱《没头脑和不高兴》里的多多,他能知错就改,时刻提防脾气精作怪,改掉了总是发脾气的坏习惯。 我爱《鲁西西外传》里的鲁西西。她说:“男孩子不一定总是第一,女孩子也可以。” 我爱《父与子》里的爸爸和儿子,他们的故事都特别有趣,还有一定的道理。 我爱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我爱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爱“唏哩呼噜”的小猪……这就是我,一个爱看书的女孩。  相似文献   

10.
书虫呱呱呱     
《阅读》2006,(4)
书虫江晓丹(深圳华侨城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爱像空气,每天环抱着我们,可是我们却最容易把它忘记。就拿父母的爱来说,不说父母为了一家的生活操劳奔波,单是每天回到家里那香喷喷的饭菜,煦日阳光般的笑脸,就注满了深深的爱意。可是实际上生活中的我,却常常不珍惜这份深深的爱,有时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这本书中有许多充满爱心的人,安利柯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两位。父亲在给安利柯的信中说:你要永远爱你的老师,永远要以发自内心的尊敬去称呼“老师”这两个字。的确,我们应当学会…  相似文献   

11.
《伤心咖啡馆之歌》是美国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说中,麦卡勒斯延续了她一贯的孤独主题,通过三个主人公之间爱与被爱的情感纠葛,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绝望的孤独和爱的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2.
李玲 《阅读》2016,(Z3):58-60
敏敏是一位正在读初二的女孩,外表文静,说话细声细气的她,最近却遭到了几乎全班女生的孤立,为此,她痛苦万分,想要转学。"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若是我也会很难受的。"咨询师说道。泪水顺着她小巧的鼻翼淌了下来,敏敏点了点头,哽咽着说:"嗯,我昨晚都做噩梦了,梦到漆黑的夜晚,我一个人走在路上,路灯一下子灭了,我呼喊着,却没人理我。"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非常重视同伴关系,这既是他们情感的重要支撑,也是  相似文献   

13.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随着男主人公的逝去,永远的珍藏在当事人的心底,伴着她走完剩余的人生路,然而一部《山楂树之恋》让她的爱昭白于天下,让更多的人了解她的恋人,让所有的读者感叹不已。特定的时代,特殊的爱情,故事让人潸然泪下。本文就自己以一个读者的角度对小说的理解做一些评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也期有更多的读者对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爱的辛苦和凄凉"有更合理,更正确的判定。  相似文献   

14.
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源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没有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真诚热爱,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每一位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是把自己的毕生心血和热情倾注于教育事业和培养学生上去.从古代的孔子到现代的鲁迅等教育大家,他们忠实于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品德,无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而他自己则甘愿作培植花朵的泥土.为了培养人才,象牛一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用它养育青年.鲁迅热爱青年的赤诚之心,献身教育事业的泥土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有一位张敏老师说过:“每当我走上讲台,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眼前的这些孩子,不久将成为祖国的未来.”她给孩子们启蒙教育的第一课就是“爱”与“美”.有的孩子衣服破烂,她用自己的钱买衣服送给他们;有的孩子没有妈妈,张老师象“慈母”一样为他们钉扣子,洗补衣服,教育他们学会生活自理.真挚的爱,开启了孩子们求知的心扉,使之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通过教育,张老师班上的许多差生,找自己的差距,积极要求上进,逐步转化成班上的好学生.  相似文献   

15.
宁灵 《阅读》2023,(Z4):20-25
<正>绘本导读全校最差的班级要数207班了!上课了,教室里却依旧闹个不停:纸团儿粘到了天花板上,纸飞机在空中飞来飞去,孩子们窃窃私语,挤眉弄眼……于是,第二天,他们的那个声音甜美、性格温柔的尼尔森老师不见了!一个粗粗的嗓音从远处传来,走进教室的是可怕的斯旺普老师。207班的孩子们多么想念他们的尼尔森老师呀。为什么尼尔森老师不见了?她到底去哪儿了?她还会回来吗?  相似文献   

16.
1996年12月7日,一个普通的双休日。罗田县副县长陈田一吃完早饭,便前往白莲河乡的香木河小学,去看望女盲童郭兰。这是她第四次去看这个8岁的女孩了。小郭兰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来感谢陈副县长对她的爱。现读二年级的郭兰是班上的一个特殊学生。1995年9月,陈副县长到该校检查普九工作时,了解到盲童郭兰想读书,就动员学校接收她入学。看到小郭兰家里困难,穿的衣服破烂不堪,陈副县长当即拿出100为她买衣服和鞋袜。学校没有盲文教师,陈副  相似文献   

17.
琦君的小说,因《橘子红了》被翻拍成电视剧而引起读者注意。不同于她散文中温馨祥和的色调,她的小说,几乎都笼罩着哀愁。她在形式上借用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却往往没有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而形成这种悲剧结尾的深层原因,则根源于传统教育对她的影响以及作为女性知识分子的她对中国传统人伦结构的困惑与反思。  相似文献   

18.
鱼玄机是晚唐著名的女诗人,虽有才华,却命运悲惨。她对婚姻充满渴望与幻想,最终却走进了道观。她在短暂的生命中留下了五十首诗,其中有一部分是创作于她为爱出游江陵期间,包括爱情诗、友情诗、游记诗三类。这部分诗篇虽然数量不多,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一流大学的MOOCs(慕课)受到大众追捧,在慕课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却不觉已偏离最初建设慕课的设想.许多专业人士针对慕课提供者在教学法、经费、成效及其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慕课的商业前景、对慕课的质疑、批判慕课、慕课发展等维度对慕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介绍与分析.本文认为,慕课对未来的在线学习课程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存在.在线学习已经在普通高校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孙佳 《职大学报》2008,(4):7-10
萧红小说中处处渗透着她独特的生命体悟和女性情感体验,却又不乏对国民性弱点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她的小说以鲜明的散文化特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述模式,并与自传式的叙事方法、诗意的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这既是对小说传统的背离,同时也是对小说文体的一种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