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化、放同步治疗与单纯化、放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耐受性。方法128例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贲门癌分为3组,化放同步联合组46例,单纯化疗组42例,单纯放疗组40例。结果化放同步联合组RR78.26%(36/46),中位生存期16个月;化疗组RR38.10%(16/42),中位生存期10个月;放疗组RR35%(14/40),中位生存期9个月;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骨髓抑制、浅静脉炎、食管炎等,程度大多为Ⅰ~Ⅱ度,大部分病人可以耐受。结论化疗同步治疗晚期贲门癌的疗效较单纯化放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图说健康     
《健身科学》2014,(7):60-61
肿瘤患者勿盲目排斥手术和化疗 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放疗和化疗。其中手术和放疗适合早中期患者的治疗;而化疗对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专家认为,规范化疗可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延长生存期,没必要排斥。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放疗反应、并发症。方法2002年2月至2004年5月,71例食管鳞癌随机分成两组,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6例,食管病变上下外约4cm,前后、左右外约0.5~1cm作为PTV1,每次2GY,每周5次,DT40GY后,病变上下外约2cm,前后、左右外约0.5~1cm作为PTV2,每日2次,每次1.5GY,间隔4~6小时,总疗程6周,总剂量67GY/38次。非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35例,时间、剂量、分割方式同适形组。所有病例均采用8MV-X外照射。结果1、2、3年的生存率和原发肿瘤的局控率,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比较,适形组明显提高,分别为88.9%、75%、63.9%比68.6%、51.4%、40%和86.1%、72.2%、58.3%比65.7%、48.5%、34.3%。适形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低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本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食管癌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疗效优于非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不同分割剂量治疗胰腺癌,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7例胰腺癌患者分两组进行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两组病人病情相似,均用5个~8个共面或非共面适形固定野,A组13例:每天1次,每次2Gy~2.5Gy,每周共5次,总剂量60Gy~70Gy/35天~50天;B组14例:隔日1次,每次4Gy~8Gy,每周3次,总剂量40Gy~52Gy/14天~28天。结果A组:有胸背部疼痛患者88%明显缓解;放疗后6个月CT复查,肿瘤缩小25%以上者为53.8%;1年生存率为46.2%;B组:有胸背部疼痛患者85.7%明显缓解;放疗后6个月CT复查,肿瘤缩小25%以上者42.85%;1年生存率为35.7%。结论A组在胸背部疼痛缓解率、肿瘤缩小率及1年生存率略比B组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分割和大分割立体适形两者放射治疗定位准确,治疗并发症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丧失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精确放疗的意义。方法对15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精确放射治疗(3D-CRT)。90%剂量线包绕PTV,单次分割剂量4-8Gy,5-10次不等,隔日,平均DT为:38.9Gy。结果上腹痛缓解率为80%,黄疸缓解率为83%,体重增加者占35.7%,疗后一个月病灶CR PR为73.3%,受益指数为33.3%,平均生存时间为7个月。结论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行3D-CR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短,缓解疼痛、黄疸等症状快,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既往未用过蒽环类化疗者选用TE方案:表阿霉素70~80mg/m2,静滴,第1天,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2天。既往用过蒽环类化疗者选用TP方案:紫杉醇135~175mg/m2,静滴,第1天,DDP80mg/m2,静滴,分三天用(第2、3、4天)。21~28天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周期。中位化疗周期数3个(2~6周期)。结果全组70例,CR7例(10.0%),PR36例(51.4%),SD24例(34.3%),PD3例(4.3%),总有效率61.4%。TE方案有效率61.2%,TP方案有效率62.8%。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9.8个月,中位生存期1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结论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能忍受,对蒽环类耐药及对铂类抗药的晚期乳腺癌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其性别、年龄及病理分期等无显著差异。观察组采用TP方案;对照组用CAP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52%,中位生存期10.8个月,一年生存率41%;对照组有效率33%,中位生存期6~8个月,一年生存率1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毒副反应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及脱发。两组方案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6%和71%。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TP方案对晚期NSCLC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制备4T1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研究有氧运动、紫杉醇的单独及联合干预对小鼠4T1乳腺癌移植模型荷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有关机制.方法:雌性6~8周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接种4T1细胞.建模成功后,按体重、瘤大小分为生理盐水组(C)、紫杉醇组(P)、运动组(E)和联合组(EP).P、EP纽腹腔注射紫杉醇,剂量20 mg/kg/w,其他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运动强度采用17m/min,30 min/次,5次/周,共5周.结果:1)EP口组的瘤重、瘤体比、荷瘤体积均低于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和C组相比,虽然瘤重低于C组,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P组、E组和EP组与C组相比,存活时间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5).EP组与P组和E组相比,其延长生存时间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3)与C组相比,EP组瘤细胞早、晚期凋亡比例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与C组相比,EP组NF-κBp65的表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他各组与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IκBα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与C组和P组相比,E、EP组的Phospho-IκBα的表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中强度运动联合紫杉醇能抑制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荷瘤的生长,延长其生存时间.减少癌细胞IκBα的磷酸化,调节NF-κB的活性,促进瘤细胞的凋亡,可能是运动联合紫杉醇影响小鼠乳腺癌移植模型荷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由于血管的损害,往往影响病人下一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指导及优化临床作业治疗方案,探讨以体育游戏模式对发展障碍儿童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干预后,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症状的康复效果。23名有不同发展障碍的儿童接受为期4周,以体育游戏治疗为主的感觉统合训练,每周训练5 d(周一至周五),每天训练60 min。训练内容包括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以及本体感觉训练。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4周末(即第8周)通过简式儿童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以及De Gangi-Berk感觉统合测量工具进行评分。结果发现:(1)患儿经体育游戏训练后,各项感觉统合能力均有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训练具有远期效应,随访时受试儿童能力评分相比治疗前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受训后,不同年龄组别间感觉统合能力的改善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改善幅度由高到低依次为4~7岁组、8~11岁组、12~15岁组;(4)与训练刚结束时比较,随访时尽管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与Degangi-Berk总积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3组量表各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所有受试儿童未出现不良反应,社会效度佳。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对发展障碍儿童临床康复近期、远期疗效明显,且年龄越小,疗效越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监测、治疗反应观察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该芯片检测系统测定57例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化疗前后血清中12种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Fe,HCG,AFP,FPSA,PSA,CA125,HGH,CA15-3)的水平,观察化疗疗效与C-12的关系。结果57例病人中不同疗效组患者自身前后对照,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C-12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在剔除各组中C-12阴性病例后,PR组中的C-12阳性病人治疗后有CA19-9、CA15-3及Fe显著性降低(P<0.05),而NC组中的C-12阳性病人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在化疗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检测系统在监测C-12阳性肺癌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作适当改进,将能更有效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静默疗法对肿瘤化疗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300例进行化学治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50例病人。对照组进行治疗时,只用常规的恩丹西酮预防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而试验组除了用恩丹西酮外,在受过专门训练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用静默疗法辅助治疗来预防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结果试验组胃肠道等副反应控制率为57%,与对照组(4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默疗法有减轻或防止化疗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等副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年龄、吻合位置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以及新辅助化疗对食管癌手术切除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肿瘤外科自1997年~2003年首诊收治、资料完整587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结果不同年龄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1.2%、95.9%和97.7%(P>0.05);>70岁年龄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均较其它组高(P<0.05)。胸膜顶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6.67%,较其它位置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颈部2.17%、弓上1.09%、弓后2.60%、弓下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9)。III期食管癌患者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组与未化疗组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6.92%和78.85%,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1.000)。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提高食管癌手术的切除率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年龄大并不完全是手术禁忌,高龄患者的手术应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年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不同保守疗法治疗运动员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6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膝关节MCL损伤的运动员共72例,随机分为电针+推拿组(对照组)、电针+推拿+康复训练组(实验组),每组36人,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不同组的运动员治疗前后的疼痛、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76%和94%,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45),Lysholm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电针结合推拿和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员膝关节MCL损伤的疗效要优于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周围疼痛及膝关节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5.
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在运动适应性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量摔跤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变化,观察大运动量训练对运动员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心率变异性各指标在人体运动适应性评价上的应用。方法:选取摔跤运动员15人,分为优秀组(10人)和普通对照组(5人),在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连续三周进行心率变异性测试,获得其时域、频域各指标。结果:优秀组时域各指标参数中SDNN、RMSSD、SDSD在第三周出现增高,PNN50在第二周及第三周出现持续增高(P<0.05);频域法各指标参数中TP、HF、HFnorm、LFnorm在第三周出现增高,LF在第二周及第三周出现持续增高,LF/HF在第三周出现下降(P<0.05)。对照组时域各指标参数均无明显变化;在频域指标中HFnorm在第二周及第三周出现降低,LFnorm、LF/HF在第二周及第三周出现增高(P<0.05)。结论:伴随交感神经张力增加,以迷走神经功能加强为主导的自主神经功能提高是人体对运动负荷产生适应的表现。应用心率变异性对自主神经功能进行测定是理想的评定人体运动适应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探讨肌肽复合物和新剂型碳酸氢钠的补充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和代谢的影响。研究方法:将驻京某部队27名男性士兵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肌肽复合物组、碳酸氢钠组),每组9人。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一次基础测试(不服用任何产品)和1周后的实验测试。研究结果:(1)肌肽复合物组、碳酸氢钠组,平均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肌肽复合物组、碳酸氢钠组运动后10min的血乳酸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运动后1h、2h的尿PH值,碳酸氢钠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运动后2h血清丙二醛(MDA)的水平与基础值比较,对照组与碳酸氢钠组均明显增高(p<0.05),而肌肽复合物组未出现明显变化。肌肽复合物组运动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碳酸氢钠组(p<0.05)。(5)运动后血尿酸的水平,肌肽复合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碳酸氢钠组(p<0.05)。结论:补充肌肽复合物和碳酸氢钠可提高1min最大无氧运动能力、运动后10min的血乳酸值,此外肌肽复合物还具有抗氧化、降尿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探索中老年女性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各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及健身气功锻炼对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的影响,为探索科学定量锻炼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1356名健康中老年女性分为气功组和对照组,通过在体育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定量的体育运动前、后检测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分析两组受试者在心脏定量负荷试验各个阶段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点。结果:对照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HF先下降后上升(P>0.05);SD1、SD2值迅速升高(P<0.01);在规范负荷运动的前、中、后阶段LF和RMSSD值缓慢回落(P>0.05);气功组在规范负荷运动后LF值较快地回落(P<0.05);RMSSD在规范负荷运动后下降非常显著(P<0.01);HF值在运动后快速下降(P<0.05),但仍旧高于对照组,说明气功组受试者在规范负荷运动停止后的迷走神经系统张力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均可能降低。结论:1)南昌市中老年女性心率变异性实验结果总体指标符合一般健康中老年人的心率变异性特点;2)健身气功组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在运动前与运动中调节功能水平比普通人群组高;3)气功组SD1、SD2、RMSSD值与先前的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18.
葛根素对游泳训练小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升高的消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邻相 《体育科学》2005,25(2):70-72
观察葛根素对游泳训练小鼠血液成分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将 4 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葛根素对照组、游泳训练组和葛根素游泳训练组。游泳训练小鼠分别进行 6周每天 80 min的游泳训练 ,葛根素实验小鼠游泳训练开始后第 3周腹腔注射 6 0 m g/ kg葛根素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连续 3周 ,于游泳停止后 4 h进行尾静脉取血 ,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等指标 ;次日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结果表明 ,游泳训练组小鼠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血小板数都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P<0 .0 5 ) ,而葛根素游泳训练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葛根素游泳训练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与游泳训练组比较明显延长 (P<0 .0 5 )。说明葛根素可降低因运动训练引起的血红蛋白的升高、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的增多 ,降低血液的粘度 ,延长力竭游泳的时间 ,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单侧手摇或脚踩功率自行车运动时心率(HR)的不同反应。结果发现,在较低负荷时(25W),两种运动方式下的HR几无差别(P>.05);但随着负荷的增加(50W和75W时),手摇运动时心率上升得更高,和脚踩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和p<0.001)。以上结果表明,参与运动的肌肉群数量和大小不同,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也有所差别,其机制可能和交感紧张性升高及更高的通气率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