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份报纸必须有自己的定位,有无适当的独特的定位决定了一张报纸能否生存、能否发展。 《人民日报·华东版》(以下简称《华东版》)是《人民日报》于1995年1月在华东创办的第一个地方版,它是中央机关报的地方版,既区别于中央机关报,也不同于省市地方报纸。江泽民同志曾对它作过“宣传党的政策,把握舆论导向,体现地方特色”的指示、《人民日报》也定下了“三结合”的内部方针,即“中央精神与华东实际相结合”、《人民日报》传统风格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指导性和可读性、接近性相结合”。同时,华东地区报业发达,各报之间竞争激烈,《华东版》要在地方报之外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华东版创刊于1995年元旦。华东版创刊的初衷是“从全国的眼光看华东,从全国的角度写华东。切合华东读者的特点与需求,传播、评价发生在华东的新闻、事件与现象。”做到“比地方报纸更有深度”。可以说地方特色与深度报道是华东版的两大特征。为了更好地体现其办报思路,华东版从2000年元旦起推出全新的《东方新闻周刊》(以下简称《周刊》)。《周刊》逢星期五出版,其版面安排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华东地区外国和港台科技期刊预订联合目录》(以下简称(《目录》)是由华东六省一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的一本检索科技期刊收藏单位的工具书,已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了1990与1991版。《目录》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1.收录期刊多。《目录》1991版收录华东六省一市预订的原版科技期刊11359种,涉及经济、图  相似文献   

4.
《解放日报》今年扩大了新闻版,增出华东新闻版,压缩了部分专刊副刊,保持了突出经济建设报道的优势。其变化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侧重经济新闻报道,连续报道了值得注意的问题新闻。在坚持正面为主的前提下,它以积极的态度在年初相继推出了物业管理、外汇储备、内环线管理、商业“反暴利”、视企业  相似文献   

5.
王中文  南长森 《今传媒》2004,(Z1):47-48
从 “ 图 文 并 重 ”到 “ 图 文 相联”,中国新闻摄影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迎来了“读图时代”,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华文图片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人民日报》的华东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华商报》等在报业竞争中以其新闻摄影的独特创新而名声大震。尤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商报》引领世界华文报纸新时尚,正如许必华所言,《华商报》摄影报道“对世界报业、对新闻照片运用的潮流把握得比较准确”。其他一些党报、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共同演绎了中国主流…  相似文献   

6.
新鲜可人别具特色──喜读人民日报华东版新闻摄影报道林永年读了人民日报华东版最近两个多月来的新闻摄影报道,觉得新鲜可人,颇具特色。人民日报华东版的新闻摄影报道,除了刊登单幅新闻照片外,着力编好《华东写真》的画刊和《今日聚焦》(每组两三张照片)。五六月份...  相似文献   

7.
2001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华东版)第13版刊有《杨晓渡严隽琪新任上海市副市长》的消息。消息中提到左焕琛同志时说“左焕琛同志由于已到任职年龄,被免去上海市副市长职务。”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些文章存在文字和逻辑错误,以致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了意思的表达。现举例一谈。一、概念不明确 1、现在该厂的产品,除满足本市和里下河地区外,还远销华北、东北、华东等省市,并受到外商的好评。(1987.1.24《新华日报》二版《小酱醋厂的向心力》) “华北”、“东北”、“华东”三者皆为“大  相似文献   

9.
业态     
《视听界》2004,(6):93-94
“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国广播影视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栏目、安徽电视台经视频道《第一时间》栏目、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现场》栏目、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城市新闻》栏目的负责人在南京共同宣布,这4个地面频道新闻栏目联合组成“华东第一品牌栏目联合体”,联手打造“华东全垒打”工程。这意味着,4个栏目将联合起来推出特约栏目播映权的联合招标活动。  相似文献   

10.
徐国梁 《新闻三昧》2001,(11):46-47
《上海铁道报》是上海铁路局党委主办和主管并具有正式刊号的报纸,面向华东四省一市铁路职工,其中社会版《华东旅行》还进入了市场面向旅客。实践证明,当前以“三个代表”为灵魂,就能将正确导向贯穿于新闻实践之中,完成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记者》曾以全页篇幅刊登掏粪工的照片,近来人民日报(华东版)的“华东人物”栏目里有农家妇女、退休教师、普通工匠,福建日报设“名人、凡人”专栏,泉州晚报不吝篇幅追踪报道资助失学儿童吴贤兰姐弟仨的好人好事。这些都产生良好的影响,受到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历来为媒体所看重,被视为报纸的旗帜,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浏览《人民日报》及华东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评论栏目,细细品读有关评论,感受到了新闻评论的“新鲜气息”:报纸评论从形式到内容正在悄悄地“创新”。  相似文献   

13.
区域报道持续升温 一段时间以来,区域经济报道成为一个热点。描述一个城市经济走势、分析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报道,日益受到媒体的重视。 许多媒体围绕区域报道主题,相继推出专门的载体,如《人民日报》在华东版、华南版的基础上,先后新创了《长三角》专刊、《珠三角》专刊,《国  相似文献   

14.
华东吹来清新的风──人民日报《华东写真》版新闻摄影研讨会的启示本刊记者许林1月12日,18位摄影专家、教授、报界老前辈从四面八方来到上海黄浦江畔的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研讨人民日报华东版《华东写真》的新闻摄影报道。会议虽然只开两天,但是,却开得很有生气...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初,摄影专刊纷纷出现,不少报纸以这种形式体现着“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新的办报思想。在这些具体实践中,《中国青年报》摄影专题、《人民日报》华东版的“华东写真”、《大众日报》摄影报道专刊等都进行了极其可贵的探索。广大读者从这些越来越多、越大、越好的照片中,不仅直观地看到了诸多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的逼真生动形象,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报纸专刊摄影所流露出的浓浓的人间真情和撼人心魄  相似文献   

16.
《中图法》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的图书分类法,分为“简本”、“图书本”(又称“详本”)、“资料本”(又称为“资料法”)、“期刊本”等多种版本,适合于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95%以上的图书情报单位采用《中图法》。国家标准局于1981年确定,以修订后的的第三版《中图法》作为国家标准试用,并委托《中图法》编委会尽快完成《中图法》三版的修订任务,从而为我国图书文献的统一分类标引创造有利条件。为了尽快完成《中图法》三版的修订工作,编委会在1983~1988年的五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广泛征求修订意见,并分阶段地进行修订工作。首先,在1983~1984年,编委们先后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分片召开座谈会,共计有56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月1日,我国中央机关报的第一个地方版——《人民日报华东版》创刊,这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引起了新闻界专家学者对地方版的关注和研究。但在国际新闻界“地方版”已非新生事物,早在本世纪初日本就出现了地方版,并且迅速蔓延整个日本报界。日本不仅仅是创办地方版较早的国家,也是地方版最为普及和发达的国家。然而,伴随着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参与,日本报业随之潮涨潮落,地方版也经历了由盛及衰、由衰又盛的三个历程。一、崛起阶段  相似文献   

18.
信息速递     
事件2007年起《人民日报》实行统一版数、统一订价2007年报刊征订即将开始。《人民日报》将从明年起调整版面结构,在全国实行统一版数、统一订价,不再续办《华东新闻》《华南新闻》两个地方版,降低华东、华南地区《人民日报》订价。目前,人民日报社正在加大投入、增加印点、扩大彩印,以加强西部和农村地区人民日报的印刷和发行为重点,完善印点布局和报纸发行网络,并将于明年秋季前在全国基本实现彩印。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二年“华东九报经济新闻竞赛”已经结束。《安徽日报》《考“官”之后》一文荣获特等奖。下面是该文作者之一、《安徽日报》主任记者杨佩良采写此稿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辛妍 《传媒观察》2004,(4):8-10
在上海,由人民日报主管、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主办的一份财经日报——《国际金融报》,经过几年打拼,目前已与《中国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时报》等,一同进入中国市场化财经报纸的“第一方阵”。专业人士追捧这张报纸“准确、及时、有价值”的新闻理念,认为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