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志愿活动群体的重要群体,由于当前志愿服务激励方式单一、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同度较低、安全和物质保证的缺失、激励渠道狭窄等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动机是价值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在激励中从动机入手加强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激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在回顾个体道德发展理论以及大学生志愿活动参与相关研究基础上,利用案例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志愿活动参与行为及其与学生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学生中超过八成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相较而言,女生、二年级学生、文科学生、学业成绩好的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志愿活动参与度更高;影响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参与动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对其道德发展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上述研究结论提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和教师应该携手合作,在课堂内外围绕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教育和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志愿文化,提升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动机的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财经大学200名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动机进行调查,将大学生参与动机归纳为四种类型:自我发展型动机、功利型动机、消遣型动机、服务社会型动机,并对这四种参与动机所占比重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出树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增强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广东省751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心态进行问卷调查后,研究分析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动机以及对服务活动的认知等内容。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不熟悉、不了解;多数大学生希望对志愿服务活动有更专业化的理解与认识;近八成的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时间是一年以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有着快乐的心理感受;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活动能学习新的技能,能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通过"寓教育于活动"的形式,弥补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理论教育环节的不足,有效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公民素质、宗旨观念、优良道德品质。高校应通过将志愿服务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推动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的规范化、项目化,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激励机制,加大志愿服务文化培育等措施,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虽然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但是弱势群体依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团体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并且为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风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对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质量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从事志愿服务的动机,我们有必要采取措施以端正其志愿服务动机,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心理动机,阐明了心理学视野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本质体现,指出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8.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补充,体现着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却不再是单纯的奉献自我,而是以一种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式呈现。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志愿者代表以及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法,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种动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9.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有诸多成熟的研究成果。国外研究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内涵、动机、志愿服务与大学生自我发展和大学生性别差异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公民个体人格的塑造和完善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志愿服务价值观的确立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志愿服务精神给予大学生人格升华以强大的精神支撑,志愿服务道德规范内化和引导大学生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志愿服务氛围培育和激励大学生更高层次的人格实现。要弘扬志愿服务的时代精神,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的培训。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引和激励功能,塑造大学生健全的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11.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现学生成才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人数多、参与热情高、涉及领域广、作用发挥好。但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部分学生志愿服务认知程度低、服务持续性短、组织运行机制弱等问题。政府、学校、志愿组织、志愿者群体等应坚持多元主体共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引领和提升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其思想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切实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女大学生的道德素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对女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于女大学生成人、成才,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调查发现,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偏离,道德期望与高校道德教育要求背离,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作者认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的深层根源是长期忽视大学生道德需要,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大学生道德需要严重脱节。确立大学生道德需要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基础地位,重构以大学生道德需要为核心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是切实增强大学生道德教育针对性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大学德育,礼仪先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和完善高校德育体系的需要,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高等学校开设礼_仪课程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谐精神、谦逊态度和严谨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把礼仪教育与人生现、价值观、职业观、纪律现的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展示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其将来能否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大学期间道德社会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当前,面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内容的不断丰富,发挥理论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同辈群体的内聚力作用、高校传播媒介的信息传递作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将丰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途径,为培养符合社会道德价值规范的青年大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之后,文化时代传承模式发生变化,伴随着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后喻文化时代已经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传承模式,改变了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途径,彰显了青年大学生社会地位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道德的危机.大学生对父辈教育的认同感越来越低,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也给信息科技时代网络道德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清晰认识目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状,对于机制政策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以红色影视艺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把红色影视艺术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强化他们的公民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质素,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填补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简单、空洞、抽象、陈旧的现状。彰显我校"艺术兴学"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