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二字母·二组数"书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平 《图书与情报》1998,(1):43-44,13
本文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具体要求和设计书次号的基本思想,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二字母·二组数"书次号设想,介绍了该书次号的取用规则和排列同类书的基本方法,最后总结了"二字母·二组数"书次号所具有的五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书次号和索书号的定义不同,"分类出版号"就是索书号,而索书号并不能作为图书查重和检索的依据。分析了用出版者号和书名号作书次号和用"分类出版号"作索书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蒋鸿标 《图书馆杂志》2001,20(12):17-18
书次号是各馆区分同类异种图书的次序号,只有特殊性没有普遍性,因而无需统一每种书的书次号;书次号方案与书次号的选取是分离的,即统一书次号方案是一回事,书次号的编码又是另一回事,统一书次号应理解为统一采用某种书次号作为排列同类书的依据,而不应理解为统一每种书的书次号.  相似文献   

4.
蒋鸿标 《图书馆杂志》2001,20(12):17-18
书次号是各馆区分同类异种图书的次序号,只有特殊性没有普遍性,因而无需统一每种书的书次号;书次号方案与书次号的选取是分离的,即统一书次号方案是一回事,书次号的编码又是另一回事,统一书次号应理解为统一采用某种书次号作为排列同类书的依据,而不应理解为统一每种书的书次号。  相似文献   

5.
书次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从书次号的概念和作用入手,分析了书次号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当科学认识书次号统一的概念,并探讨了书次号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6.
略论书次号的作用与编制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并以新的见解澄清对书次号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书次号的涵义、作用及其演变,比较了现有各类型书次号的优劣,提出了如何实现书次号标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书次号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书次号的涵义、作用及其演变,比较了现有各类型书次号的优劣,提出了如何实现书次号标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书次号一直未能统一已经给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该文分析了书次号统一的紧迫性,同时,对运用出版者号作为书次号做了肯定,并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书次号问题的研究是很早的。建国以来,随着各种新分类法的问世,特别是《中图法》推行以来,对这个问题讨论日趋热烈。归纳起来各家推崇和现行的书次号主要有:著者号、种次号、著者种次号、年代号和书名号五种。通过争鸣,对五种书次号的优缺点已看得比较清楚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比较,总结出编制书次号的一些规律性东西,以便于改进、创新,尽快研制出理想的书次号方案来。本文就编制书次号的基本原则和如何改进书次号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种次号和著者号各自的利弊,分析了在数据共享及集中编目条件下书次号是否应该统一。基于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各馆的日常排架及日后的编目数据共享,提出今后在书次号的设置上应同时设置两种书次号:以种次号作为显性书次号适应对内排架,以著者号作为隐性书次号适应对外检索。  相似文献   

12.
朱寅君 《图书馆学刊》2007,29(5):115-117
介绍了利用中文文献"索书号"系统进行日文文献"索书号"编制的试验;提出日文文献"索书号"中"著者姓名罗马字与种次数字混合编制书次号"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李丽 《图书馆》1996,(4):64-65
文章提出了基层图书馆宜采用出版年月号作为书次号,并介绍了在基层推广使用年月号作书次号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书次号研究的看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文章针对书次号研究存在的问题,认为书次号的规范,统一研究工作与索书号的统一研究并行不悖,可以分散研究,渐趋一致,应当搞清索书号,书次号等相关名词,概念,明确分类号与书次号的职责,开拓研究书次号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5.
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书次号的作用、编制书次号的要求、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两种书次号的作用提出新见解。  相似文献   

16.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一种简便易记的书次号周雪梅书次号标准化问题,是图书馆界一直讨论的一个问题。本文介绍一种有表但又可不查表的汉语拼音著者号作为书次号。这种方法简单、易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供同行们在工作中参考。对于西文和俄文图书的书次号,在我国的各个图书馆可以说已...  相似文献   

17.
指出 TSAEV书次号在实际流通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并就 TSAEV书次号取号本身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8.
图书分类法注释中规定书次号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常用图书分类法的类目注释中有关书次号的各种规定,认为由此造成书次号的混乱,不利于索书号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提出分类法不宜代庖涉及书次号问题,更不宜在同一分类法中规定不同的书次号。  相似文献   

19.
机读目录环境下的书次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书次号是排检同类图书的顺序号码。它使同类图书个别化,次第化,是图书分类的延续。在手检目录里,书次号是组织分类目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类号完全相同的款目,采用不同的书次号组织目录,就可得到不同的排检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关于书次号的编制方法共有7类25种之多。由于书次号的种类繁多,而且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大家公认的书次号,所以,尽管分类法逐渐趋向统一,但各馆所采用的书次号仍然不尽相同,分类目录很难得到统一,书次号的标准化和统一问题作为文献工作标准化的重要一环,一度成为图书馆界讨论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的实现,资源共享逐步成为可能,标准化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图书馆实现网络化最基本的要求)摆到了议事日程,于是,用作排检同类图书的书次号的标准化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手工取种次号的弊端,著者号自动标引的优越性,认为著者号法将取代其它书次号法是书次号发展的必然趋势,浅谈本馆改种次号为著者号自动标引的具体方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