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版画在深入学习借鉴当代国际前沿艺术动向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们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氛围,并且充分的运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版画创作要亲近生活,贴近百姓,要以成熟的心态从内涵深厚的民间艺术中挖掘寻找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瑰宝,并且运用到版画创作中来。使版画作品更具美感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容州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1):125-128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面对当今的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仍然认为版画创作应以“二为”和“双百”方针为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时代的发展,创造性地走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版画艺术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版画艺术发展经历了风风雨雨,面对当今的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仍然认为版画创作应以“二为”和“双百”方针为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时代的发展,创造性地走出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版画艺术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4.
“古韵熏陶”是我校发展性评价特色项目,主要以古镇西塘传统文化为元素,依托古镇丰富的人文资源,我校红领巾社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出版了红领巾社团校本教材.社团活动拓展了孩子们的活动空间,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版画社团的成立更给了我施展才华的空间.我从美术教学出发,将版画创作和其他美术形式有机结合,利用古镇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指导学生创作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也为我的美术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龙岩市版画艺术教学经问卷调查、听课访谈以及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的调研,发现教学中存在师资配置堪忧、校内课堂教学效果喜忧参半,校外机构重“技术”不重“审美教育”等问题。通过实地教学指导与教研指导行动,探索传承优良传统、再现版画艺术荣光的具体对策:植根课堂,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利用本地域的文化特色,搭建校内课堂与校外机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版画教学研究平台;再创版画教学的精彩,开展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版画创作与版画基础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6.
通过版画艺术的创作实践,客观勾勒版画当下发展的现状,从创新和结合切入,将木版画与装置结合,寻找版画创作的新载体,试图为木板装置艺术解构,并为其描绘新的思维和创作形式找到多元化、有新意、有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和艺术魅力发生在生活中,和民俗生活密切相关。赣西民间美术样式丰富,宜春版画艺术和木板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互相借鉴,共同尊崇赣西传统民间文化因素,传承着宜春民间美术文化。当代经济化的社会文化,影响着各种习俗文化的存在方式,宜春版画艺术也徘徊于传统模式和现代工具化样式的矛盾之中,作为宜春文化的艺术品牌,版画创作应该借鉴赣西民间美术创作特色,推陈出新,使宜春版画焕发新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8.
3月 10日~ 17日 ,“云南省第六届版画研讨会暨云南省第七届版画展”在思茅师专展出。中国文联、中国版画家协会、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云南省版画家协会的领导、全国知名版画艺术家、思茅地市领导、有关单位领导、文化届人士参加了开展仪式。这次版画展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和思茅师专联合主办 ,由思茅师专提供场地和经费。此次美展共展出版画作品 86件 ,并举行了“思茅版画研究所”的揭牌。画展期间 ,云南省第六届版画研讨会围绕以下议题进行了讨论 :一是云南版画创作现状及发展走向之分析 ;二是版画艺术创作的个性化及版画语言建构体系之探讨…  相似文献   

9.
古韵羌寨     
我校自创校以来.始终把艺术教育放在学校重要位置,从2010年开始研究版画创作.从开办伊始.就着力研究适用于儿童的创作技法和材料.分别利用”吹塑纸版画““刻线版画””纸版画”“综合版画”“木刻版画“等创作形式结合羌族文化进行创作。三年来.我们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版画作品。在学校内我们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画展。  相似文献   

10.
黑白木刻版画特色教学研究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而且也得到了学校及社会的一致好评,教学的改革发展推动了艺术教育,并形成了黑白木刻版画的特色教学,艺术创作是真实感情的表达和释放,是审美观念的体现。版画创作中,情感于其中的流露是一种艺术冲动,会随着外部客观条件而不断变化更新,生活经历、感受能力、文化背景等都是艺术的来源,只有从内心出发,反复提炼才能显示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进入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指导下,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美术创作路向:我们要将人民作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中心、源泉和话题,从人民中挖掘典型形象作为创作的内容和主题,并从社会现实中寻找创作题材以凸显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主题性美术创作具有审美认知、审美娱乐和审美教育等社会功能,能在潜移默化中宣传新时代中国价值观念、弘扬中国精神、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人审美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2.
质量是印刷企业的生命,书籍类印刷品的质量控制应以过程控制为主,即结合各个工序的特点,制定基本的工艺操作规范,配合相关数据的采集和样品的抽检,把印刷品的质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3.
《大闹天宫》场景中建筑造型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闹天宫》的场景设计蕴涵着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其建筑造型设计所包涵的传统文化内涵,是动画场景创作的艺术升华和文化品质呈现以历史文化记忆为底蕴向创新思维转换的智慧源泉,深入研究和挖掘其建筑造型中的视觉元素不仅为现代动画场景设计开启一扇智慧之门,而且对其吸收和借鉴还可增加场景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越南和日本、朝鲜、韩国一样,在与汉文化交流接触过程中,接受并长期使用了汉语和汉字。基于汉字的材料,越人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喃字”,加以利用并将民族文化特色发扬光大。从喃字的来源,喃字历史分期,喃字的结构,文化背景等几个方面研究“喃字”,认为喃字是越南民族文化的产物,但从文字类型上说,它属于方块字文化圈,因此可以说,在近千年的历史里,喃字是越南与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重塑当代版画的精神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才开始了我国有创作版画的史页,历经半个多世纪,曾出现过几次高潮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版画家和在国内外有影响有重要价值的版画作品,发展健全了各个版种。中国版画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下进入转型时期的中国版画面临一定的困境,一些作品刻意追求版画的形式语言,片面追求作品的印痕美感等本体语言,使作品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疏离了版画作品本身的内在精神,缺少深刻的内涵和思想,缺少生命力。"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版画要走出低谷寻求新的发展,由"技"进乎"道"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期以来,欧洲文明面临危机。在德意志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化热: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大量被译介;中国文化成为德国文学家的创作源泉;老庄学说风行一时;宣传东亚和中国文化的刊物和组织纷纷涌现,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国文化的汉学著作。"借东方之智慧,释西方之焦虑",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热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是东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具有独特的魅力,能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表现力,增添了商品的文化内涵,又以现代的设计语言传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从口头创作、手稿创作、印刷术之下的文学创作,再到现在的电子文本创作,每一次技术条件的变革,不仅使我们生存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从最初的原生口语文化而诞生的文学作品,到现在电子技术之下次生口语文化形成的新型文学形式,不断更新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着我们精神的世界图景;从口语到书面再到电子文学的变迁,是从语音到视觉再到试听多元立体化的变迁。传统文学、文化符号与现代技术手段相互作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汉字这种汉民族历史文化的栽体,是现代字体设计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不只是交流信息的语言符号,更被作为有着巨大生命力和感采力的设计元素,广泛地运用于标志设计、版面设计、海报设计等领域。铸就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何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巧妙蛄合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既具民族特色,又简洁生动的汉字设计文化,是我们正面临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20.
刺绣、中国结、印染布艺是中国三大传统手工艺,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视觉语言,它们根植于中国文化的环境中,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成为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在新时代将玩具形象设计置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中,赋予了玩具形象设计以更多的新的形式、文化价值和审美内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