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秋水     
马亚伟 《科教文汇》2014,(28):I0001-I0001
唐代诗人王勃妙笔生花,留下了一句千古绝唱:“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只这一句,就把境界推开了,轻轻一点,秋天的悠远开阔、清朗明澈、纯净深远,统统写出来了。落霞绚烂,孤骛飞翔,秋水澄明,青天高远,组成了动静相宜、色彩和谐的美妙画面。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文化》2007,(4):32-32
坐在教室里听着课,不知怎的,视线就转移到了窗外。 被窗棱框起来的,恰好是半壁蓝天与在风中轻轻摇曳的杨树。一张张绿色的叶子是那么的新鲜,这绿,不似夏叶那样绿到发墨,而是那么的清新明净,仿佛一个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单纯得让人感动。叶面在微风中轻轻翻动,数不清的白色杨絮在风中不断翻升,从教室里看去,仿佛是挂在墙上的一幅动态风景画:窗棱便是镜框,这天,这树,这丝丝白色便构成了画面,好美!看着看着,我仿佛感到有一种蓬勃的朝气正随着这不经意的翻动与上升而流淌出来,向天空、向四周、向我慢慢弥散开来,我不由得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想把这股充满生命的绿色气息吸入体内,让它融于我的血液,并随着血液的循环而充满我的身体,给我带来活力!  相似文献   

3.
廖鸿  石国亮  廖明 《学会》2011,(7):41-43
<正>一个撒满金色阳光的澳大利亚的初秋时节,中国民政部社会组织考察团应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的邀请,对澳大利亚社会组织进行了考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选择了秋天,也就选择了收获。考察活动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收到了预期效果。借用中国的一句常言,那就是"高兴而来,满意而归,硕果累累"。下面对考察情况进行反馈。  相似文献   

4.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避开,无法躲避……"这是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在今天,时光流转了如此之久,还会有这样的一双眼睛吗?有的!那是我们李老师的眼睛。  相似文献   

5.
迟子建 《知识窗》2013,(19):6-7
秋天不知不觉地来了。若梅湾的花坛有些枯萎了。树叶微微黄了。一个秋雨初霁的黄昏,老人坐在花坛前拉着《惊禅》,只觉眼前有一片温暖的亮色升起,他睁开双眼,见有许多双眼睛在打量他。这其中,只有一双眼睛是湿漉漉从中掏出一把钱来,飞快地跑到那个帽兜前。  相似文献   

6.
视觉魔术     
《科学大众》2008,(10):40-40
把这幅图片拿到你的鼻子前面,假装你能看穿它,眼睛不要转也不要眨呀,过一会,混乱而又模糊的图片就会突然变成了3D的画面了!尽管这样的画面是在电脑上制作而成,但这种叫做三维立体图的概念画已经延续了相当一段时间了。这种图片给你的左眼和右眼不同的景象,而你的大脑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仔细看看吧,当你看到里面另一番图像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神奇?(答案在本页)  相似文献   

7.
害羞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你家里养的宠物猫将屎尿拉在了被单上,你一把将它从床上拽下来,声色俱厉地呵斥它几句,它就会乖乖地蜷缩在墙角,眼睛湿湿的。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秋     
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故乡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在外求学的游子,多年不曾饱尝这秋,这故乡的滋味。故乡的秋依旧令人难以释怀。故乡古老、宁静、亲切,在我的记忆中,她仿佛就是一位端庄的母亲,她有个美丽的名字——相思。秋天的她愈发妩媚多姿,更让人领略到她似水的柔情,和她那江南水乡所独有的神韵与灵动。  相似文献   

9.
《世界发明》2007,(11):82-86
告诉我,什么是你眼中的平面广告?是明星摆几个POSE加上闪光灯下公式化的微笑?还是设计师熬夜在灯下做出来一个个绚丽无比同时也空洞无比的画面?抑或是一句句所谓"平民化"的上个世纪的标语集锦?如果这就是平面广告在你心中留下的印象,那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你的眼睛已经被误导了!二维平面上难道就只能包容那些呆板、枯燥、乏味的内容么?不!无数广告设计者之所以投身于这个行业,正是因为他们坚信在设计的领域里,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包括让平面上奔跑着运动的创意!电视、电影、动画……这一切都是动态广告的载体,但这远远不是全部,否则要设计师作什么?所幸运动品牌的广告商们还能看清这一点,他们选择了在二维平面上展示自己的产品与理念,因为他们坚信,在静态与动态的平衡与冲击中,设计才会变得完美,运动才能得以体现自己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宋朝人爱花,似乎是一件尽人皆知的事情。爱花成俗的宋朝人随时随地都能闻到花香。卖花人总是挑一担花在小巷吆喝,卖春天的新、夏天的繁、秋天的温婉和冬天的宁静。或清淡或浓烈的花香弥漫在岁月的各个角落,四季的轮回都在花的一开一落间得以显现。关于卖花,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南宋陆游的那一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国春色的画卷仅凭这一句就能让人如临其境。"杏花消息雨声中",一枝杏花白里透粉,凝珠的雨滴在杏花的花瓣上欲落不落,这就是最美的春色。  相似文献   

11.
柳三变 《知识窗》2010,(4):27-27
见到柴圣恩时.他依然一脸平静.乱蓬蓬的头发,小小的眼睛.明净的额头,并没有因为成为名人而喜不自禁;走近了,发现他抓着三轮车车把手的双手.一圈圈的指纹里,还满是黑黑的油污.长长的指甲.明显好久没有修剪的样子……很难想象.这是一个21岁的靠骑三轮车过生活的小伙子。  相似文献   

12.
秋椒小烧     
秋天的南国,诸多的美丽都可以忽略,譬如那旷野如)的巴芒,秋水上的红菱,山冈上的枫树,归雁与栖鹭,橙黄一片的晚稻谷,还有暗香浮动的丹桂和岩桂,楠竹林与依岸垂柳,此般景色搁到一旁,就到辣椒地里去收摘秋椒,总是有着无尽的意味。秋椒是一点点小的,大些而成熟的秋椒,是极度的辣,刻  相似文献   

13.
风情三月     
<正>一年十二个月,也许只有三月配得上"风情"二字。风情是一种动人的神韵,就像美丽多情的女子回眸一笑,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三月好时节,春色惹人醉。三月的风情万种,她的一颦一笑,都带着特有的光彩。二月春来早,那时的春还是涩涩的,探头探脑,不谙世事,像个忐忑的孩子。二月里,风儿送来暖意,把天吹蓝,把山吹绿,把水吹动,春天变成"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少女。她低眉敛目,不敢大大方方张扬自己的美丽。而到了四月,春就深了,大红  相似文献   

14.
夜晚的钟声可以传到很远处,这不仅是夜深人静噪音少的原因,钟声的传播还另有奥秘。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秋水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更深何处人吹笛,疑是孤吟寒水中……这些优美的古诗句都描写了深夜从远  相似文献   

15.
正"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但要是一艘小船儿缓缓向你驶来,上面不仅没一个人影,甚至没有浆和任何动力,那恐怕你要以为是见鬼了。原谅你的大惊小怪,这是人们刚发明的一种无需动力的小船模型。不过目前这种船很小,只有2厘米长,而且只适合在平静的水面上行驶。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父亲叫稻壳,母亲叫大米,"我"叫稻米油,也有很多人喊"我"小名:米糠油……本文将人体各消化器官拟人化,通过"面试"过程的情节设计,讲述了稻米油的前世今生。行文充满幽默风趣色彩,让人读起来兴致盎然。"这点事都办不到,你这个人事经理,我看是不想做了!"大脑董事长气急败坏地把一沓简历摔在了办公桌上。眼睛经理一边回答着"是",一边把散了一地的简历——捡起来。"等等,这个稻米油是何许人也?让胃和口腔两位主管先去面试一下!"大脑董事长不等眼睛经理解释什么,就拉了个微信群,语音两位主管:  相似文献   

17.
鹤北 《世界发明》2007,(6):77-79
"当时的柒牌已经是一个名牌了,而我的任务就让柒牌成为男装中的一个真正品牌"叶茂中说"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是一句颇为经典的广告语。当这句经典的广告语与身穿立领男装的李连杰一道出现各大卫视黄金广告时段的时候,令无数男女都认识了又一男装品牌——柒牌。伴随着该广告的热播与销售额的上升,柒牌的"狠男人"  相似文献   

18.
正手掌上出现了一个穿透的小洞,你却一点也不疼,这是为什么?一、实验过程将一张纸卷成一个直径大约为3cm的纸筒,用右手把纸筒放在右眼边,左手伸展贴近纸筒,正对着左眼。注意,要两只眼睛同时睁开向前看,右眼努力看纸筒,左眼努力看左手掌。很快,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左手掌上出现了一个与纸筒口大小相同的"小洞"。二、实验原理其实,手掌上的小洞是由眼睛的视物错觉造成的。双眼同时看一种东西,眼睛里只能形成一个物体的形象,而在这个小实验中,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8):I0019-I0020
只需把便条轻轻一贴,计算机里的资料就能轻松存入其中,这样的"便条"可谓名符其实的方便、便捷。据香港《东方日报》3月13日报道,印度科学家最近正研发一种能储存资料的便条,用家只需把它贴在计算机或电视上,就能通过其上的特制黏贴,把档案传送到便条之内。  相似文献   

20.
心明眼亮。是人们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心里明白.眼睛自然能敏锐地看问题.清楚地辨是非。但科学家发现,这句成语其实只是说出了眼与心关系的一半.并不全面。道理在哪里呢?原来早些时候,科学家就发现母乳中有一种营养物质对新生儿的视力发育影响很大,而视力的发育又对后来的智力发育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