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落体育组织的活动对农村体育的管理和发展至关重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河北省村落体育组织的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得知:村落体育组织人数规模以2-4人为主;参与锻炼项目主要是慢跑、打牌、长走、秧歌舞;群体锻炼时间多选择早晨,其次是下午,符合了农村传统的生活习惯;锻炼空间选择以村中空地、路边为主,活动场所非正规化;锻炼指导情况缺乏科学性;群体形成基本是由个人发起,组织稳定性差,结构松散;经费短缺是村落体育组织的现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重庆渝西地区的农村体育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渝西农村地区体育事业在开展过程中受到了农民缺乏主观体育运动参与意识等问题影响,发展较为缓慢.根据城乡统筹与渝西农村地区的情况提出充分发挥城市带头作用、调动农民体育参与积极性、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打造村落竞赛模式等对策,为渝西农村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科学、具有时代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问卷调查、田间走访、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安徽省北部地区农村村落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村落体育活动特征,旨在为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皖北地区农村村落体育在村民对体育认知程度、体育活动内容、体育活动地点以及体育活动形式方面具有自身的规律与特色;但总体上该地区村落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运用资料收集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省6个县市的12所村落1200名村民进行了体育锻炼意识与频率、锻炼项目和方式、场地与器材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村民体育锻炼频率、强度较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棋牌和跑步为主要锻炼内容;选择学校和街道为主要锻炼场所;以和朋友、个人为主要锻炼组织形式.提出加大村落体育事业经费投入,加快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型,提高农民生产劳动的机械化率;构建村落体育内容新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和体育教师兼职社会体育指导员制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宜春市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宜春市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依然淡薄;农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依然匮乏;民间特色体育项目依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民体育的组织机构及其管理指导工作依然薄弱;农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依然缺乏了解.提出以提高宜春市农民对体育健身认识为突破口;以农村特色体育建设为重点;以健全体制和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以甘肃省为例,对我国农村体育建设失衡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体育硬件和软件建设状况较好,不同地区的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差异不明显;高收入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比例不高,高学历的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较高;不同性别农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比率差异不明显,未婚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比率明显高于已婚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GIS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显示各地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各级地方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农村体育发展的经费来源单一;基层农村体育管理存在空白,没有建立有效的农村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淡薄;农村体育活动缺乏组织和必要的健身指导等.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座谈访问等方法对皖北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明,皖北地区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少;体育场地器材较少;农民体育认知水平较差,农民体育意识尚未成熟;体育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因此,改变该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现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56):28-29
针对江西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作者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构建农村体育文化元素进行专家和农民问卷调查,主要结果有:构建江西新农村体育文化主要包括"农村物质体育文化元素因子"、"农村非物质民俗体育文化元素因子"、"农民精神体育文化元素因子"、"农村制度体育文化元素因子"和"农民行为体育文化元素因子"五个方面类型;它们各因子存在非常显著性、显著性或低度以上相关,农村物质文化是基础,农村非物质民俗体育文化是平台,农村精神体育文化是支柱,农村制度体育文化是保障,农村行为体育文化是动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法、实地调查、访谈法等,对福建省沿海地区6个设区市48个行政村和内陆3个设区市的24个行政村进行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调查研究。调查表明:工程建设已基本落实到位,沿海与内陆在选址上较合理区别不大、但在场地数量的需求、体育组织上等有显著性差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健身工程在管理上较薄弱等。要解决的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基层体育组织、大力宣传全民健身计划、切实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华蓥市农村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观念淡薄;农村体育的参与主体主要是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中青年较少;农民体育消费低;场地设施缺乏;体育锻炼人数稀少;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建议: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建立全民健身体系;发挥农村学校的辐射作用;与经贸活动结合争取部分经济支持;举办农民运动会及单项比赛;建立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积极开展农民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社会文化生活;结合农村实际、开展适合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主要采用走访面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经济条件差、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健身意识淡漠、对健身存在错误认识等因素制约农村体育发展.提出强化政府职能、健全组织机构,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大投入,村校联合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新农村体育开展现状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了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农民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体育意识因素、经济因素、农村体育健身锻炼缺乏科学指导等因素,并提出一些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为河北省农村体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主要采用走访面谈、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经济条件差、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民健身意识淡漠、对健身存在错误认识等因素制约农村体育发展.提出强化政府职能、健全组织机构,转变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大投入,村校联合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策略,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吴忠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统计了农村体育参与者的时间安排、活动空间、活动内容、组织程度及体育消费等状况,分析了影响吴忠地区农村群众体育的诸多因素,为吴忠地区农村体育全面发展提出几点建议。结果表明:吴忠地区农村体育人口为4.83%,与全国水平差异显著。造成上述原因因素为:(1)吴忠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2)农民群体封建思想意识浓厚,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3)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4)对农民体育的组织管理和指导相对薄弱。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吉林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现状,对发展吉林省农村体育文化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分析整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加大场馆与体育器材建设与维护力度;充分落实国家政策,健全体育组织机构;转变农民健身观念,促进农民健身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黄长剑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2):113-115,11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屏南县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村体育发展速度缓慢主要存在场地器材的限制、体育人口少、文化水平低、农民缺乏体育意识,因此改变该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知觉是人类生存本能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认识.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赤峰市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特点进行研究.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数据检验结果表明,在综合知觉、深度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肘关节动觉方位知觉、时间知觉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知觉能力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以江苏省城市和农村居民体育消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和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在体育消费观念、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动机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性,提出一些有利于城乡体育消费协调发展的建议。同时为启动城乡体育消费市场,特别是启动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缩小城乡居民体育消费差距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皖北地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发现:皖北地区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普遍缺乏专业人士的指导;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农民的锻炼需要;季节天气、经济条件等对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较大.基于此,希望通过调查研究为皖北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