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以安徽省利辛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为主要基础资料,通过实地勘察,得出现有绿地斑块面积与周长等信息,选择了6个主要景观评价指数对利辛县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辛县主城区绿地存在景观分布不均衡,多样性低,类型不齐全,缺少防护绿地,破碎度高且分离度较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绿地景观建设应合理分布,在城区内建设大型公共绿地,在相应区域增加防护绿地等生态建议.  相似文献   

2.
面向可持续城市的佛山绿地系统生态调控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如何创造更符合自然生态本性、更凸显独特的佛山城市形象、更具有岭南网河水乡地区乡土文化特色的佛山城市绿色景观的问题 ,需要我们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宽的视野来审视和规划。可持续城市的提出 ,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观察平台和一种实践的可能性。面向可持续城市目标 ,佛山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和规划 ,必须要从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出发 ,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对绿地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在佛山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控过程中 ,必须遵守保持和扩大多样性、景观生态学、废物最小化和绿色量标准的调控原则 ,通过完善绿地景观生态网络 ,建设均衡合理的斑块和廊道系统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进行绿化建设 ;努力承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任务 ;城市绿化建设从“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向人与自然亲和的方向转变等关键途径对绿地系统进行精心规划和设计 ,引导其向人与自然亲和化、城市景观整体化、城乡绿地一体化、绿地空间结构合理化、绿地功能生态化、人群视觉绿色化、绿地建设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香格里拉县为研究区,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斑块平均面积、平均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优势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人工干扰指数和分维数等指标,对香格里拉县1989年—1999年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县整体景观斑块数目减少,平均斑块面积下降,破碎程度增加,多样性指数和分维数降低。人类活动干扰使景观各要素发生了较复杂的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遥感技术获得r的数据结合其他信息源,利用ArcView、Erdas等GIS、RS软件,以绿地斑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厦门鼓浪屿1996年、2003年两时段绿地多样性信息系统数据库,对其绿地景观多样性进行动态分析,指出厦门鼓浪屿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遥感及Fragstats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莆田市城厢区为例,应用HJ-1B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最大似然法对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运用Fragstats3.3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选取斑块大小、分维数、破碎度、蔓延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对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研究区景观类型相对稳定、森林覆盖率高、景观形状较规则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采用多样性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形状指数等景观指标,分析了广州市萝岗区1995年至2003年的景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林地的景观基质地位没变,萝岗区的景观格局仍由林地、园地和耕地控制,但人工干扰景观正逐步蚕食自然景观;②萝岗区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景观的干扰越来越严重,景观越来越破碎,形状变得更加复杂,多样性和均匀度呈上升发展趋势;③景观斑块类型不停相互转化,林地、园地和推平未利用地不断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乡镇居民点和基塘水库。  相似文献   

7.
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而逐渐得到重视和加强,要实现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自然、生态、人类需求的和谐统一,实现绿地植物群落的科学分布和种植,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作共生.本文在分析我国北方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应着重考虑的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北方城市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究了城市绿地景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以期可以为提高我国北方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其城市的整体规划与建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绿地景观是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研究对象,以绿地景观作为切入点,分析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绿地景观要素及特点,找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进新的抗性较强的植物种类、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绿地建设意识、增强城市与矿区的整体性规划、打造矿区特色绿地景观等措施,以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绿地景观建设,配合城市职能转变,确保转型期城市各项建设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MSS及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提取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79、1988、2000、2006年景观格局信息,并利用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度等指数,分析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近30年来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从景观类型上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各景观类型的变化趋势和幅度存在明显差异;从不同类型的景观格局指数上看,各景观类型在不同的年份受到的干扰不同;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的梯度变化特征明显,在时间上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茂名市化州绿色生命公司名贵道地药材化橘红种植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景观生态学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建成后,化橘红单一斑块面积占种植基地总面积的76.52%,占有土地1071.33hm~2,优势度从0上升为68.14%,成为景区的模地。但景观内部各斑块对化橘红的隔离程度不够,且隔离带差异性、多样性不明显,景现缺乏异质性,应增加这方面的设计。而由环山公路构成的发达的廊道结构,廊道密度大(9.52km·km~(-2))破碎化指数从0.079ind·hm~(-2)上升到0.025ind·hm~(-2),加重了景观的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小城镇绿地景观异质性、多样性分析,提出一套小城镇的生态建设进行有效规划方法和应用实例,丰富了景观生态学应用实践,证明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未过度开发建设的小城镇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Fragstats的徐州市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定徐州市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区域,应用多时相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分别对1994、2000、2005年三个时相的遥感图像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并在Fragstats3.3景观格局软件平台上,基于景观尺度对徐州市景观格局进行全面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徐州市景观整体较1994年具有更大的破碎度、更高的多样性和更低的聚集度,景观的类型与格局变化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不透水面层逐渐取代耕地和城市绿地。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生态经济区各行政区景观类型多样性、斑块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景观类型齐全,以耕地为主,但分布不均衡;景观破碎化水平相对较低,生态环境尚好,但随着人为干扰加剧,一些关键景观要素如湿地、林地、农田等破碎化趋势加剧;该区域还存在湿地退化,林地分布较不均匀,城市和农村建设用地格局较分散的特点.为防止景观进一步脆弱化,生态经济区应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发展高效生态产业,加强生态功能区划,加强湿地等种子斑块保护,并采取有效生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景观生态学原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目前全世界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传统的保护忽略了景现等高层次的保护,近年来兴起的景现生态学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导入景现生态学原理,讨论宽块一廊道一基质模式、景观多样性与景现异质性、景观连接度与景现连通性,景现生态规划格局原理及干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性,为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区设计、景观规划及土地开发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在生态规划及农业管理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研究南昌市郊区景观格局的特点。采用了以下计测指标:(1)嵌块体的数量和面积;(2)景观的多样性指数;(3)嵌块体的优势度;(4)城市化指数;(5)土地利用率。结果表明南昌市郊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高,城市化现象明显,农业耕地迅速减少,荒地开发殆尽,土地的承载能力已经饱和。  相似文献   

16.
以达里诺尔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用2004年Landsat/TM和2014年GF-1影像,利用景观指数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其近10a景观类型特征及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草地、湖泊湿地、沼泽草甸为优势景观,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9%以上;景观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中覆盖草地,增加了3420.71hm2,其次是高覆盖草地,减少了2802.82hm2,其余的均在850hm2以下,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景观类型的转移主要是高覆盖草地向中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向沙地、沼泽草甸向湖泊湿地的转化.(2)各类型景观的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均增加,但最大斑块指数减少,说明研究区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加,面积加权维数都在1~1.3之间,趋向于1,说明各类型景观斑块几何形状简单趋于规律化;蔓延度指数增加了8.63%,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减少,说明景观的连通度增加,多样性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GIS和RS技术手段,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景观结构、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和植被分布的空间异质性三个角度,对神农架牛场坪滑雪场景观生态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聚集度指数、优势度等量化计算及比较分析,预测神农架牛场坪滑雪场建成后对所在区域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程度,评估项目建设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唐述建 《地理教育》2011,(10):22-23
一、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1.水土流失现状(1)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万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吨/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为14.65、万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年侵蚀模数大于15000吨/km^2的剧烈水蚀面积为3.67万...  相似文献   

19.
以梓潼县200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和2009年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为基础,采用斑块数、类斑块面积、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格局分析指数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近五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从2004年至2009年,区域景观受人类的干扰强烈,斑块破碎;受宏观生态保护政策、中观县域土地政策和微观市场经济效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作为景观基质的水田、旱地、有林地、其他林地之间的转移量最大,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要注意协调好各种层面的驱动因子,以保障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RS与GIS在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RS与GIS和景观生态规划等的基础上,论述关于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与现状,并就RS与GIS在国内外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优势与现状做了综述,提出了RS与GIS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前景与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