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入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环境指标纳入技术创新全过程,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扩散、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建符合资源型区域特征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11个主要资源型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总体评价与分项评价,结果表明,我国资源型省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特点,应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特色发展,重点突破;资源型区域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完善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提升绿色意识。  相似文献   

2.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既是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中国创造”的重要战略引擎,亦是我国冲破资源束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要素。本文以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案例,基于组态框架,运用tsQCA方法厘清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要素间的协调联动关系,剖析导致不同区域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与多元路径。研究表明:(1)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态有三种,包括人力-经济资源下资金基础主导型、多元综合主导型与经济-自然资源下技术转化主导型,经济资源投入是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推动力;(2)非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组态有四种,人力资源短缺是抑制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3)高与非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存在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曹婧博  康琛宇 《资源科学》2023,(11):2234-2247
【目的】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能够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促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为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因此,基于对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线性和非线性机理,选取115个资源型地级城市2011—2020年年度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熵权法测算其高质量发展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构建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研究显示:(1)整体上,数字经济推动了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2)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会伴随互联网普及程度、政府科研投入水平、人才素养培育力度和企业家精神活跃度的提升而增强,呈现显著的单门槛特征。(3)数字经济对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数字经济对衰退型城市和再生型城市的正向影响最显著,成熟型城市弱之,对成长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结论】因此,要不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政府科研投入水平、加大人才素养培育力度和弘扬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其在数字经济引导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借助数字经济背景持续推动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绿色竞争力的前提,也是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微观基础,已有研究均未探讨这一能力的形成机理。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分析,构建多变量综合作用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形成的结构模型。通过对福建省11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对RD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RD投入在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激励型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具有正向中介作用,消费者参与、绿色管理吸收能力在RD投入向绿色产品创新能力转化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明晰绿色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机制及效应差异,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结构优化、要素效益、品质品牌、速度效益、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八个维度综合测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30个省级层面样本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节能减排视角下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效应及机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19年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但在不同的区域间差异性较大,“东高西低”的特征较为明显。(2)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节能效应、减排效应和价值链提升效应是绿色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3)绿色技术创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突破数字技术应用难关,在实现对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分指标特性与目标层得分综合考察的同时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量化性与精确度,基于投入与产出视角,从数字化创新专利产出、人才储备、资金获取、资源整合、经济基础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并以京津冀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分析识别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发现:数字化创新人才储备对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最大,资金获取次之,资源整合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小;现阶段京津冀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整体较弱,远低于数字化创新投入能力,且传统制造业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北京市。由此,建议京津冀地区从优化基础条件、提升人员素养、加强资源整合流动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绿色技术资源向企业转移缓慢的原因及其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绿色技术资源向企业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3年各项指标面板数据,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了动态分析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上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②随着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生产能力集中度和政府创新资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而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当前产业盈利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和粘滞效应;③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优化配置效应及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是实现转型期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9.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3年各项指标面板数据,在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发展演变态势进行动态分析和测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不断提高,对上游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2)随着产业转型速度的加快,科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生产能力集中度和政府创新资金投入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而技术引进经费投入和当前产业盈利水平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和粘滞效应。(3)促进资源型产业集群,培育区域集群创新网络,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优化配置效应及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是实现转型期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我国5大类矿种10个矿产资源型产业1996-2012年各项技术创新指标的面板数据,在得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及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对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布及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经历了“单峰→双峰→单峰”的演变过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②不同产业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发展速度存在不平衡性,能源类矿产资源型产业明显高于黑色金属类、有色金属类和非金属类资源型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③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速度加快,后续产业对原材料品质和技术含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拉动效应;④矿产资源型产业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累过程,技术创新能力表现出向高水平状态转移的收敛性;⑤低水平资源型产业需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充分利用后续产业技术进步的倒逼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化技术创新管理,加快技术进步速度,是实现产业资源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和环境效率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生态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医药制造业为例,采用灰色关联法和信息熵法,测算了11个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与企业生态化水平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分析了各个指标对企业生态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不足之处,指出企业应当从加强科技机构的建立、加大生态化技术创新投入、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3—2019年制造企业及新基建面板数据,探究新基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目前大量投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能有效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对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尤为有利,并且在以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为门槛进行的检验中得到佐证;但产业集聚存在的拥堵效应会阻碍这一促进进程。从总体看,融合基础设施投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量与质”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地区和工业化水平上表现差异较大。融合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东部企业以及工业化程度较高省份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但对中西部和工业化程度较低省份的企业尚未显现促进作用;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会抵销部分融合基础设施之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省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研究样本期间内,仓促加大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利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量质齐升”,但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能从总体上缓解这种不利影响。当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跨越1.335的拐点后,增加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极大促进企业高质量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结论可为重点规划布局新基建投入类型与企业绿色转型营造良好条件环境提供参考借鉴,助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3.
肖静  曾萍 《科学学研究》2023,(5):925-935+960
随着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其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提升是亟待探索的待解课题。研究基于资源视角,以2015-2020年748家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创新资源投入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化显著提升了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相对而言,更能提升绿色创新质量。(2)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和财力资源投入在数字化与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和数量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3)相较于非国有、无政治关联、东部地区的企业,国有、有政治关联、非东部地区的企业推进数字化更能实现绿色创新的“提质增量”。(4)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对企业价值的直接正向影响尚不显著,但绿色创新质量在其中起到了显著的中间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景,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CRITIC-熵值法组合权重与TOPSIS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2013-2018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指标体系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的数字水平与智能程度的提升,创新能力和绿色发展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技术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引领发挥作用不够,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有待强化;从发展趋势上,整体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分地区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正态分布,呈现"东强西弱"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提出推进"新基建"建设步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数字转型治理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摩擦导致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突出的金融机制障碍,数字金融的技术优势为有效缓解金融摩擦提供了基础。本文基于修正的BGG模型论证了数字金融发展、金融摩擦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关系,并利用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的民营企业数据,检验数字金融作用于不同类型金融摩擦影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具有减缓金融摩擦促进民营企业技术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其中数字支付和数字信贷的作用尤为显著;(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有效降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资本错配类和融资成本约束类金融摩擦,但对于融资可得性类金融摩擦不具有缓解作用;(3)数字金融可以靶向校正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融资中的“领域错配”“阶段错配”和“地区错配”,并对经济不发达地区、规模较小和治理制度完善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数字金融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机理,为有效化解金融摩擦提升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马鸿佳  王亚婧 《科学学研究》2024,(1):146-157+182
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企业利用大数据资源促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运用Mplus8.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SEM),以427家制造企业为样本,结合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对制造企业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组织惯例更新与数字化转型绩效之间的影响展开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大数据资源、数字动态能力的3个子维度:数字感知能力、数字利用能力和数字重构能力以及组织惯例更新都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绩效;数字利用能力、数字重构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分别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动态能力和组织惯例更新对大数据资源与数字化转型绩效关系具有链式中介效应。本文将在理论上拓展数字化情境下大数据资源对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影响研究,推动从动态能力理论和组织惯例理论研究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探索;在实践上有助于指导制造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借助大数据资源,提升数字动态能力,加快组织惯例更新,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如何测度?显然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分析指标体系在如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107家广东省制造企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分析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利用FA - AHP组合赋权模型,对广东省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发展的总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数字化效益、数字技术投入程度、劳动力素质以及生产运作管理方式四个维度来刻画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为合适;第二,样本企业在四个维度上表现各有差异,且不存在各方面表现均优异的企业;第三,在数字化整体水平以及数字化效益和数字化投入中,存在地域差异,即珠三角地区表现较好于非珠三角地区。本研究为测量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绩效的提升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关数字化治理路径选择。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该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第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绩效不具有显著影响。第三,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了企业绩效,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路径选择。文章为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企业绩效提升和数字化治理效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运用熵值法对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异质性环境规制工具下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另外,进一步设定以环境规制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当以命令控制型和费用型环境规制作为门槛,随着其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程度提升。当以投资型环境规制作为门槛,并跨过门槛时,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降低。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与环境规制的类型密切相关,意味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政策需要与严格且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  相似文献   

20.
绿色信贷政策可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从高污染行业转向绿色低碳行业,从而推进绿色产业创新和经济绿色发展。基于2002—2012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分析,探究绿色信贷政策对污染和非污染行业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污染行业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显著降低。异质性拓展分析的结果表明,低研发密集度、国有、固定资产占比低、外部融资依赖程度高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环境规制水平低的污染行业出口企业在政策实施后均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而高研发密集度、非国有、固定资产占比高、外部融资依赖程度低以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和环境规制水平高的污染行业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显示,融资成本在绿色信贷政策与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在“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背景下,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如何更好地推动出口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