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鹰 《教育文汇》2007,(6):37-37
有人说,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活”的教师可以把“死”教材教“活”,而“死”的教师则可以把“活”的教材教“死”。当了多年物理教师,虽然课讲得不那么死板,但年复一年面对变化的学生,教的课基本上没什么新花样,更谈不上有活力,有个性,有吸引力。我们常常责怪学生不喜欢物理课,为什么不找一找自己教学上的毛病,试一试把“死”教材讲“活”呢?  相似文献   

2.
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多、杂、死”的现象,缺乏“少、精、活”,特别是“死”而不“活”的现象更为严重。具体说即“满堂灌”讲得死,“题海战术”练得死,死记硬背用得死。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注入式”教学法的长期影响,二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所造成的恶果。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变“三死”(讲得死,练得死、用得死)为“三活”(讲得活、练得活、用得活),以“三活”为中心改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怕死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两个民族的忍耐、屈辱而不是卓越的才智。——伏尔泰这个法国佬如此“恶毒”地“辱骂”中国人和埃及人。幸亏他死得早,要赶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或伊朗的霍梅尼时代,他一定是一个被红卫兵乱棒打死的拉什迪。我们先不管伏尔泰“骂”埃及人“怕死”这个闲事,只说说他“骂”中国人“恐惧”这件事。收集一下现代中国人关于长城的颂歌和赞词,你就会发现,长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伟大骄傲,已经神圣得不能再神圣。中国的小学生,一说起长城,似乎马上就要立正敬礼。但是,只要稍有历史知识和…  相似文献   

4.
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怕死的纪念碑。它们证明的是这两个民族的忍耐、屈辱而不是卓越的才智。——伏尔泰这个法国佬如此“恶毒”地“辱骂”中国人和埃及人。幸亏他死得早,要赶上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或伊朗的霍梅尼时代,他一定会被红卫兵乱棒打死的。我们先不管伏尔泰“骂”埃及人“怕死”这个闲事,只说说他“骂”中国人“恐惧”这件事。收集一下现代中国人关于长城的颂歌和赞词,你就会发现,长城已经成了中国人的伟大骄傲,已经神圣得不能再神圣。中国的小学生,一说起长城,似乎马上就要立正敬礼。但是,只要稍有历史知识和一点点独立…  相似文献   

5.
活教育是针对死教育而言的,陈鹤琴决心把陶行知所描写的“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改变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该理论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训育原则等。“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陈鹤琴对“活教育”课程论的概括表述。他反对传统教育中的书本万能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知识和经验。“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他强调以“做”为中…  相似文献   

6.
说“诗眼”     
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  相似文献   

7.
《有的人》     
角度之一:“活”与“死”的含义理解。诗人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活”与“死”进行鲜明的对比,先摆出了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画出徒有躯壳者,只是行尸走肉的可卑、可鄙的丑行: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是对虽死犹生者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热情歌颂、接着摆出了两种人对待人民截然不同的态度,这里诗人无情鞭笞了反动统治者的腐朽和骄横。正因为如此,人民对这两种人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这两种人的人生价值也大相径庭。教学方法与过程:本角度采用赏析法。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破题:“有的人”指的是什么人?接着提问,这些人怎么样?指名一学生朗诵诗的第一节。然后教师再次发问:为什么诗人说“活”着的“死”了,“死”了的还“活”着?针对“死”、“活”二字。引导学生赏析。  相似文献   

8.
1940年,陈鹤琴在江西泰和创办实验小学时开始提出“活教育”这一主张。什么是活教育?陈老解释说:“活教育是在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新教育。‘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已经埋殁人性的死教育,反对读死书的死教育,它要摧毁传统教育的锁链。”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方面: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是爱国的起点。陈老认为实施活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重视道德品格和人生观的教育。他指出要从教育目的入手,把做人的道德观、爱国主义的人生观和国际主义的世界观三方面的精神,贯穿于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做中国人”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陈老  相似文献   

9.
《庄子·知北游》中有这么一句话:“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意思是说,生和死是相对的,有生必有死。于语文教学,我要仿造一句:死也活之根本,活也死之目的。旨在表明:必须坚持语文教学中“死”和“活”的辩证统一。所谓“死”,就是教师教要落脚,力保学生学得踏实,学得扎实,系统而牢固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所谓“活”,就是教师要“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使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学以致用,开发智力。若将二者统一起来,那就是“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大江健三郎在作品中提到他小时很怕死,有次因病住院,哭闹不休,不肯让家人离开。后来母亲对他说:“放心吧!若是你真的死了,我会把你再生出来!”于是他安心了。  相似文献   

11.
世间万事均处在辩证统一中,一些看若对立的双方,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一面,这就是辩证统一的观点。教学亦然。 从教多年,静思教学中的种种现象,也常党处于辩证统一转化中,令人玩味。现撰录十例。 1.“进”与“出”备课应一头扎“进”去,将教材研深琢透,讲课要时时跳“出”来,把课文授活教巧。 2.“死”与“活”教材是“死”的,但“死”教材要在“活”中变,要用“活”的教法教活“死”的教材。教法是“活”的,但“活”教法要在“死”中锤,要在“死”的教材中炼硬“活”的教法。 3.“深”与“浅”愈是“深奥”的知识,愈要用“浅近”的方法传授之,用“浅”涉“深”。看似“浅近”的东西,则应用“深邃”的思索对待之。以“深”待“浅”,必能理想获取“不浅”之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文摘     
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死”与“活”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有死有活,先死后活,死中求活,死里逃生”。就是要紧紧抓住基本原理、概念的教学(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使学生深入理解、掌握原理概念(活),并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死中求活,死里逃生)。如讲“帝国主义是腐朽和  相似文献   

13.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每次和吴冠中先生在一起,心中都会升腾起这种感觉。不过这回一见面,吴先生的话非常激愤,简直有如疾风暴雨:“上帝的安排不好,对生的态度积极,可是对死的问题就不管了,人老了、病了、痛苦了也不闻不问。我认为生命是个价值过程,在过程中完成价值就可以了,不必要痛苦地活那么长。鲁迅先生只活了56岁,做出的成绩远远超过长寿之人。”  相似文献   

14.
1、迈进校门第一步,看到眼前高额学费的告示牌,吓死2、面对眼前陌生的“凶”老班,害怕死;3、时值酷暑,宿舍楼内高温持续,热死;4、早餐排队,望着长长的队伍,饿死;5、好不容易到达窗口,见篮内已无一物,气死;6、与一漂亮MM说话,兴奋死;7、一日上课睡觉打呼噜,被Teacher“飞镖”击中,惭愧死;  相似文献   

15.
董淑慧 《沧州师专学报》2013,29(3):11-13,42
河北孟村方言中的“活Adj/V死”结构表示“程度达到极致”,进入该结构的多为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和少量动宾结构.从历时角度考察,该结构经历了从“生生/活活V”到“生生/活活V死”,再到“生生/活活Adj/V死”的形式转变,其中“活”和“死”也逐步虚化为程度副词,以“活Adj/V死”结构保存在少数方言中.  相似文献   

16.
数学知识是“死”的,学习的人是“活”的,“活”人学习“死”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把“死”知识赋予其“生命”,使其“活”起来,让“活人”学习的是“活”知识。这正是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主体参与实践,并在实践中自主获取知识的活动;体现学生感知、体验、运用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同步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女子水莲     
陈艳 《师道》2008,(2):6-7
“一个经历过痛苦的人,现在生活很幸福,回忆起从前的痛苦,会觉得此时更幸福。 一个人以前很幸福,现在却贫苦地活,倘若想起从前的幸福,只会徒增痛苦。”  相似文献   

18.
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谁能不怕死?怕死谁又能不死?必死才去求不死!——必死的是有形的肉体,不死的只能是人的精神.当我们每想到彭总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  相似文献   

19.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句俗语至少隐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意思强调“制度是死的”,制度一旦制定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规范性,这种稳定性和规范性不能随意变更,是“比较死的”;另一层意思强调“人是活的”,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现实世界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人不可以在灵活多变的现实世界中,被极具稳定性的制度给“憋死”。然而,制度在什么情况下“会死”,  相似文献   

20.
<正>生命教育的内涵多元而复杂,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是为了“生”和更好地“活”。相对于生命教育而言,死亡教育是一种逆向教育。它是通过让孩子了解死,从而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一些视频里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孩子哭着说:“我咳嗽了,呜呜呜,我要死了……”孩子在对一种没见过的新食物提问:“妈妈,我吃完这个会不会死啊?!”孩子在大发脾气:“你去死!你去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