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周铭耿 《广西教育》2012,(6):65+69-65,69
对诗歌教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要注重"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现实中有些教师的诗歌教学却大讲诗词背景,作者生平,以解释加翻译为主线,转述教科书或某名家的赏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了不少,拿到新的诗歌却仍然不知如何鉴赏。这是典型的低效教学行为。这一行为,轻则让学生失去对诗歌的兴趣,重则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国华 《考试周刊》2011,(45):35-36
随着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古典诗歌鉴赏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古典诗歌教学?作者认为诵读是提高古典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古典诗歌教学应"读占鳌头",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四味"——情味、意味、韵味和美味。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提出了诗歌有效教学的"读、讲、析、悟、练"的五步方略,并从读诗歌、讲诗意、析语言、悟主旨、练手法五个方面解读了这一方略。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的根本要义: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有效性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如课程领导者、教学管理者、理论研究者等)解读了有效教学的意涵,但这也给一线教师带来困惑:有效教学的落脚点到底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本文试从学习科学(learning sciences)的观点出发,对有效教学的要义作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中考对初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应注重从平时抓起从起始年级抓起,改变诗歌教学死记硬背的乏味风格,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学体系,我联系平时的教学实例,探讨初中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改后,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在教学特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学习方式由过去的教师讲授变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已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诗歌鉴赏教学的现状出发,找出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立足诗歌鉴赏原则,注重教师引导角色,提出诗歌鉴赏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楼芸 《考试周刊》2011,(31):33-34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作者由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出"美读、美看、美唱、美写"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语文课堂教学观察频次的增加,我们对诗歌教学的一个感受越来越强烈,那就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主线和课堂主体意识,应该把主线和课堂主体意识有机融入具体的诗歌教学活动中。我们呼唤教师的主线和课堂主体意识的生成与融入。先说诗歌教学的主线意识。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写作,都喜欢提"围绕中心选材,用线索串接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必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诗歌教学,必须教好诗歌。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得出了不少高中诗歌教学的心得体会,愿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课文中,古诗占相当的分量,六册总计90首,所以,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诗画结合进行诗歌教学。诗画结合的教学方法,就是将诗歌与画画相结合进行诗歌教学,它分为"依诗择画"和"为诗配画"二种。"依诗择画"就是要学生从四幅意境相近的画中挑出最符合诗意的一幅,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如:  相似文献   

11.
李舒 《现代语文》2011,(8):100-101
【教学设想】《发现》是闻一多先生的一首诗歌,出自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颂歌的变奏"这一板块。诗歌教学的关键就是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体会情感。因此笔者明确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重视语言的发掘和讨论,有"语"有"文"。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全面实施已有好些年头了,但许多地方,教学费时多、收效小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清楚"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或大而空,或多而杂,虚浮空泛、名有实无的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诗歌教学应该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体会和感悟能力,诵读和涵泳是诗歌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诵读和涵泳是确保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妙方。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诗歌在中高考中占很小比例,师生忽视诗歌教学,从而使它成一种可以复制的技术、语言的习得成了僵直的图解,让美丽的诗歌意境、人文意蕴被残酷的脂解,语文教师变得越来越没底蕴,语文的文化语境也变得十分的苍白,丰富的生存体验成为学生奢侈的梦想……要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归路,诗意语文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本文把"新诗"和"外国诗歌"统称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15.
为了顺应目前的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出于教育领域自身的深刻变革的需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已经越来越被广泛关注。目前的教育现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以"减负增效"为前提,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以"事半功倍"为目的,从而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和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赵雪松 《考试周刊》2009,(15):175-175
生物学是卫生学校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物教师更有必要深入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怀有兴趣地学习生物学,提高学生课堂达标率,即进行生物有效教学。作者就"推陈出新"、"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舞蹈教学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舞蹈作为动态形象的独门艺术门类,综合融会了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因素。因此,有人称舞蹈是"流动的诗、运动的画、跳动的歌”。我在教学过程中,本着“面向学生,服务社会”的宗旨,强调舞蹈教学的艺术性、实用性。我教的学生是从小开始进行教育。学员小.对舞蹈认识、理解肤浅,许多学生没看跳过舞。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古代诗歌教学,本文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主要从了解诗歌创作背景、读懂诗歌大意、赏析诗歌意象、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表达技巧五方面,阐述了古代诗歌教学的方法,总结了古代诗歌阅读和鉴赏的要领.  相似文献   

19.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选自人教版高一(上册)的一首诗歌。这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简单、思路飘逸、形式工整,读后令人感到意犹未尽,但诗歌的主题却是许多学者争论的话题,因此,给这首诗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本文以饶满林老师执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对该课例进行研究。一、教学设计(一)合理的学情分析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经说过,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其中的"备学生",我们通常理解为"了解学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中学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初中语教材做了很大调整,许多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被充实到教材中,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古代诗歌朗读和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通常采用“读、感、品”三部曲的教学步骤,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