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一是衔接小学和初中的过渡阶段,也是初中阶段的适应期.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学校,适应新的学习任务,适应新的成长阶段需要面临的挑战,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初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辅导进行讨论,得出应该从家长、学校及班主任三方面如何对新生进行关怀和教育,以促进他们顺利适应,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初一新生刚进校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新老师、新同学和一大堆教科书,面对作息时间和教学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不少学生会感到不适应,以致在心理上或行为上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新生的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使其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以下就如何应对初中新生的四种心理需要谈谈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方必基  刘彩霞 《考试周刊》2014,(89):151-151
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任务,大学新生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适应。文章逐一剖析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适应问题,提出解决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初一新生由于身心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往往出现形形色色的心理烦恼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引发各种问题;只有对症下药,积极引导 ,加强教育,方能促进其良好心理素质形成,适应中学生活。  相似文献   

5.
跨出了小学的门槛,度过了愉快而漫长的一个暑假,初一新生带着新奇和愉悦迈进了中学大门。但半个月或一个月后,不少初一新生便会出现各种消极的心理症状,如讨厌上学,对成绩失望,对学习产生焦虑厌恶情绪,对老师反感和对立,与同学不合群等等。  相似文献   

6.
学生到了中学阶段,其重要他人已不再是父母或教师,而变为朋友。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同伴群体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能力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学业、行为、情绪等学校适应困难。我校心理辅导中心跟踪的个案也发现,来访学生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学生。因此,对于初一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如何与新同学交往,如何交到新朋友,如何和朋友相处,对他们是否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初一新生同伴交往适应的心理课堂教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依照同伴关系的两个维度--同伴接纳和友谊关系以及自我同一性理论作为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依照团体动力学理论进行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初一新生学校适应问题历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次研究的主旨在利用欧美新兴心理技术——积极情绪理论中的"拓延—建构"方法,帮助初一入学新生增强适应能力,提高适应水平,扩展适应范围。统计结果显示,在以上三个维度中,利用此技术的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比组。实验证明,此技术适用于初一新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初一新生学校适应问题历来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次研究的主旨在利用欧美新兴心理技术——积极情绪理论中的"拓延—建构"方法,帮助初一入学新生增强适应能力,提高适应水平,扩展适应范围。统计结果显示,在以上三个维度中,利用此技术的实验组得分均高于对比组。实验证明,此技术适用于初一新生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跨出了小学的门槛,度过了愉快而漫长的一个暑假,初一新生带着新奇和愉悦迈进了中学的大门。但半个月或一个月后,不少初一新生便会出现各种消极的心理症状,如讨厌上学,对成绩失望,对学习产生焦虑厌恶情绪,对老师反感和对立,与同学不合群,等等。对这些心理症状,如果班主任不能给予及时的重视和指导,就有可能成为导致学生外在行为失调、过错行为频繁的潜在因素。为此,对初一新生,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其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努力调整学生的心态,引导他们迈好进入中学的关键一步,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一、影响初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新环境下学生…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64):81-82
数学对于初一的新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学科,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学习内容,要想提升他们的数学成绩显然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取较多的符合初一新生学习特点的方式,让初一新生对新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最终提升初一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从"把握好开学第一节课""设计精妙的课堂引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及"运用微课教学"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初一新生学好数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普遍存在着情绪波动明显、心理落差大等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落差,做好心理调适,提高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文章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虞晓军 《考试周刊》2010,(23):217-218
从小学到初中,对初一新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初一学生进人一个新学校的大门,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新同学、新老师和一大堆新课本,面对作息时间及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多方面的改变,都会感到不适应。以致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困惑。因此新生的班主任在教育、管理时,应认真研究新生,把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做好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是每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造成大学新生适应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心理教育工作者如何帮助大学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更好地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4.
“心理断乳”的问题在各高校大一新生中普遍存在.面对这一问题,文章从“心理适应”的概念出发,揭示开展大一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的价值,结合实际挖掘出影响新生心理适应高低的各种因素,继而从高校和学生两大方面提出促使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提高的对策,以切实可行的方案推进高校大一新生融入大学环境.  相似文献   

15.
郭爱丽  李彬 《考试周刊》2011,(31):188-189
近年来,高校新生心理档案建设在大多数院校中普遍开展,通过这几年的尝试实施,这项工作在高校中普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排查出了很多问题,能够给部分学生及时而有效的帮助。这种排查式的测试和筛选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一些不足,如何将这份工作做得更好?作者对这项工作涉及到的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案例摘要:初一新生依依,女,开学后因长期迟到且屡教不改被班主任转至学校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师与依依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咨询师根据依依的情况采用了家庭治疗和简快身心积极疗法.咨询师用心理格板对依依的家庭关系进行了呈现,使依依对她的家庭关系有了新的理解.使用空椅技术对她与爸爸之间的心理冲突进行了处理,咨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强烈的自卑心理和失落感、自我封闭、焦虑心理等十一个方面讨论了大学贫困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并从高度重视程度、为新生创建心理档案、开展专题教育活动、普通心理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和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等七个方面探讨了高校如何开展贫困新生心理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初入校园时会面临各种适应问题,其心理安全危机一般高于其他年级的大学生。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对象,重点考察新生的心理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安全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初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和家长,对于孩子是否能迅速适应新环境起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而两者之间如何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帮助孩子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顺利完成心理调适是他们能否在新环境中顺利展开生活、学习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十二、三岁的孩子刚从小学跨进中学大门,对中学的环境、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和方法等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尤其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急剧变化的阶段,因此,抓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使初一新生尽快步入初中学习生活的“快车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