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曹露 《华章》2011,(35)
针对当前一些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现象,以镇江高校为例,透视当前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原因,阐明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一种由于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心理疾病。鉴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的紧迫性以及危害的严重性,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了有效应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应树立"三维"应对目标,构筑"四维八方"预防体系,同时诉诸操作性定义甄别大学生是否网络成瘾。对于业已成瘾的大学生,采用奖惩强化法与规避奖励法戒除其网瘾。  相似文献   

3.
以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旨在了解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改进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5,(6):105-108
指出当前网络已融入大学生生活方方面面的现实。通过问卷、个人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当下莆田学院内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针对统计调查数据,总结当前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并提出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群体,在网络社会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尤为重要。高校当前要从网络应用入手,深入探析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加强和改进网络道德建设,优化网络文明,推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健全网络规范的具体措施:大学生网络强制性规范的构建;大学生网络非强制性规范的构建;配合高校确保网络技术规范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是衡量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大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的发展规律对于探索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制定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案十分必要。本文从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发展模式和失范的原因分析入手,为寻求有效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人格特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具体情况,本研究运用自制问卷调查了1000名在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运用16PF人格特质测量问卷进行了人格特质测量,区别使用网络频度的不同进行人格特质的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总体状况良好,处于可控制范围;大学生的网络心态较为平和,对网络的适应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仍需引导和教育;上网频次对大学生人格特质构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伍瑛 《教育教学论坛》2021,(13):171-174
当前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大学生赖以生存的热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网络环境,开展教育创新。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调研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难点、切入点和需求点,以问题为导向,探索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指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存在一定问题,而绿色网络学习环境为促进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绿色学习"理论为基础的"绿色网络学习环境"应对其概念及组成要素做出理论界定,研究其构建的原则和模型,弥补当前大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出现的问题,促进有意义网络学习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令人堪忧。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出现的各种网络道德问题,简要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前,手机、互联网等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信息的无序性、网民身份的复杂性、网络交往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从众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互联网技术应用的新趋势,指出了大学生网络文化的新特点,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影响力的扩大,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网络失德行为、网络犯罪、网络受害案件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而当前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实践性缺失,并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社会的"无形推手"作用、家庭的协同作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网络教育模式,以实现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4.
WEB2.0网络发展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当然,网络同样能够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介,二者并无必然冲突而是统一于育人的前提。在网络背景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正是在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建设,通过校园BBS论坛、校园服务论坛、校园名人博客等形式,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前、网上、网后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网络诚信缺失的现象。规范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公共环境,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诚信缺失的影响与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彬  陈冬林 《文教资料》2010,(10):214-217
随着网络使用频率的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挑战。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如健全网络规则、加强网络教育队伍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17.
网络虚拟时代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发表看法,客观上拉近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也满足了大学生渴望融入社会的愿望。从网络舆论的定义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现状和特点,并提出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丁蕾 《文教资料》2012,(16):125-127
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日趋深入,原先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如何摆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让大学生重新回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本文从网络的功能与自身特点、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等方面入手,找出一条适合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网络正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运用网络,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应加强大学生网络运用意识、信息处理能力、网络控制能力、网络交际能力、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本重点分析了当前网络给大学生道德观念带来的影响,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