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静 《大观周刊》2011,(23):76-77
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较多的会计行为,通过盈余管理公司可以改善会计盈余的信息质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因此,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已呈现出多样化且更为隐蔽的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某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的财务报告,判断其可能实行的盈余管理手段并推测其盈余管理动机,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财务信息失真的问题。近年来因企业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导致企业破产的例子也屡见不鲜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利用收入与费用的变动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收益等手段,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2002年1月,证监会和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建议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在提高公司财  相似文献   

3.
李涛 《大观周刊》2011,(18):19-20
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是投资者、债权人、审计师、供应商、金融分析师等各利害关系人对该公司制定包括投融资在内的一系列决策的重要依据。企业盈余是一种最重要、最综合、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同时盈余也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本文就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以期为股东,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利益者客观展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梁欢 《大观周刊》2012,(15):69-69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繁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实证检验的方法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深层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存在模糊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因此资产减值准备成为上市公司调节盈余的重要工具。本文对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等抑制过度盈余管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
胡静  雷东辉 《新闻世界》2004,(12):57-57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以及管理当局和财务报告使用的信息不对称性,使管理当局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其常用手法有:1、虚假确认收入和费用:2、利用关联交易:3、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变更等。恶意盈余管理是在管理当局的授意下,由会计人员执行的。其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经济人的角度看.要从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监管效率等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付晓静 《大观周刊》2012,(25):90-90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过度分离的会计一税收关系模式受到责难。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由于不完备和滞后性,新准则不可能完全限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8.
银帆 《大观周刊》2012,(20):65-65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中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住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则的适用范围,明确了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对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也作了斩的规定。同时,提出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通过对文献和案例的查找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和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雨非 《大观周刊》2012,(20):59-60
盈余管理由于其对资本市场、管理层以及投资者的影响,一直以来,部是企业管理者和国内外学者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也是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如果企业可以通过可操纵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那么它也可以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进行盈余管理并可以通过递延所得悦费用来反映。国内外学音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所得税费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进行述评,以期为未来该方面的研究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由于其对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利益日益彰显的影响,使其成为目前会计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盈余管理定义﹑的回顾和评述,给出已有研究中的不足﹑启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2009年沪市制造业截面数据,运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能够在一定程度揭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即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会计档案是上市公司在会计核算专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会计文件。上市公司会计档案管理具有一般企业会计档案管理的共性,但是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决定了它还存在自己的特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上市公司的会计档案管理状况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3.
徐雯 《大观周刊》2012,(8):49-49
我国资本市场日趋走向成熟,价值投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选取投资时报评选的2010年A股最佳管理公司排行榜上前60家A股上市公司,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EVA指标、传统会计指标与企业价值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EVA与企业价值存在正向相关,对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其解释能力并不优于传统指标。综合考虑EVA指标和传统指标,能更好的解释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竞争力影响因素"作为竞争情报研究中的核心情报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点。针对现有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中分析对象多以年报中财务信息为主,忽略非财务信息的现象,尝试对年报披露的全部内容进行探索性分析,以期为竞争情报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过程]以上市公司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36个样本的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过程提炼出与上市公司竞争力有关的概念和范畴。[结果/结论]建立以生产活动、外部环境、技术创新、要素管理、公司治理和核心竞争力认知为核心的上市公司竞争力影响因素PETEGP模型,各个因素与竞争力存在着时间效应,外部环境、技术创新、要素管理、公司治理和核心竞争力认知通过与生产活动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上市公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赵晔 《山西档案》2008,(1):40-41
无论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还是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部门,或是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者各方,会计档案信息在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强调了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作为会计法的立法宗旨,并制定了违反<会计法>的制裁措施.但是,现实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触目惊心,财务报告的可信度遭遇到空前的信任危机,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因此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档案信息失真的治理就变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信息的新要求,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我国上市公司必须解决信息披露失真问题,力求信息披露真实化,透明化,使其能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状况。本文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时的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更多思考。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是否会对会计盈余稳健性产生影响以及公允价值是否会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冯珺 《科技档案》2005,(2):32-35
会计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企业在经济核算中通过财务记录反映、监督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情况所形成的会计核算书资料。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手工劳动形成的,随着管理手段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会计业务,便出现了电算化会计(又称为计算机会计)。用计算机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是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陈骋 《大观周刊》2011,(31):53-53
上市公司应该依法真实、及时、完整地披露其相关信息,是股票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保障,是股票市场能够有序运行的前提条件。但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问题依然不少,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法、违规事件仍时有发生。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冯君 《陕西档案》2003,(2):21-22
会计档案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企业在经济核算中通过财务记录反映、监督企业的生产和运作情况,所形成的会计核算书资料。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手工劳动形成的,但是随着管理手段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会计业务处理工作中,于是出现了电算化会计(又称为计算机会计)。用计算机来辅助会计核算和管理,是现代化技术应用于会计领域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