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发育、机能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多年跟踪测试,以中国青少儿体质调查组1979年对全国16省、市18万多7—25岁学生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测试指标均值为标准样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得出身体发育良好;机能水平较强;身体素质具有差异,必须有组织地全面加强体育锻炼;心理素质具有与一般青少年不同的特征。身体发展呈现出提前发育1—2年趋势。  相似文献   

2.
1985~2000年广西壮、汉族学生体质状况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85~2000年广西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壮、汉族学生样本,对7~22岁壮、汉族城乡男、女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发展进行多指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广西壮、汉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发育迅速;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耐力、柔韧素质呈下降趋势;除肺活量指标壮族学生优于汉族学生外,其它各类指标汉族学生平均增长值超过壮族学生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 记者从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总结与论文报告会上获悉,一九七九年——一九八五年六年间,我国大中小学学生生长发育迅速,仍处于长期趋势的加速阶段,而且生长发育有提前的趋势。与日本青少儿发育速度最快的十年(一九六○——一九七○)比较,我国城市男女学生各项指标与日本接近,乡村男女学生各项指标均超过日本。虽然我国学生形态与机能的生长发育的增长速度较快,但实际水平与日本是有差距的。学生体型继续向细长型趋势发展,体重不足;身体素质增长不明显,有些指标下降;青春期高血压检出率急剧上升;心脏病、肝炎、结核、沙眼、脊柱侧弯、神经衰弱的问题比较突出;视力不良尤为严重;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省市之间发展不平衡,民族之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大学生体质状况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1985年和2000年天津市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5年来,城乡男生和城市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而乡村女生胸围却显著降低,身体形态生长发育不均衡,城市男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高于乡村男女生。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与肺活量体重指数,城乡男女学生均大幅度降低。身体素质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发展不平衡,城乡男女生速度、下肢爆发力、腰腹力量等身体素质均明显提高,但耐力素质大幅度降低,上肢力量薄弱现状仍未改变。城乡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于1981年至1985年对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四、五年学生中的106名独生子女,进行了4—5年的体质调查测试。调查测试的内容包括身体机能、形态、素质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又于1986年对独生子女的家长进行了调查访问。调查访问的内容有学生家庭环境、营养状况、家长对体育的态度等。结论与建议: 1.在机能上,独生子发育优于非独生子,但独生女的发育相对较平常。 2.在形态上,独生子女领先于非独生子女,但独生子女的共同问题是皮下脂肪较多,这是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的表现。 3.独生子女的身体素质相对地落后于机能和形态的发展,出现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体质测量、数理统计、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山西省7~18岁汉族学生2004年体质监测结果中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机能、素质的指标进行调查,对城、乡学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城、乡男女生的身高、体重、胸围均值,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肺活量均值,各年龄组城市学生均高于乡村学生,男、女学生脉搏均值没有城乡之间的差别。身体素质七项指标乡村男女生各有优劣。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和掌握布依族学生体质变化规律,利用1991年和200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布依族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进行9年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年间布依族学生发育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7~12岁男女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有所提高,而13~18岁男女生呈负增长的发展趋势。面对布依族学生形态机能呈负增长趋势,建议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布依族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我国22个省(市、区)131511名汉族女学生的月经来潮率,半数初潮年龄,分析了月经来潮与否和形态、生理机能、素质与运动能力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形态、生理机能发育与月经来潮关系密切,月经来潮组形态、生理机能发育水平高于未来潮组,两组间素质与运动能力发育水平多数指标差异不大,这可能是由于青春期“惰性现象”所致。  相似文献   

9.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升学考试体育是上海市崇明中学于1979年首先试行的。随后1981年辽宁省锦州市开始了在重点高中招生中,进行考试体育的改革试验,他们通过近十年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锦州市从1985年与1980年两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结果比较来看,在反映男女学生身体素质、形态和机能的168个指标中,该市学生的146个指标都有所增长,尤其是身体素质,全部指标都得到了大幅度增长。如城乡男、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8日-12日,在北京体育大学召开了“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培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省调研组长、形态机能测试人员、素质测试人员、数据录入专业人员等160余名同志参加了此次培训。这标志着继1985年第一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后,在同样调查范围、相应对象,对同样调查指标用同样的调查方法(个别指标有所调整)进行的第六次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进入了实质性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现将1979年与198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有关形态、机能与素质的部分指标数据刊登如后,供广大体育教师与科研人员从事学生体质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交通过对1985年、1995年新疆柯族学生形态发育的体质调研与1987年日本学生形态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新疆村族学生形态发育的特点、状况和规律,为新疆民族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去年12月,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氏委、国家科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87)教体字022号文件,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是事关提高中华民族索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作。为了加强和推动这项工作,掌握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状况的科学数据资料,为决策和有关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1985年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暂未包括台湾省及港澳地区)28个民族的7—22岁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共20项指标  相似文献   

14.
本交通过对1985年、1995年新疆哈族学生形态发育的体质调研资料与1987年日本学生形态发育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新疆哈族学生形态发育的特点、状况和规律,为新疆哈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五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为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积极、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自1979年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四次组织大规模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1979年的16省(市)青少年儿童的体质调研,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体质调研;1985年进行的全国范围的、多民族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首次为我国政府提供了全国范围的、多民族7-22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础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定期开展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制度;1991年作为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的第一次调研,进行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城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1995年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较大规模学生体质调研。  相似文献   

16.
1986年8月省六运会期间,调研组对我省各地、州、市、县参赛田径运动员5个年龄组,总计158人(男77人,女81人)进行了形态、机能、心理三大类共80余个指标的测试。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处理后,得出以下结果。一、形态方面:(以形态调查45个指标中的五个较重要指标为例)1.12岁—15岁四个年龄组:我省被测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胸围均高于四川、云南、湖南三省同龄普通人(城市),差异大都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16岁年龄组我省运动员身高、体重、胸围与邻近三省普通同龄人相比所占优势不明显(P<0.01)。2.我省被测男田径运动员总的形态特点是:身高不足,宽粗有余,即所谓“矮宽型”体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4个民族的学生1985~1995年的生长发育状况作10年的动态观察,发现:新疆4个民族的青少年形态发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机能发育水平和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存在城乡、性别、族别的差异。据此提出新疆自治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改善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体测量     
G804.49,G807.4 99000331985-1995年学生体质的动态分析(刊,中,I)/李旭如(山西师范大学),李瑞年(山西大学)//体育学刊.-1997(2).-51-55图5表6参2(MYL)体质//发育//身体素质//年龄//学生//形态//指标对1985-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13项指标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中国学生生长发育迅速,增长高峰期和最大增长值年龄提前,城乡差异缩小。反映机能水平的肺活量下降。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速度、下肢爆发力、力量素质提高,城乡差异缩小,但耐力素质显著下降。并对上述不合逻辑的现象进行了分析。G804.49 9900034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汉族学生体质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霞 《体育学刊》2012,(2):100-103
通过对1985~2005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监测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我国汉族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并非持续下降,而是是具有起伏的曲线型。学生耐力素质只在7~12岁城市男女生和13~18岁乡村男生中出现连续20年下降;其他身体素质在1985~1991年呈现出回升。(2)1995年是各项监测指标的转折点,学生的肺活量、速度、耐力等素质在1995~2005年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小学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重视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将对他们的终生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近年来,人们从大量的调查中发现,一些中小学生发育不良。比如,一些中小学生的“细长型”(所谓“豆芽菜型”)发育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细长型”发育现象确实存在从1979年和1985年两次对全国7~22岁男女学生的体质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学生发育速度加快。但“在学生体质上还存在许多问题:素质提高缓慢,某些指标有下降趋势;形态发育不匀称,有继续向‘细长型’发展的趋势……。我国学生的发育水平和素质水平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记要指出:“在一部分学习环境、生活条件较差或学习负担过重、而又不重视体育卫生工作的地方和学校,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