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经济是一种要求不断学习的经济,为了迎接和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学习的要求,我们必须更新传统的学习观念,变革自己的学习。 1.变“学会”为“会学”“学会”,当然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但更多的是如何接受别人传授的现有知识的能力,学习者依赖性强,总是跟着老师或教科书的脚步走,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思考问题多是模仿性的、封闭式的、保守型的;解决问题往往是依样画葫芦,不能触类旁通,缺乏创造性。而“会学”则是一种学习者自主性强,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的能力;思考问题多是求异性的、开放式…  相似文献   

2.
文媛 《陕西教育》2008,(6):62-63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丑能力,教给学生终身圣益的“糟鱼之法”和“点金术”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阜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白保云 《成才之路》2011,(22):22-22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由学会到会学,显得尤为重要。“学会”与“会学”深刻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观和学习观。两者的区别在于:“学会”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则要求学生去主动猎取,不仅要求学习者掌握必要的知识,而且要求他们对已学知识具备相当程度的理解能力、消化能力和系统化能力,并且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是一种创新性学习。本文结合自己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实践,就如何使学生学会学习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1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强调从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识规律出发,强调以“创新”学习为指向。“研究性学习”也是学会学习的一种新提法,就是把学习的内容和手段从书本和教室延伸到与生活、生产实践信息相关的社会上的各个方面。“研究性学习”方式是对目前传统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挑战,其突出特点是“自立、合作、探究、创新”,强调学习者学习的主体地位和独立学习意识及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强调对新知识的深入探究,直到能创新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研究性…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能是主动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意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是由内向外的生长,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它的基础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知识或信息的获取是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的。不是简单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学习、是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建构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刘燕君 《甘肃教育》2011,(24):36-37
传统的中小学外语教学大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词汇、语法等语言信息的直接呈现.及在此过程中学习者的“自觉习得”。而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者的主动性.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特剐是对学习者语言潜能的发挥重视不够,这导致了外语学习中现实感、新颖性、趣味性的消失。而参与式教学。是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以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和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将自己过去的中心位置转移给学生。重“导”而轻“灌”,重“学”而轻“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氛围中牢牢把握已有经验进行再学习,从而达到“探究方法、积累知识、掌握技能、开发思维、进行再创新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1.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人类科学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一方面,人类知识的增长迅速、更新周期变短,仅靠有限的学校学习获取知识已远远不能达到当代社会的要求。因此,“终身教育”的理念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被提出,并在此之后,为弥补“终身教育”只强调“教育”的一面,而忽视了学习者自身进取和努力的方面又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终身学习,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一种延伸,它更强调学习者在没有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因此,它需要的是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即自觉自愿地、积极科学地学习。另一方面,“知识爆炸”的出现使得仅靠“灌输”的方式来传递有限知识受到严重挑战。学习者如何更多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必然要以调动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理念及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随着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注意到了“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并将其引用至教育学领域中来,目的是更加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现如今,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概念,注重突出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和批判学习能力,要求学习者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将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内容联系进来.然而,不少学生却始终没有达到这一目标要求.鉴于此,文章主要就如何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实践展开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高波 《物理教师》2004,25(7):44-45
现代教育提倡学生“学会学习”,把这一思想作为学校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国内教育也将“学会学习”作为素质教育中教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只能来自书本和教师,这样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多角度地去获取知识、分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每天吃到的是“大前天的面  相似文献   

10.
浅议信息时代的网络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使教育正向着信息化、社会化、网络化发展。如今,INTERNET己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中。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正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在网上存储与传播。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得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此,有人断言:谁不学会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文盲。一、网络学习的模式信息社会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性学习是人的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性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学习者自主探索、发现…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各学科课程都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三维”目标是为了改变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将“三维”目标整合实施,教学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唤起学生的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为此,已有的传统的评价体系必然要被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目标需要的、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所代替。  相似文献   

12.
新的历史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基于此,我认为历史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新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3.
网络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影响 ,也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网络化学习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 ,教师要与时俱进 ,尽快改进教学方式 ,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首先 ,更新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很快会被替代 ,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 ,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 ,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  相似文献   

14.
物理网络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必须在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变革。   一、 实施网络化教学的目的   联合国“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其中学会认知是使学生掌握认识的手段、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所以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播知识过程,而一个知识再生产过程,是开发…  相似文献   

15.
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学习外语的最主要目标,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善于直接阅读原文,也是外语学习者深入一个国家文化内涵,带动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熟悉一种语言的文化特色而孤立地学习该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是和文化密切联系的。人类学习语言有一条途径即信息理解或理解性的输入。我们不能培养只会听说的“文盲”。唯使学习者深入文化内涵,带动语言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其语言水平。从实际需要来讲,要学习外国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必须学会善于阅读外文书刊杂志,而这一目标是以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6.
“知识、智力与创造力”的思维教学浅谈浩洪江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教学的中心是学,认为“不好的教师是传播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有些未来学家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  相似文献   

17.
成人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晓荣 《职教论坛》2003,(11):39-40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成人教育产生巨大影响。现代成人教育不仅要授予学生走向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授予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成人职业活动中,“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在信息社会中及时地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实现广泛意义的学习活动。一、信息素养能力的概念所谓信息素养能力,就是指具备信息素养所需要…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习者个人学习风格,特别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故而可大胆预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带来一场教与学的革命。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点 (一)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抛锚”在较大任务或问题之中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任何学习活动的目的对学习者应该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社会正从关注物质、能量生产的工业社会进入到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的信息社会。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教育重心也应该转向促使学习者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向发展。在《学会关心: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中曾经指出,在课堂中,儿童在学习中通过合作和相互支持形成一种“民主的教学”,这样的课堂是复杂社会关系的微缩形式,学生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是学习的推动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关注的重心不再是教学内容是什么,而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支持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李仕卫 《文教资料》2006,(24):55-56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我们强调教学中要“诲以规矩。”因为人类知识浩如烟海,一个人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知识。而科学地学习和应用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是一种技艺。所以聪明的学习者首先要有一个善于思维的头脑,其次要努力学会思维的方法,其三是做个“有心人”。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