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如何对待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划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永恒的标准。抛弃物质因素,把人的精神作为历史的出发点,构成了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把物质因素作为出发点则构成了唯物物质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正确地区分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相似文献   

2.
这一章可以说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绪论”,要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问题和社会有机体作一概括的论述。以后各章大多是这一章论题的延伸和展开。这一章学好了,就为以后各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关于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一节中心是要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科学历史观的关键。围绕这个中心,可以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 (一)阐明历史观与一般世界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弄懂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些哲学教科书对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这样论述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全部社会历史现象不外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大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历史唯物主义把一切社会现象分为两个基本部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怎么发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有没有中介?本文就所提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一、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的意识。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  相似文献   

6.
就社会历史观的意义而言,任何意识都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功能也就是意识的社会功能。社会意识的功能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社会存在,维护或批判现实,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以及社会意识的创新功能。一、反映社会存在的功能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之首要的和基本的功能。反映是认识的本质和基础。凭借这种反映,人类社会达到一定程度的自我意识,人们才能作为自觉的主体进行活动,发挥社会意识的其他诸功能。我们可以把反映社会存在称为社  相似文献   

7.
一、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正确理解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基础。 1.物质和意识关系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变化发展,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辩证的历史观还进一步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对立就一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章里要说明,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它内部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交互作用下),推动了生产方式、从而也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五  相似文献   

9.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本质和基石。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个科学思想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它引申,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个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所有的原理,都要归到这上面去。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只有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原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教学活动中,一些哲学教科书在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上持这样的观点:全部社会历史现象可以分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大类。二者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而,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它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社会存在?它包括那些内容?学术界意见不一.认真地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认为社会存在归根到底指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那些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论部分历史唯物论部分包括第七、八、九、十章,集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原理.第七章首先,要注意掌握唯物史观关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确划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这是正确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基本前提。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现实生产过程、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等 ,而社会意识则包括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等社会意识形式及由政治和法律设施所构成的实体性上层建筑。本文对目前理论界某些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错误理解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石。马克思正是从这里出发,建立起了科学历史观的完整体系,这一点本来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我们现在所以又谈这个题目,是由于长时期中,它被“四人帮”及其御用“理论家”们无限夸大社会意识作用的乌烟瘴气的宣传所掩盖,使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面目皆非。当前要打好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首先要恢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本来面目,这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第十二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 1.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科学含义。其中要特别注意将历史唯物主义同各门具体社会科学区别开来。 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3.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条件。 4.基本概念: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①作为从社会意识中的哲学以及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而独立形成的教育科学理论也势必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在人类文明史中,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是连接过去、预示未来的社会过程。教育起源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唱歌是一种美育教育,它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歌曲尤其是爱国主义歌曲又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工具,它对人的思想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可以为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供渠道和营养.一、歌曲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歌曲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它从内容到形式都来自生活的土壤,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它既然是一种社会意识,就必然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种反作用就是以歌词和曲调的完美结合来再现生活,用美的感染力来影响社会生活;这种影响就是歌曲对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一、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唯物辩证法的基础是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贯穿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及价值观的一条主线,也是社会生活中经常面对的基本问题。物质第一,精神第二;客观第一,主观第二;实践第一,认识第二;社会存在第一,社会意识第二;第一决定第二,第二反作用于第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牢固树立这一观点,会鉴别许多非马  相似文献   

20.
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几项内容.似乎,物质与社会存在、生产力、经济基础有着属与种的关系,而意识与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有着这种关系.而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也如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