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相当于我国东周的中期,古印度的大圣人释迦牟尼创立了辉煌的佛教文明。大约在东汉初年,经贯通亚洲的丝绸之路,佛教从新疆传入中原,或许更早些经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传入洱海地区。佛教传入洱海地区后,特别是南诏、大理国对意识形态统治的需要,经两朝皇家的倡引,使南诏、大理奇迹般成为佛国。而在佛教诸佛、菩萨、尊者、阿罗汉中,阿嵯耶观音是大理白族缁素两众最为信奉的第一神祇。  相似文献   

2.
佛教密宗自唐代传入大理地区以来与白族当地的宗教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白族特点的中国佛教密宗的一个支派,简称“白密“.南诏时期“白密“极为盛行,大理国统治者更加推崇佛教,白族贵族、平民百姓均崇信佛教,白密大师被皇帝尊为国师,白密被奉为“国教“,政教合一,以教治国.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地区大量建塔、建寺,据胡尉本&;lt;南诏野史&;gt;记载:“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大理国被称为“妙香国“.基于段氏统治家族对白密的极度崇信,在皇权交替的形式上,大理国传世二十二代皇帝中竟有九位皇帝崇信佛法而主动禅位为僧:……  相似文献   

3.
水目年华     
李雪 《大理文化》2013,(6):70-72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  相似文献   

4.
<大理行记>又名<南诏纪行>,是古代边疆行记中的名作.它和<云南志略>(残)是元代云南地方史志中流传至今者.因此,这部书就成为了研究元代云南地方民族史以及南诏、大理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史籍.  相似文献   

5.
水目年華     
水目山景区位于祥云县城东南方向,是滇西地区的佛教圣地,登山远望,群峰秀色蜿蜒,下川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主峰山势嵯峨,古树参天.水目山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唐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禅林、云南禅宗第一寺院、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依山建有九庵十八寺,现保存有水目寺、普贤寺、宝华寺等佛教禅院,有中国南部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奇观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特别是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更有"一见结禅缘、一拜保安康"的佛家禅缘.  相似文献   

6.
古代中国寺院的俗讲李鹭宁国良中国佛教非常重视教义的普及,它把教义世俗化当作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由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还不是很高,佛经讲述大多介绍一些基本常识和仪轨。因为轮回果报为大多数信徒所信奉,高...  相似文献   

7.
南诏大理文化是一个以地域为标志的复合文化指称,统摄了南诏、长和、天兴、义宁、大理几个时代相续的地方独立政权的全部文化,是云南文化史上最为精彩的篇什。虽然学界多用"南诏""南诏文化"泛指南诏大理文化,乃至扩展到指称整个云南古代文化,但还是应以"南诏大理文化"表述最妥,因其不仅可以藉此标明文化时限与特质,而且能够顾及此一文化内在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无论是就云南文化的整合而言,还是就其文化内倾的特色而言,南诏大理文化都有非常独特的地位。由于材料很不充分,对历时500余年、影响贯穿古今的南诏大理文化的研究相当不够。继续发掘相关材料,并寄希望于重大的考古发现,将是未来南诏大理文化研究得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顾霞 《大理文化》2007,(2):60-61
被称为“云南福星”的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阿嵯耶观音,是唐宋时期云南地方政权大理地区最典型的佛教造像之一,为大理本土上崇拜的阿吒力教派供奉的主要神祇,白族最崇拜的信仰偶像,也是自古以来大理皇家的主尊观音。  相似文献   

9.
剑川石钟山石窟开凿始于南诏劝丰佑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经五代、南北宋,止于大理国段智兴兴德四年(公元1179年),历时300余年,造像十六窟共139躯.是我国南方雕琢最精美的一个石窟群,被誉为"南天瑰宝".与其它国内的石窟群相比,石钟山石窟群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一是石窟群较为集中地展示了白族所崇信的云南密教--阿吒力教的神祗;二是将南诏王室造像也刻到佛教石窟中.  相似文献   

10.
到藏区旅行 ,藏传佛教寺院是一定要去瞻仰的 ,而各处寺院里的壁画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早期藏族艺术家们从不制作供人单纯观赏的图画 ,而是运用造型艺术的手段 ,布置出一种与牧人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 ,充满象征与超自然力量的幻境 ,以玄想的形式反映世界 ,让子民在通过视觉的欣赏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普照的佛光。这正是佛教壁画魅力之所在。藏传佛教传入藏区是在 7世纪中叶。那时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 ,分别从汉地和尼泊尔传入吐蕃 ,佛教美术随同佛教一起传入了藏土。当时 ,在佛教发祥地印度 ,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的孔雀王朝时期 ,就把佛经绘…  相似文献   

11.
唐宋时期,云南先后建立了两个地方政权——南诏国和大理国。南诏大理国的主体民族是白蛮,他们在绵延500多年的历史上,以洱海区域为中心,逐渐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南诏大理国文化,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民族档案遗产。  相似文献   

12.
在四千年绵延的大理文化中,佛教文化是其中独著特色的重要部分。因大理地处古代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枢纽,中印缅藏佛教,多元文化浸淫大理。早在玄奘西去天竺学习迎取佛经之前的南北朝时期,印度因嚈哒人  相似文献   

13.
寺院与旅游     
寺院与旅游李映辉旅游业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兴产业,方兴未艾,日益受到重视。在无数的旅游景点中,佛教寺院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佛教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寺院也同时在华夏大地出现,此后历代造寺不止,数量是很可观的。虽经风吹雨打和人为的毁拆,不少寺院已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东缘是先秦的北方族群南下云贵高原和东南亚的重要走廊和文化传播通道,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这条文化传播通道主要是从北向南单向传布而不是对等的双向交流,也不适宜作商旅的远距离贩运。连接古代中央王朝与云贵高原的交通要道,基本上都属于古代国家内部道路网络的组成部分,不宜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云南通往古印度方向的国际道路开辟于南诏强盛的时期,但因南诏当时已经处在独立于唐王朝的状态,中外商旅很难利用这条通道,将这条古道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并以为它早在汉代就已经开辟,那是就成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之道,这都是欠妥当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园林中,塔以其造型精美、意蕴丰富而成为一朵瑰丽的奇葩。我国现有许多城填或风景胜地,不少是以塔作为重要标志。然而,塔并非我国固有,它本是佛教建筑,东汉初年随佛教一起自印度传入。塔在传入后,立即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以及历代的建筑风尚、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本身也因此具有丰富的超越宗教象征的文化意蕴。佛教的传播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利用佛经进行说教;二是用形象化的实物或图画进行宣传。塔就是最突出的形象之一。梵文称塔为Stupa,汉文佛经译为“堵波”、“浮图”等。据传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火化遗…  相似文献   

16.
从地下考古证明,大理白族,迄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从细奴罗初创(唐)南诏国到1 382年明军袭破大理总管,700年间大理曾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佛教自孙吴赤乌四年传入苏州,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所以苏州佛教传承悠久,信徒众多,在当地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明末苏州居士周永年的家族世代为官,清正廉洁,素有奉佛传统。周永年作为传统知识分子,面临明末动荡的政治局势,毅然放弃科举正途、皈依佛教、担当起保护地方文化的重任;周永年积极投身佛教事业,雕刻佛经,布施僧侣,尤以所编撰的《吴都法乘》影响深远;苏州佛教尚文尚佛的特征,在明末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寺院因得到文人的资助而缓解了经济上的困境,包括周永年在内的"四大高僧"以复兴佛教为己任,积极革除影响佛教发展的弊病。他们同门下文人居士一道,推动了明末苏州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许斌 《大理文化》2002,(6):63-64
产生于宋代大理国大理地区的<张胜温画卷>又名<张胜温绘大理国梵像卷>,按李霖灿先生<南诏大理国新资料的综合研究>所刊图版,画卷中绘画部分计134幅,共描绘各类佛教形象628余貌,现存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据画卷释妙光跋文,为盛德五年(公元1180年)描工张胜温所绘.画卷据此而得名,流传于世.  相似文献   

19.
汪瑾 《大理文化》2008,(4):53-55
下关地扼滇西咽喉,自古即是云南重镇、滇省通衢,唐代南诏在此建龙尾城,成为南诏古都的南大门.宋代的大理国亦然,成为名符其实的龙关锁钥,乃风云际会、四通八达的枢纽要地.……  相似文献   

20.
马帮,是驮马运输队伍的意思。马是山地运输的工具,在云南则是产于"南诏"(今云南大理一带)的大理马,白族先民们用大理马驮运货物,辅助生产生活,逐步形成了马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