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88):86-8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中西环境、历史、制度、宗教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英汉习语语言的不同。本文拟在图式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针对英汉习语翻译中可能出现的认知图式相同或基本相同、认知图示冲突和认知图示空缺的三种情况,分别就直译、套用和直译加注的三种翻译策略进行探究,以达到准确传达英汉习语语义,透过英汉习语了解中西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习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译文质量及文化信息的传播.<红楼梦>杨译本中对习语的翻译主要采取了五种策略:保留形象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直译加释义,借用同义习语.从对各种译法所占比例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来看,杨宪益夫妇主要采用直译法对<红楼梦>习语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异化"处理,以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达到其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可见,翻译策略的选择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体现了其文化翻译观念.  相似文献   

3.
房晓静 《文教资料》2015,(3):186-188
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习语产生于文化,反过来,习语又反映文化的各个方面。文化差异是造成习语理解和翻译的最大障碍。本文通过对英汉习语文化内涵的分析和比较,指出了习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要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同义习语套用法等几种常用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4.
刘昂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2):182-183,186
图式作为认知心理学的范畴,强调大脑中的图式对信息储存和处理,再将新事物与已有的知识、经历有机的组织起来的一种认知功能。研究图式理论在翻译理论及实践的作用可以为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之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文章从图式直译模式、图式解释模式、图式融合模式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图式缺省,特别是文化图式的缺省语境下,英汉语言翻译转换中如何在积极接受源语文化的同时,保持的语文化的特性,从而实现语言文化间的流、融合与共生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能折射出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共性、相似性与个性.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首先诠释习语,指出习语翻译研究现状,并比较主要翻译策略.接着,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英语习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直译加意译法;其中,直译法和意译法又分别细分为三种翻译策略予以详悉探究.最后,作者提出以直译法为主、其他译法为辅的主张,强调直译法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习语是人类语言的结晶,具有形象、得练、寓意深刻,机智幽默等特点和强烈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所以习语的翻译是翻译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从习语的起源说起,论术了习语的五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加注和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实例探讨了文化语境顺应对英语习语翻译的作用。指出直译、意译等翻译策略都是为了顺应文化语境而采取的翻译方法。同时,译语的语言结构也应一定程度上顺应译语的语言特点。文化语境在英语习语翻译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千百年来语言沉淀下来的精华,英汉习语各自具有其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对于英汉习语互译,我们通常采用的有套译、意译、直译、和直译兼意译以及增补译法。  相似文献   

9.
李红梅 《文教资料》2006,(29):151-152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文从习语的特点入手,从直译和意译等角度浅谈了英语习语的几种翻译方法,又从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习语的翻译,提出了文化对习语翻译的影响,运用了文化这一新的思维方法思考习语翻译这一永久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马小敏 《考试周刊》2008,(50):231-232
英汉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和语境的矛盾,不仅要译出源语习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所以英汉习语互译时,除用直译和意译外,还有多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体现文化、承载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语言。文化适应就是在语言文化交流中源语文化信息的表现应该适应目的语的文化现实。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习语翻译尤其受到文化的制约。在习语翻译中,以文化适应的理论为指导,通过一一对应、交叉对应、创新翻译等三种途径可以较好的实现文化和意义的传递。  相似文献   

12.
吴二红 《海外英语》2014,(6):148-152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工具。而习语作为语言的精华,不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该文选取了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探讨汉语动物习语的英译。文中从目标语言中动物形象的处理问题着手对翻译策略进行了分析,其中谈到的策略包括直译、对等翻译、意译以及直译加注。该文意在通过对汉英动物习语的特征、文化内涵以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增进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审美,并且促进中西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英语习语是英语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英语习语的翻译既是语言的翻译,又是文化的翻译。文章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比较了英汉习语的差异,并结合丰富的实例,论证了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减译法等英语习语汉译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习语是英语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短语或短句。英美民族文化的传统习俗、重大历史事件、神话传说都在习语中有所体现。习语的翻译必须在深谙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进行,需要采取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多种方法才能打破语言间的壁垒,准确传达信息。  相似文献   

15.
习语是语言中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习语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为了再现原语风貌,准确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可以把“忠实”和“功能对等”作为习语翻译的基本原则,采用直译、意译或直译加注等方法进行翻译,确保原语习语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传递的信息量和有效性是习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语言的翻译有利于各种文化的交流,而习语的翻译在语言翻译中至关重要.习语翻译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整体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在习语翻译中,往往采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补法、注释法、节译法等.  相似文献   

17.
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刘宓庆在《文化翻译论纲》中指出,21世纪翻译理论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文化翻译。习语具有民族性,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探讨习语的翻译不仅有着重要的语言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处理好习语中的文化因素,翻译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的民族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皆为译文取向的重要砝码。译文的天平自然是倾向于以目的语为取向的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18.
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深深地烙印着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和折射着某一社会的独特文化传统,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精华部分,更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习语时,根据文化翻译观,要想突破语言障碍,实现文化之间很好的交流,则必须充分了解习语蕴含的文化因素。本文将从文化翻译观的异化策略和归化策略两方面探讨对习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的处理,以期能有效传达信息,达到源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  相似文献   

19.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具有典型的文化特征。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译者必须了解习语的文化内涵,准确地传递译出语的语义。本文具体地分析了习语的文化特征,并从文化对应角度指出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有些习语含有动物形象 ,这些习语的传达不是简单地把动物名词按另一语言中对等的字面意义翻译 ,而是要考虑文化因素 ,采取直译、形象转换及意译等多种翻译形式 ,以达到对原文的准确传译。文化因素对动物形象的传译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