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测定壬苯醇醚凝胶中壬苯醇醚含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用外标法计算含量.结果:壬苯醇醚浓度在0.2~0.6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08(n=5),平均回收率为99.56%,RSD=1.6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1]可作为壬苯醇醚凝胶中壬苯醇醚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洪岩 《科技风》2012,(10):214
目前,我国粗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从炼焦化学工业中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回收而获得的,称作焦化粗苯.二是从石油化学工业中(直馏汽油铂重整、乙烯生产等)而获得的,称作石油粗苯.我国焦化工业生产的苯类产品仍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须从焦炉煤气中回收和制取粗苯.本文在粗苯的回收方法,回收步骤,及一些技术要求方面租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分光光度法对三种水生植物,普生轮藻、豆瓣菜和菹草在优化条件下吸附苯后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无明显变化或略有升高,CAT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三种植物对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对吸入七氟醚快速麻醉诱导的影响.方法:40倒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于吸入七氟醚后5min(Ⅰ组)和吸前2min(Ⅱ组)静注小剂量芬太尼(2μ g/kg)及咪唑安定2mg,以6L/min氧气和8%七氟醚吸入诱导,待呼束七氟醚浓度达.5MAC时给罗库溴铵0.6~0.8mg/kg静注,肌松完善后气管插管.监测患者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BIS位.评价插管条件.结果:病人意识消失时间第1纽87±57s,较第2组(39±11s)明显延长(P<0.01);深呼吸次数第Ⅰ组14.0±5.5次;较第2组(4.0±0.7次)明显增多(P<0.01).第2t组BlS值插管时变化较小(p<0.05).第2蛆病人诱导及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相砷较小.结论:在小剂量芬太尼及咪唑安定静注基础上吸入七氟醚行麻醉诱导其插管反应更小,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56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128例,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片口服,起始剂量5mg/d或10mg/d;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片口服,起始剂量1~2mg/d,在用药2周内加至3~6mg/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在两组患者用药期间,有睡眠障碍者给予苯二氮卓类药物,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者给予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及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末采用PANSS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末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清催乳素等相关实验室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立哌唑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03%,利培酮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16%,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不良反应以兴奋、恶心呕吐为主,阿立哌唑组兴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利培酮组患者不良反应以肌强直、静坐不能、泌乳现象及体重增加为主,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还有便秘及失眠,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催乳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阿立哌唑组患者在治疗4、8、12周末时血清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利培酮组患者在治疗4、8、12周末时血清催乳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显著疗效,但阿立哌唑对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无影响,可更好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间,对三氟甲基苯腈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中间体.叙述了在一个反应器中利用NiCl2 和P(C6H5)3,用还原性金属粉末原位还原生成的Ni(P(C6H5)3)3作为催化剂,将间、对氯三氟甲苯转化为相应的芳香腈,转化率分别达到 87.0 %和 82.7%.该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控制,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三种不同方法制备胡黄连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乙醚注入法和复乳法对胡黄连提取物进行脂质体的制备,并测定胡黄连苦苷Ⅰ和Ⅱ的包封率(n=3)。结果:薄膜超声分散法、乙醚注入法和复乳法制备脂质体的胡黄连苦苷Ⅰ包封率分别为:8.24%±0.11、6.91%±0.50和8.62%±0.14;胡黄连苦苷Ⅱ包封率分别为:5.65%±0.14、4.81%±0.09和5.48%±0.08。结论:薄膜超声分散法和复乳法制得的脂质体较均匀,重现性好,且两种方法得到的胡黄连苦苷Ⅰ和Ⅱ的包封率相差较少,所以可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和复乳法来制备胡黄连脂质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的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观察曲马多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的产后恢复的影响。论证曲马多替代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EA的可行性。方法—选择90例ASAI—Ⅱ级足月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手术。术毕随机分为三组:非PCEA组(Ⅰ组),用芬太尼的PCEA(Ⅱ组),用曲马多的PCEA组(Ⅲ组)。Ⅰ组术毕拔除硬膜外导管回病房用传统的肌注哌替啶镇痛;Ⅱ组:0.15%罗比卡因 芬太尼2ug/ml 氟哌利多0.05mg/ml;Ⅲ组:0.15%罗比卡因 曲马多2mg/ml 氟哌利多0.05mg/ml。两组设置都为负荷量5ml,持续量为2ml/h,PCA为1ml/次,锁定时间为15分钟。记录术后24h、48h两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0—10分),子宫高度,泌乳量。记录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CS,0分为不满意,10分为最满意),初乳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PCA次数及病人主观不适。结果Ⅱ、Ⅲ组与Ⅰ组镇痛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镇痛效果无差异(P>0.05);Ⅱ、Ⅲ组与Ⅰ组在满意视觉模拟评分、初乳时间、24h泌乳量、肠蠕动恢复时间等四项的比较,Ⅱ、Ⅲ组明显优于Ⅰ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的嗜睡发生率为4例(13.3%),Ⅲ组且未发现,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48h泌乳量,三组无明显性差异(P>0.05);Ⅱ、  相似文献   

9.
三苯氧胺和乳癖消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文兰  姜蔚 《科技通报》1998,14(5):386-388
1991年6月至1997年6月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了5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均经红外线乳腺扫描仪、B超、钼靶及穿刺等证实).所有患者均口服三苯氧胺和乳癖消治疗.连续给药四周为一疗程的340例为A组,给药8周为一疗程的220例为B组.结果表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均较好,总有效率为93.21%,但B组的显效率高达85.00%,A组的显效率为36.47%,提示服药8周比服药4周效果好.对无效的38例作乳腺区段切除术,病理证实为囊性增生病21例,腺病伴纤维瘤形成17例.  相似文献   

10.
利用2-(2'-羟基苯)噁唑啉作为配体,通过与不同的锌盐进行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双核及四核配合物.对该系列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分析发现在配合物1中2-(2'-羟基苯)噁唑啉配体的羟基氧作为单原子桥连接2个锌离子,配合物2中除配体的羟基氧桥之外还存在甲氧基的氧原子桥连3个锌离子.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α=9.384 2 (A)(19),b=13.584 0(A)(30),c=11.138 0(A)(20),β=96.250°(30).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9.5517(A)(19),b=11.123 4 (A)(22),c=11.182 6 (A)(22),α=102.820°(30),β=114.988°(30),γ=100.806°(30).对配合物1的甲醇溶液中及固相荧光光谱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盐日粮对KM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小鼠120只,按1:1雌雄配对,将60对小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实验Ⅰ组、实验Ⅱ组),每组20对;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2%的食盐配制成0号料、Ⅰ号料、Ⅱ号料,分别饲喂三组实验小鼠,雌雄同居10日后,分开饲养,仍喂相同饲料,观察其繁殖性能.待全部仔鼠离乳后雌雄再同居10日,雌雄分开,观察第二窝繁殖.结果:高盐日粮对小鼠繁殖性能的影响较大,产仔数、离乳数、仔鼠离乳成活率均低干对照组,尤其是对仔鼠生长影响明显,高盐日粮组仔鼠成活率仅41%,对照组成活率84%.结论:高盐日粮对小鼠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年国内关于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一直存在极大争议。为了客观评价基金论文比在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选取2009年SCI数据库收录眼科学期刊和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的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和零被引论文率的关系做了统计分析。向全球8525个眼科医生发放E-mail问卷调查表,对每个SCI眼科学期刊打分、排序,并与期刊基金论文比排序进行相关分析。按照被引频次高低,将所有论文分为4组,被引频次≥10的论文为Ⅰ组,5~9者为Ⅱ组,1~4者为Ⅲ组,零被引论文为Ⅳ组,计算4组论文的基金论文比,并进行统χ2检验。结果显示,2009年45种眼科期刊共发表论文7319篇,被引用6280篇,零引用1039篇,被引频次47333,论文被引率为85.80%,篇均被引6.467次。各种基金资助论文3110篇(42.49%),被引用2899篇,被引频次25404,论文被引率93.21%,篇均被引8.168次;无基金资助论文4209篇,占总论文的57.50%,论文被引率为80.33%,篇均被引5.21次。经Spearman相关检验,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9、0.523和0.624,与问卷调查的相关系数为0.462。Ⅰ、Ⅱ、Ⅲ、Ⅳ组基金论文比分别为57.15%、51.51%、37.29%和20.31%,Ⅰ与Ⅱ、Ⅱ与Ⅲ、Ⅲ与Ⅳ组相比,χ2值分别为10.542、90.409和100.630(均为P<0.001)。因此认为,无论是论文被引率还是篇均被引频次,基金论文均明显高于非基金论文;期刊基金论文比与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及读者调查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高被引频次组的论文其基金论文比明显高于低被引频次组论文。显然,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肝腹水浸膏对鼠肝纤维化及利尿作用的影响.方法:1、小鼠肝纤维化试验:采用20%、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制作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后给药6周,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计算肝、脾指教并作病理检查.2、大鼠利尿试验:取试验前禁食18hr大鼠,分别给大鼠灌胃用生理盐水配成的药液50ml/kg,立即放入代谢笼内,收集6hr内的尿液,观察其大鼠6hr的排尿量与灌胃量比值.结果:1、小鼠肝纤维化试验:工艺Ⅱ高、工艺Ⅲ中、Ⅲ高和马洛替酯组小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下降,工艺Ⅱ中、工艺Ⅲ低和马洛替酯组小鼠血清透明质酸含量下降,工艺Ⅰ高、工艺Ⅱ中和马洛替酯组小鼠脾指数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工艺Ⅰ低、工艺Ⅱ高、工艺Ⅲ低、Ⅲ中、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和马洛替酯片组炎症细胞逐渐减少,点状坏死和交性范围缩小,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和p<0.01).2、从大鼠利尿试验:工艺Ⅰ低、工艺Ⅱ低、工艺Ⅲ低、呋塞米片组在2hr的排尿量和排尿量与灌胃量比值均增;工艺Ⅰ低、工艺Ⅱ低、呋塞米片组在6hr的排尿量和排尿量与灌胃量比值均增加,但与空白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工艺Ⅱ供试品,具有抑制肝纤维化及利尿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对巨噬细胞PKC家族和NF-κB的影响.方法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量测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α、PKCβⅠ、PKC βⅡ、PKC γ、PKCε和PKCζ的含量,以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检测巨噬细胞NF-κB的阳性细胞密度.结果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KC α和PKC β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KC βⅠ、PKC Y、PKCε和PKCζ的平均荧光强度在两组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双歧杆菌DNA注射组巨噬细胞NF-κB的阳性细胞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DNA可通过活化PKC α、PKC βⅡ和NF-κB来激活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5.
刘军 《中国科技信息》2004,(24):188-188
观察参麦减轻对恶性肿瘤的化疗后的毒副作用治疗效果.方法恶性肿瘤住院患者136例全身静脉化疗药物滴注后使用参麦注射液(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0cc+5%,Gs500cc静脉滴注.1次/日,连用7天为1个疗程,每月2个疗程.对照组120例反给予全身化疗药物静脉滴注,化疗21天为1个周期.结果参麦组瘤灶完全消失16例(11.7%)瘤灶明显缩小68例(50%),瘤灶略缩小40例(29.4%),有效率(PR+CR)61.7%,稳定率(CR+PR+NC)91.1%,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例(3.3%),32例(26.6%),24例(20%)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值《0.01.结论麦注射液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能减毒增效、调节免役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奥美拉唑防治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脑血管疾病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行给予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45例患者经过药物防控后有42例未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34例未发生应激性消化道出血,有效率为75.6%,研究组防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3例出血患者中有2例因药物治疗中断发生轻度出血,另1例患者合并发生多脏器衰竭死亡,对照组11例出血患者中死亡4例,死亡率达8.9%,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防治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资助项目的科研产出绩效,将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收录的我国2010年所有科研论文(133 769篇)按照基金资助项目来源分为3组,NSFC论文(Ⅰ组)、其他基金论文(Ⅱ组)和无基金资助论文(Ⅲ组),详细统计3组论文数量和被引次数。结果表明,3组论文数分别为63570,42237和27962篇,被引次数(均数±标准差)分别为11.15±21.43,10.14±18.36和6.29±12.73,经Nemenyi检验,任意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NSFC论文数及被引次数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论文,与无基金资助论文相比差异更加显著。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产出的NSFC资助的SCI论文数量、被引频次及其他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比较,对NSFC资助产出SCI论文数最多的50个机构及其绩效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摸索最佳制备方案,检测该微球的各项性状,并与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进行比较.方法以吸附药物的碳包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壳聚糖为基质,卡铂为负载药物,采用反相微乳法制备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卡铂纯铁纳米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相似,不同的是以无吸附药物能力的纯铁纳米磁粉为磁性内核.检测和比较两种纳米药物微球的形态、粒径、磁响应性、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结果两种药物微球的球形圆整,平均粒径210nm±26nm,粒径分布150nm-300nm,磁响应性强.碳包铁纳米微球的载药量(11.15±1.03)%,纯铁纳米微球载药量(9.21±1.10)%.碳包铁纳米微球1d、2d、3d、4d的体外释药量分别为60%、74%、84%、92%;纯铁纳米微球1d、2d的释药量分别为81%、91%.结论通过活性碳吸附和物理包裹双重机制载药的卡铂碳包铁纳米壳聚糖微球不但载药量高,而且释药速度平稳.多重机制的有机结合是优化纳米微球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华蟾素对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继发骨侵蚀破坏患者疼痛缓解率的影响,观察华蟾素作用后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0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住的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继发骨侵蚀破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局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比较两组疼痛缓解率,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8、12w血清OPN、MMP-9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治疗后8、12w,观察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2.86%、94.29%,对照的分别为48.00%、52.00%(P﹤0.05);两组治疗后4w、8w、12w与治疗前比较,OPN、MMP-9水平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OPN、MMP-9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观察组35例治疗后患者疼痛缓解率与外周血清OPN、MMP-9浓度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94、-0.999,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对于原发性肝癌骨转移继发骨侵蚀破坏患者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OPN、MMP-9的浓度水平,可能通过抑制OPN、MMP-9的表达发挥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Trivelli等报道的Bio-Rex70阳离子交换树脂微柱层析法和Roger等报道的果糖胺法(两法均作了适当修改),分别对73例糖尿病患者及61例正常人进行了HbA_(1c)、HbA_1及糖基化血浆蛋白(Gpp)的测定.结果显示患者与正常人之间HbA_(1c)、HbA_1、Gpp均值有非常显著性差别.患者空腹血糖均值与HbA_(1c)、HbA_1、Gpp均值之间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患者HbA_(1c)与HbA_1之间相关系数有极显著意义.证明HbA_(1c)、HbA_1与Gpp均可作为糖尿病控制较准确的客观指标.作者在提高微柱法分离度的关键问题上作了改进,找出了恰当的洗脱液Ⅰ与Ⅱ的Na~+浓度,分别为0.020mol/L与0.070mol/L.分离HbA_(1a+b)与HbA_(1c)结果尚称满意,柱间CV分别为3.1%与2.2%.在降低洗脱液Ⅰ、Ⅱ、Ⅲ中剧毒物质氰化钾的浓度问题上也作了研究,找出了较文献报道低2.5倍的氰化钾浓度,即由0.010mol/L降低到0.004mol/L.在果糖胺法中,采用5min与15min两次比色,用10%冰醋酸终止反应,提高了此法的精密度与重复性,批内CV为2.3%,批间CV为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