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论是报纸广告、电视广告,还是户外广告、电梯广告,都是单向的。广告受众对话语权占有的相对有限性、对广告效果反馈的无力性,使得广告商和受众之间不能形成很好的互动。由于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广告的投放就更要在互动上做足功夫。本文从不同的互动理论来分析广告互动,认为广告互动是广告商和受众之间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接受是关键。而受众的人口统计学属性、社会学属性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对受众接受信息具有重要影响。从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上,广告传播目前能够影响的仅仅是受众的认知和态度两个方面,而对于受众个体的行为方式的影响并不到位。这使得广告传播的影响力不足,传播者设定的基本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受众的角度,基于6个城镇的1736份问卷调查,对广告的社会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做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受众对广告的社会效果的评价不高,人们对广告产生的社会效果持不太满意的态度.不同居住地、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的受众对广告社会效果的评价上有较显著差异.在对基于受众评价的广告可信度考察中,发现广告传播存在严重的信任危机.并在讨论中,推导出广告信任的评价与研究,乃是平衡广告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中间值.  相似文献   

4.
广告的基本功能是对对象进行宣传,其宣传的效果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其直接目的.广告的直接目的是要让这些东西在受众的记忆中留下印迹,在这个意义上说,广告就是在受众的潜意识中进行信息殖民.二是广告作品的特点.受众对某种商品印象的好坏与深浅主要取决于广告创意的好坏.三是受众方面的接受心理.广告制作人要根据受众的接受心理加以改造创造,使被宣传的对象脱离它在生产领域中所具有的那些专业化的、物质化的品质,从而获得一个被广告塑造出来的新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因其隐秘性、主动性备受业界关注。本文以电影《疯狂的石头》中的植入式广告为实验对象,从记忆、情感、意动三个层面,对电影植入式广告的效果进行研究。同时,本文还分析了不同性别的受众对植入信息的回忆度、好感度、购买意向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受众对植入式广告的记忆度与接受度较好,广告的植入方式、植入表现形式、受众的个人差异都在不同层次上影响广告效果。  相似文献   

6.
植入式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形式在中国渐渐盛行,广告商的青睐和受众的反感让中国的植入式广告显得十分尴尬。笔者将从心理学角度探析这一问题,用逆反心理原理和选择性理解原理分析"非融入性"植入式广告对受众心理的干扰;用单纯性接触理论,隐性宣传的心理机制,经典条件反射,模仿心理机制和记忆原理分析"融入性"植入式广告产生的积极心理效果。预防引起受众的反感,是植入式广告必须解决的难题。解决之道就在于了解受众的心理,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问题,让植入式广告真正融入节目,在节目中展现自己的魅力,发挥植入式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在形式上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7.
郭颖 《新闻知识》2013,(3):36-37,91
有艺术形象的信息会更容易让受众理解,便于受众记忆。要扩大广告的艺术表现对受众的影响力,就要使广告的表现艺术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唤起受众的潜意识需求,满足受众的个性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从而使品牌在市场上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模式,从AIDA、AIDMA到AISAS的理论梳理.结合信息时代的现实,揭示了受众对广告信息解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由于信息环境的复杂,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心理变化,受众在产生需求进行决策时,收集信息渠道也因此变得复杂与多样.受众接收信息渠道的多样性必然要求广告主在传递信息时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根据这一变化,文章提出受众对广告信息接收的新理论范式AMSA,并根据受众接收广告信息的AMSA范式,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广告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广告受众在广告传播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广告娱乐化的受众接受过程的分析和思考,解析受众对娱乐化广告的表层接受、深层接受、意义建构驱动品牌印象及购买行动产生等方面所具有的接受心理特征,试图在受众知性、情性的娱乐选择和广告诉求引导之间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理解通道,达到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受众心理之一种,指受传者在,心理上对某一事物产生的抵触情绪,在大众传播中,指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反感情绪或抵触情绪^[1]。广告往往是要向消费者传播商品、服务信息或者一种观念,而这种信息和观念又常常是消费者不熟悉的。广告目标受众总是拿着盾牌面对广告的,尤其是在广告诉求与他们既有的观点冲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报刊广告史是传播史和社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近代报刊广告业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媒介技术、发行成本影响广告形态的变化,报刊经营理念和受众的阅读偏好制约了广告传播的空间,而报刊广告作为受众消费的历史见证,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朱剑锋 《新闻世界》2011,(8):214-215
在电影、电视剧中插入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广告方式,它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普通受众在满足物质追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享受,再加上中国影视业的蒸蒸日上,看电影、电视剧的人越来越多,受众群逐渐扩大。所以很多广告商开始把广告投入到影视剧上,但是影视剧植入式广告也会受到受众解读方式和传媒性质的制约,影响其传播效果。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对电视剧中植入式广告进行分析,以期为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环境媒体广告是一种体验性广告,受众参与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按照受众参与意愿的不同可将受众参与形式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两大类,受众在广告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广告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多重角色,并通过亲身体验对广告信息产生更深的认知和记忆。通过环境媒体的恰当选择及对其互动性的充分挖掘,并充分调动受众的好奇心等策略能有效增强环境媒体广告中的受众参与体验,达成广告目标。  相似文献   

14.
广播广告制作是把广播广告文案转化为声音的一个过程。它考验了制作人对文案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将广告音乐、音响与广告词合理配合?如何展现广播广告独特的声音魅力并产生视觉上的丰富联想?我们以为在广播广告制作中应该重视“三要”标准,即:广播广告制作要吸引受众的注意:广播广告制作要激发受众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社会中,"人"作为广告受众,存有主体建构与欲望支配两方面的主体性危机.主体建构危机表现在媒介受众在主体位置上的纯粹性失真和媒介受众进行以"消费仿象"为核心的排他性主体建构;欲望支配危机表现为媒介与广告控制了"公共欲望"的生产与再生产、"公共兴趣"被媒介与广告支配、公众对媒介与广告的"宣泄依赖"、广告与媒介藉消费社会的"符码关怀"控制公众的"爱与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16.
时间碎片化带来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快餐式网络文化,微电影广告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并迅速得到广告主和受众的青睐。成功的微电影广告关键在于对叙事的把握,具体表现为叙事结构以线性为主,非线性为辅;叙事情节以感性为主,理性为辅;叙事时空以连续为主,跳跃为辅。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叙事打动受众,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有效传达广告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相比较于新闻中的议程设置,广告中的议程设置显得更加蓄意和明显。出于广告的本性,广告议程通过引导受众的关注点、安排受众的消费主题等来实现对消费者议程的主宰。从议程设置的层次上来看,广告中的议程设置从微观到宏观,可以分为广告作品中的议程设置、广告活动中的议程设置、广告集群的议程设置和深层的广告议程设置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8.
隐性广告从本质上看利用的是人的潜意识,它以非广告的形式在受众无意识的状态下将商品信息展露给受众。它利用的是人们的阈下知觉,广告的刺激强度在意识阈限以下,不易被消费者察觉,不像广告,但无形中会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购买意向或购买行为。本文以全球第一中文博客网站点击率较高的博客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博客中的隐性广告。  相似文献   

19.
当生活中无处不渗透着广告,受众便开始渐渐对其熟视无睹,而保持浏览,则成了最普遍的媒介接触习惯。广告的强命中率已然减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泛广告时代的悄然来临,受众的特征更加难以把握,因此,对于广告及其受众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比较并列举出实证范例,发现泛广告时代的受众环境与受众变化,重新审视广告与受众的关系,为新时代的广告商及广告受众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1,(6):56-56
王茜、李素英在2001年第2期《岭南视听研究》上发表文章说,在广告客户和电视媒体心目中,电视节目收视率等同于电视广告收视率,实际则不然。首先,广告原理我们:“广告的终极目标,就是刺激受众的注意,引起受众的兴趣,达到改变受众的态度与行为的目的。”现代广告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可是电视广告发布时,最重视的是电视观众,但是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