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具有较高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是对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目前...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 ,人类创造力的开发日益深广 ,创新的频率不断加快。创新之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已经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诚如江泽民同志所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2 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 ,也是一个以不断创新为制胜之道的世纪。因此 ,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心理素质 ,培养造就大批富于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 ,已经成为振兴中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性的历史课题。一  创新一词 ,最先来…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根本因素。正如江泽民书记所说:"创新是一个民族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创新,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又靠教育。  相似文献   

6.
问: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高等教育新的历史使命,你作为主管教学的校长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答:知识经济的崛起,把创新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时代的主题,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重要基地,是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人类的文明、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各种各样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才能解决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实现积极的改革和不断的创新。传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国家民族发展的历史,谁创新,谁就前进、就发展,谁不创新,谁就倒退、就落后,最终不打自垮.  相似文献   

9.
对考试与创新人才选拔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选拔的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我们应加快改革的步伐,坚持发展创新教育的战略,以选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不能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也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与发展动力.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则必须依靠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更是创新的时代。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如何培养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人,就是教育界的重任了。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 ,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当今时代 ,二十一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 ,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 ,因此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对中国来说 ,“创新”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 ,国家创新体系中没有基础教育系统 ,但谁都知道 ,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民族 ,创新精神是要靠激发的 ,创新能力是要靠培养的 ,…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创新,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创新”将成为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技场的“入场券”。谁能抢占创新的制高点,谁就是21世纪的主角.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就必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就必然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培养创新精神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根据创造学和教育学原理构建起来的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 ,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 ,其核心在于创新 ,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 ,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目前 ,我们教育中有很多与知识经济的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因素 ,传统教育中存在着种种弊端是无法迎接和战胜挑战的。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愚昧的民族 ,它必然落后于时代 ,无法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所以 ,江泽民…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各民族提升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推动民族的科技创新、进步,中学教学当务之急就是要推行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学校教育是培养个体创新精神最基础的阶段,“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王芳 《考试周刊》2008,(51):190-191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