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治国理念。建设美丽学校,这是教育工作者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好回应。怎样的学校才算美丽?建设美丽学校又有哪些有效的路径?下面,笔者结合杭州市大成实验学校的实践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温馨、美好、富有诗意、让人眼前一亮的新词一“美丽中国”。报告中说:“面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报告中关于“美丽中国”的提法,以其寄寓的党的新的执政目标和蕴含的民生温度、民意期许,  相似文献   

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用整整一章的篇幅书写出一个“美丽中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乌语花香、天蓝水碧、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美丽中国”,令人期待,使人向往,让人憧憬,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4.
王铃  李文生 《课外阅读》2015,(4):184-185
党的十八大报告“美丽中国”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建设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的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追求,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的特征,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阐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进而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作具体探析。  相似文献   

5.
王盛之  陈青 《中国德育》2013,(22):71-7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理念。“美丽”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和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完美。我们理解的“美丽学校”是集校园环境之美、教育观念之美、和谐关系之美于一体的动态概念。为此,我校提出了“美丽大成,幸福成长”的办学思想。建设美丽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各种因素共同努力。我校以质量建设、素质提升为核心,优化学校教育品质,通过打造校园“美丽”系列,努力实现美丽学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章节进行论述,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此背景下,高校的运行发展和育人功能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紧密结合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对“美丽中国”一个简单的理解就是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人的言行文明,这些文明的程度取决于人的素质和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活动方式等等行为方式,而人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育的效果。“建设美丽中国”如此浪漫诗意的概念,意味着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青山 《下一代》2013,(2):25-2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丹东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环保模范城,正是顺应了十八大报告的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报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校园则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一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十八大”报告是一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是一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精神,全面领会科学发展的内涵对于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作了三方面探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这一概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美丽中国”具有丰富的时代蕴意,既是对传统社会发展方式的一种扬弃,也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超越。“美丽中国”的提出,对当前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展了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同时也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在“美丽中国”视阈下,需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理念,完善与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25处“环境”、39处“生态”的字样,并专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章节,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如何将生态问题以教育的形式渗透到中职德育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本文通过理清生态教育的理念,抽取适合中职学生德育课堂教学的生态教育目标,构建以生态教育为核心的德育课堂体系,使中职学生通过有效的生态教育课堂,获得对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文明的新德育观.  相似文献   

13.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对国情世情的清醒认识和对已有发展的深刻反思,是“美丽中国”出场的历史境遇;升格总体布局和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战略举措;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是建设“美丽中国”意义的双重视野。“美丽中国”的提出,折射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飞跃,将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环境,引领中国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拓展.“美丽中国”的提出蕴含着深刻的时代意义,也对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对策和建议,对大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美丽中国所形象勾勒的色彩丰富图谱,是对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生动描绘。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为亿万中华儿女实现美好新生活的热切期待、为圆百年"中国梦"所做的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中国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而作为当代和未来社会的精英阶层和主体力量,大学生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但是现实中一些大学生却并未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不断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他们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美丽校园,一种诗意的表达与追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一词激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各种解读赋予了"美丽中国"新的内涵,发人深省。对于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自然联想到一个词:"美丽校园"。"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那么,美丽校园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文章按照十八大的部署和要求,提出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设美丽达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对“美丽中国”基本内涵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旅游业具有生产美丽、销售美丽、传播美丽的功能,是建设“美丽中国”最有优势、最富潜力的产业,旅游业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大有可为。提出将旅游业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工程和核心产业,以“美丽中国”为引领,推动旅游业形成新的增长点,将“美丽中国”作为对外宣传形象,推广永久国家形象创新旅游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社会需要是高校发展的动力,美丽中国的建设为林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难得的机遇。文章基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视角,阐述了林业高校特色办学的现实意义、内涵以及路径,对指导当前林业院校的科学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