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梁静华 《教师》2008,(8):109-110
本文以《快乐男声》为例,分析了表演选秀类真人秀与大众传媒的关系,论述电视台与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的密切关系,以及其他媒介的加入对表演选秀类真人秀的传播力的巨大影响,同时揭示各媒介争相谋划和传播下的谋求利益巨大化的目的。意在指出当代文化与大众传媒相伴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3,(7)
2012年,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掀起了一股狂热的真人秀风暴,一时好评如潮.2013年初,又一档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横空崛起,风头立刻盖过《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3.
电视真人秀节目自引入国内以来,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随着激烈的商业化竞争和电视节目的整体娱乐化,电视工作者一方面对真人秀节目进行着本土化改造,一方面又不断挖掘新的表现形式和题材,让真人秀这种舶来品在中国出现奇观化发展态势。本文以当前热播的《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花儿与少年》等真人秀节目为讨论范本,对真人秀节目的奇观化表现和原因进行学理化的分析和解读,以期对今后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何崇见 《考试周刊》2011,(68):29-30
电视“真人秀”是近年来西方最火爆的节目形态之一.《美国偶像》是福斯广播公司从2002年起主办的美国大众歌手选秀赛。英国电视节目《流行偶像》的美国版,人气非常高,近年的收视率牢牢占据着美国黄金时间段电视节目榜首。本文将“真人秀”置于消费社会的宏观视野下,以文化背景和心理动因作为切入点.试图从宏观的社会层面和微观的心理层面考察电视“真人秀”兴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中国星跳跃》和《星跳水立方》的开播使明星体育竞技成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一种新类型。这种节目类型在“魅惑”、“表演”、“规则”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真人秀节目不同,具有其独特的类型特征。但在其狂欢化生存的背后,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与缺陷,并引发了受众的质疑和舆论诟病,集中表现为因盲目追求收视率而导致的低级文化品位和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出发点是对近几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兴衰交替的思考,着重分析了2012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在大片策略、整合运营模式、赛制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创新,指出该节目既有别于传统音乐类选秀节目,也打破了传统的"制播分离"模式,其精神内核应是"反选秀"。并总结了该节目对当前电视选秀节目的启示,从趣味性、互动性、去功利化、整合化的角度提出了电视选秀节目的创意策略要点。  相似文献   

7.
"真人秀"节目从西方电视媒体开始,经历的高度集中的发展,以惊人的速度在中国电视上发展壮大。在当今中国真人秀节目高度密集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真人秀节目进行对外文化传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通过对陕西卫视《唐诗风云会》节目的分析,总结了节目成功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8.
电视文艺“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探索与发展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近10个年头,随着电视节目平民化、日常化的发展趋势,电视文艺“真人秀”节目在我国正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越来越受到电视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借助文献资料和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的电视文艺“真人秀”节目的缘起、发展现状和症结问题等进行了概括性分析和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对节目发展趋势做出前瞻性的思考.试图为我国电视文艺“真人秀”节目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非你莫属》《职来职往》等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在校大学生观众。本文透过职场真人秀节目热播现象,深入分析了职场真人秀节目对大学生求职就业方面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并从高校辅导员及大学生这两个角度思考探讨了职场真人秀节目所产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浅析《美国偶像》成功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真人秀节目《美国偶像》自2002年开播以来迅速成为美国最热门电视节目,拥有世界选秀节目“教母”之称。本文拟对其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试图找出这一节目的成功因素,并与中国同类型节目进行比较,发现缺点,以期改进。  相似文献   

11.
美国社区学院特色明显,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大学与美国社区学院有相似之处,本文提出了取长补短,发展我国基层广播电视大学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电视一诞生就受到人类的关注和研究,对电视研究最早也最成功的是美国,美国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已然形成比较稳定的研究社群,我国对电视的研究要晚于西方。电视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走向质化研究。,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来研究电视与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是电视研究的人类学取向。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尽管取得很大进步,但与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制度环境的视角,就中美两国高校社会捐赠的社会传统文化、法律制度环境以及监管制度环境三面进行比较研究,借鉴美国相关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可得出供我国高校慈善捐赠事业发展的启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事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美热播电视剧叙事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荧屏之上,电视剧始终精彩纷呈、最受观众追捧,无论中国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电视剧都是荧屏上最璀璨的花朵,然而并不是每部电视剧都能够获得观众们的认可,因此便诞生了“热播剧”这一名词来概括被人们争相观看的优秀电视剧,随着传播渠道的拓宽,美国热播剧也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并受到大量中国观众的追捧,那么,中美热播剧又有什么样的异同呢?本文从叙事策略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伟 《闽江学院学报》2013,34(4):95-100
真人秀节目作为近些年备受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以其独特的真实性吸引着受众,但似乎难以走出同质化、娱乐化的困境。在广电总局下达“限娱令”之后,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然而在这种尝试中,真人秀节目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构真人秀节目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研究节目倾向低俗化的失衡现状,从节目的价值导向、服务功能、媒体公信力及电视媒介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三我失衡”的危害,可以从“三我和谐”的平衡中探索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现代远程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之下,电大系统的发展应该获得更大的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系统面临更多的问题和被动。究其原因,有系统内部或自身"先天不足"、"营养不良"、"自闭"倾向等,解决之道是系统优化。但更多的原因在于系统外部,社会对电大"系统"办学理念质疑大于认同,地方行政对电大"系统"办学体系漠视大于重视,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对电大"系统"办学平台竞争大于合作。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电大系统这一资源应有的重视,以及实质性的项目支持、必要的经费投入,才是解决电大系统发展困境的真正道路。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教学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对不同时期教学论教材中的教学概念变迁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主流教学观念的变化。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教学概念的主流认识相继受到日本具有赫尔巴特学派倾向的教学理论、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苏联教育学和教学论的影响。80年代后,我国对教学概念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普遍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相统一的教育活动。不同时期的教学概念对"教学的教育性"问题的表述,反映了教学概念通常不是对客观存在的教学的描述,而是对应然教学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性的教学概念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8.
教学过程管理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石,全国各级电大在构架教学过程管理体系方面可谓制度完备,体系严密。但从诸多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各级电大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却有下降趋势。面对现实,山西电大在分析各种主客观因素基础上,提出"以学习教育理论为先导,以创新教学模式为基石"的探索理念,先后在学习杜威、陶行知和朗格朗等教育大师理论的基础上,提出"114"教学模式、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搭建终身教育平台等解决传统教学过程管理的诸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美国高校环境伦理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是改变人们的环境行为,而环境教育研究表明,单一的“知识-态度-行为”转化模式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环境行为的核心涉及到人们的环境态度和伦理责任,环境教育的重心也需放在环境伦理教育上。美国高校自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展了环境伦理教育,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