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语言禁忌则反映了语言这一社会交际工具的社会文化功能,了解语言禁忌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禁忌的研究和运用,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的语用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塔里木大学、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和喀什师范学院为样本,对新疆高校汉维民族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语用失误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并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探讨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各自禁忌语语用失误产生的具体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策略及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各自禁忌语语用失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他们都严重缺乏禁忌语相关的语言知识及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产生了禁忌语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其次汉维民族大学生各自母语的语用迁移和高校语用教学的缺失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高校汉维民族大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禁忌语语用失误,因此,民族高校应该加强禁忌语相关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同时尽可能设置汉维民族跨文化交际禁忌语语用学通识课,以提高汉维民族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禁忌语有普遍性,也有文化特定性.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常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规则解释和判断别人的语言行为,如不多加注意,就可能产生误解、尴尬和不快,导致交际失误.本文在简述禁忌语的范畴的基础上,分析了禁忌语引起跨文化交际失误的层面,并探讨其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它们既属语言现象又归属文化范畴。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之间存在不少相似之处,但也折射出不同的民族特征、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该文旨在对比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异同,帮助学习者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加强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受该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与社会规范影响的语言禁忌。本文着重语言禁忌的功能和社会心理研究,分析了导致人们语言犯忌的几种情况,提出委婉语是可以用来代替禁忌语的有效方法,指出外语学习者唯有很好地了解并回避禁忌语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禁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英汉语言禁忌,由于其依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比较研究英汉语言禁忌差异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将英汉禁忌语研究引入外语教学,有助于培养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语言禁忌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难 《考试周刊》2010,(27):33-34
语言禁忌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发展史,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本文简单介绍了中西语言禁忌现象的特点,并就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马锐 《教育教学论坛》2012,(36):174-175
禁忌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且是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思维对文化的一种反应。本文从禁忌语的定义、起源、特点和功能四个方面对英语中的语言禁忌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对跨文化交际中英语文化的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禁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力。中西方因为不同的文化与伦理道德基础,在禁忌语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对中西禁忌语差异的伦理道德研究,可以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启示:中西禁忌语的现象非常复杂,理解中西伦理的差别可以从本质上掌握这些差异,为跨文件交际解除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10.
禁忌语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且是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思维对文化的一种反应.本文从禁忌语的定义、起源、特点和功能四个方面对英语中的语言禁忌进行分析,从而加强对跨文化交际中英语文化的了解,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的使用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部分.跨文化语境的不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本文从禁忌语的替代形式和间接表达法两个方面,对英语的委婉表达进行探讨.替代形式主要从(1)避凶求吉的表达方式;(2)避俗求雅的表达方式;(3)避短扬长的表达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考察.间接表达法的分析考察主要从(1)命令、请求中的间接表达;(2)拒绝中的间接表达两个方面来进行.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掌握并正确运用委婉语,对于提高交际质量,实现交际目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语言禁忌是各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对英语和汉语中的语言禁忌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对比分析,并揭示了其相似性和相异性。不同的文化会对语言禁忌现象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习语言时,必须要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弄清楚什么是需要避讳的,以避免误解,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Politeness, as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pervades almost all the civilized social-cultures and languages, which works as a sort of softening agent to smoothen the course of communication. As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may view differently on what politeness is and how to be polite, misunderstandings may arise if cultural differences are neglected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olitenes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first from the disparity in their conceptions of politeness,and then proceeds to discuss the underlying psychological factor. Lastly,based on the awareness of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applicable advice to achieve successful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4.
Peña ED 《Child development》2007,78(4):1255-1264
In cross-cultural child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re is often a need to translate instruments and instructions to languages other than English. Typically,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focuses on ensuring linguistic equivalence. However, establishment of linguistic equivalence through translation techniques is often not sufficient to guard against validity threats. In addition to linguistic equivalenc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cultural equivalence, and metric equivalence are factors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when research methods are translated to other languages. This article first examines cross-cultural threats to validity in research. Next, each of the preceding factors is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s from the literature.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incorporating each factor into research studies of child development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环境下,广告语言作为一种时代产物,蕴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底蕴.广告语言的跨国传播只有与当地受众的文化观念相一致,与受众文化相吻合,才能对受众产生无形的和潜在的影响,从而影响受众的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已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跨文化交往活动有时会发生交际者始料未及的交际障碍,小至误会,大至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即为“文化空缺”,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及文化差异.因此,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基础,“文化空缺”是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有几种类别:语言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文化内涵差别的词汇;交际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文化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如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语篇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语篇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对应.造成文化空缺的原因有:民族性格、情感等的差异,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差异,礼仪禁忌的差异,典籍、典故以及宗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如果学习一种语言,就要了解其文化,就要了解相关语言及文化中存在的“禁忌”。“禁忌”是存在于所有的语言及文化中的一种现象。随着中美两国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勾通,作者就中美两国语言文化中的“禁忌”作了一番简单的比较和概述,对学好英语,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零形回指是一种涉及到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等语言描写层面上的多维限制,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衔接方式.并受到不同条件的语义和话语结构的制约作用。因此在跨语言交际时,应根据不同语言间存在的结构差异作适当的调整,以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使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禁忌既是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文化现象。文章从发展的观点勾勒出英汉禁忌语的演进,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指出二者的不同,并肯定二者的趋同现象,以便于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避免交际失误,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跨文化交际中,各国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经济与文化的友好往来,有必要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了解中国和俄罗斯民族的文化习俗与禁忌,有助于俄语学习者在与俄罗斯人交往时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