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基于现代文明中人类种的退化的人性危机而著就的,基于人本主义的视角浅析发现,人本主义存在本体论下自然界的"红高粱"及"祖辈们"的种性,人性本能论下"红色"人性的诠释,"野合"人性的展现,"反抗"人性的内化,需要层次论下生存、尊重、爱情的人性需求,都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文化和谐相处的人性真谛。  相似文献   

2.
加缪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从"荒诞"这个角度来解读我们生存的世界,并且从中找到了一条解救之路-反抗.这种反抗以人的尊严、价值为基础,他相信人通过反抗可以创造生命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加缪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来评述他的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现代化产物的消费主义是现代资本的逻辑结果,与资本主义增长型发展观紧密相连。但它并不是现代化理想的实现,而是现代化畸形的片面发展,导致现代人生存的全面异化和一系列生存危机。和谐发展观作为救治现代生存病症、反对消费主义的一种努力,在人与自然的维度上,限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消费,重建人与自然包括审美关系在内的全面健康、和谐共生的关系。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维度上,把人际关系从单一的商品生产—消费关系及其衍生关系中解放出来,恢复亲情、友谊、伦理等丰富多元、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在人与自我的维度上,对“经济人”“消费者”的设定应持一种审慎的批判态度,彰显可能被其遮蔽的人之存在的所有可能性维度,尤其要恢复人的终极关切和敬畏。  相似文献   

4.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下传统包办婚姻的典型受害者。鲁迅先生没有简单的把这个人物作为批判吃人传统礼教的工具让她自生自灭,而是赋予她不屈的反抗精神。其中包括祥林嫂的"逃"与"撞"、祥林嫂的"捐"、祥林嫂的"疑惑",从为生存而反抗,最终上升到对命运的反抗。  相似文献   

5.
《雨王亨德森》体现了加缪哲学的"荒谬——个人反抗——集体反抗——和谐"的整体脉络,主人公亨德森所体验的异化感、死亡意象、荒谬处境、反抗和对和谐的渴求表征了加缪哲学思想中的"荒谬"概念,其"异化——寻求——回归"的人生路是现代人荒谬处境的极好映射。亨德森在焦虑和质疑中踏上了反抗荒谬的漫漫征程,努力在荒谬的世界上探寻和创造存在的意义,并在困境中寻求一条融于现实但又保持着个人存在的道路是作者索尔.贝娄对加缪"荒谬"存在的极好解读。  相似文献   

6.
在《杀夫》中,李昂围绕女性对男权的反抗和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着力塑造了三类不同的女性生存模式,分别为卫道型、顺从型、反抗型女性,而整部小说都是围绕这三种女性生存模式展开的。本文从三种女性生存模式入手,梳理女性在社会发展中的群体分化情况及相互间的关系模式,以此来揭示女性自身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双重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汪泽 《宜宾学院学报》2015,(1):41-47,53
汉乐府民歌呈现出鲜明的死亡意识,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直面死亡"层面包括在物质困境中的生存挣扎、战争摧残下的忧殇情怀和精神苦闷中的死亡反抗;"认知死亡"层面反映了对生命有限、祸福无常的恐惧无奈;"超越死亡"层面归纳出面对生命忧患求仙、行乐和进取三种态度。咏唱死亡反映出歌者思考生存境况、生命本质以及探索生命意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加缪看来,存在本身即是荒诞人对荒诞人生的一种反抗。荒诞人默尔索因察觉到世界的荒诞性,而感到自己是一个"孤立无援"的局外人,世界上的人和事对他而言都是"无意义"和"无所谓"的。但并非所有的荒诞人都会感知到这种身为"局外人"的孤独。孤独感产生于人对自身之外世界的认知和关系。一定程度上来讲,"局外人"的孤独之感只是反抗荒诞人生的一个最初阶段。本文将从局外人与荒诞英雄,局外人与他人,局外人与社会三个角度来分析默尔索在反抗荒诞人生时的孤独之源。  相似文献   

9.
我们要构建的"心灵绿洲"指的是一个环境和谐典雅、氛围宽松融洽、师生善教乐学的精神文化家园,它意味着一种最佳的生存、发展状态,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理想.其显著特征是"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要构筑"心灵绿洲",首先必须强化"和谐"意识,即把和谐的观念、和谐的价值取向内化为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和谐的人文心理和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文学之父"理查德·赖特的代表作《土生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了美国黑人的生存困境,同时反映了作者追求民族和谐的殷切希望。在小说中,赖特塑造了一位反"汤姆叔叔"形象的主人公别格·托马斯,讲述了别格如何在冷漠的家庭和备受歧视的社会中从困顿走向成熟的心路历程。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入手,从主人公成长的困惑与反抗、成长的引路人以及成长的顿悟三方面来深入探讨小说彰显出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1.
<正>人具有双重存在,即自然存在和精神存在。自然存在是生命的实体性存在,精神存在则是人的意义性存在。教育是关照人的生命和精神存在的社会活动形式,这种关照即"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而当下教育对人的关照却失去了"全面和谐"的本然要求,演变成重"知识化生存"轻"意义化生存"的不良倾向,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知识化生存"是以知识学习为本位和目的的一种教育实践。"知识化生存"的学习将知识当成目的本身,人被当成了获取知识的工具;重视知识的获取和占有,疏于对意义的探求和心灵的关照,剥  相似文献   

12.
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中篇小说《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默尔索对于人类各种生存状态采取冷漠的态度,被视为荒诞社会的一种反抗。但这种冷漠的叛逆真的是出于他本人意识的反抗吗?本文暂不谈他的无声反抗和荒诞的法律程序,而通过分析原始文本和"日光"这一意象聚焦于默尔索本人以及他的独特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3.
李玲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194-195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育重新定义:教育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罗崇敏说:"教育的主体是人,教育的客体也是人;教育要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这就是"三生教育"的内涵。"教育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基石,为实现中华民族和谐、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是进行科学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进行"三生教育"的主阵地,本文就如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三生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集宁师专学报》2019,(5):19-22
对"和谐"的崇尚和追求,不独为儒道释文化所倡导,而是包括草原民族在内的整个中华文化的一种共同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草原文化的和谐内涵体现为一种"大和",具体可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人与天的和谐;人与地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艾里森的长篇小说Invisible Man在国内出现了三种译法:"无形人"、"隐形人"和"看不见的人".这三种译法都一语道破美国黑人被忽视的生存状态."失明"和"追求自我"是这部小说的两个重要的主题成分.结合这两个主题来探讨,在三种译法中,"看不见的人"既反映了黑人的生存境遇,又凸显了"自我追寻"和"失明"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电影《危险关系》是一部以男性与女性的关系意象为主要叙事对象的作品,在男权叙事下演绎了两性之间看与被看、控制与反抗、霸权与妥协的复杂关系。它在男性凝视中建构诱惑的女性身体、叙述潜在的女性缺陷,以此对男性性欲与权欲进行二维迎合;它在性别标记下展示女性的逆动与反抗状态,从而表达其企图挣脱男权牢笼的强烈祈愿与女性意识;它最终以三种殊途同归的"寡妇"形象书写了女性败北妥协的悲剧命运。在此动态的逻辑层面上,电影揭示出男权藩篱圈禁下女性无法规避的"被看——反抗——妥协"的现实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7.
教育中的反抗行为越来越多。反抗行为似乎与人的天性有关,心理学与社会学也可以为教育中的反抗行为提供一些分析的视角,但从最根本处来说,教育中的反抗行为与教育实践具有的"守旧"性格有紧密的关系。教育的本质决定了教育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行为,这是教育的"先天"特点,正是这个导致了教育的"守旧"取向。因为"守旧",所以反对"偏离",然而教育又要启迪智慧,促进人成长,所以"鼓励创新"。在新的环境下,这一矛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精品音乐文化."和谐美"就是侗族大歌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最突出的艺术特征,是侗族大歌的精髓.其"和谐"的音乐艺术审美效果集中地体现了侗族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自我身心的和谐互动等有价值的和谐理念与生存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语石破天惊,一个不相信天命,敢于向命运抗争的造反形象应声而出。陈胜,虽出身低微,却不甘心受人奴役。他渴求摆脱贫穷,渴望改变生存现状,果断策划"举大计",引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实现他的"鸿鹄之志"。期间他的豪言壮语不仅掀起反抗狂澜,更彰显他的不同寻常的才能胆识和勇者无惧的个性。  相似文献   

20.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穿了"反抗"的主题思想。从两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局外人》到《鼠疫》,加缪为我们展现出面对"荒诞"主人公是如何在虚无的世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的,那就是"反抗"。具体阐述加缪"反抗"的具体含义,在两部作品中建立的"反抗"共同点及其升华,其中升华分为三个部分:反抗对象的扩深、从"消极反抗"到"积极反抗"、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