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生态文化》2005,(2):18-19,37
敦化林业局现有森林经营面积23.74万公顷,职工1.6万人。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木材产量调减了57%。在面临严峻生存危机的形势下,坚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精心培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弘扬“继昨天艰苦创业,干今天争创一流,想明天造福后代”的企业精神,激励职工迎难而上,团结拼搏,建设“绿色家园”。经过几年的努力,企业文化建设在凝聚职工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慧 《职业圈》2012,(26):14-15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革命实践和精神积累,在延安时期培育与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继承、恢复和发扬延安精神。江泽民同志一再指出,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胡锦涛同志曾明确提出了两个“务必”,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四求四务”的第一条,就是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之实。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思想,注重人的因素,倡导人本文化,通过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在站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弘扬先进的良好风气,用先进人物、优秀作品和模范行为激励员工,把员工的自身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加大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力度,以先进文化铸就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企业文化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思想,注重人的因素,倡导人本文化,通过大力表彰先进、树立榜样,在站中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弘扬先进的良好风气,用先进人物、优秀作品和模范行为激励员工,把员工的自身价值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才能加大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力度,以先进文化铸就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论述,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提出在奋力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选树先进典型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构建和谐,推进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对于弘扬企业精神,加强基层建设,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塔里木油田行政事务部结合实际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努力创新先进典型评比载体,积极开展“服务之星”选树活动.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开展五年,员工对评选活动反响强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推动我们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新的形势下,以"构建一流信息平台,服务宣钢生产经营"为宗旨的宣钢信息中心工会,大力弘扬宣钢"诚信、奋进、创新、图强"的企业精神,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这个中心,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推动工会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为构建和谐信息中心、和谐宣钢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有企业一级党委就是要发扬铁人精神,发扬大庆精神,在创建先行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扎实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要把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结合油田实际,好找党员做好本职工作,求真务实,奉献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一、营造理念渗透,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企业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适应本企业的文化核心理念,特别是在创业中形成的各种精神。如: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献身事业的拼搏精神,刻苦钻研的攀登精神,严细求实的敬业精神,争创一流的开拓精神,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深入人心,并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取向。随着企业的发展,“敬业奉献,求实创新,励精图治,争创一流”等等的企业精神,都会以一种细雨无声的文化浸润,起到了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形象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人一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辽宁考察工作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人阶级伟大品格,为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可贵的雷锋精神薪火相传说起雷锋,我们企业人都感到骄傲,因为我们都流着同样的血脉;我们企业人也都感到力量倍增,因为雷锋一直都是我们企业树立的标杆和学习的榜样。第一,雷锋精神由来。1963年3月5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只因为,雷锋的无私奉献、敬业爱岗、艰苦朴素、自强不息、助人为乐等精神的崇高与伟大。从此,雷锋精神照亮了中国精神的天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目前,按照党中央的统一布置,创先争优活动进入了全面争创,扎实推进的第二阶段。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先争优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初步形成了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工作上台阶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推动了经济文化建设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有企业一级党委就是要发扬铁人精神,发扬大庆精神,在创建先行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扎实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需要,要把广大党员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需要行之有效的实践载体和动力机制,结合油田实际,好找党员做好本职工作,求真务实,奉献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厶竞每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5.
张文钰 《职业圈》2011,(30):19-19
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单纯依靠制度的硬管理不能有效地指导员工自觉行为,企业文化构建才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众多企业百舸争流、力求实现质的突破、争创国内一流企业的今天,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形成核,厶竞每力,能否实现长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和谐企业文化还是企业保持动态张力平衡、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红色物质文化与红色精神文化的总和。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是红色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内核。挖掘精神内涵、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是少数民族地区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最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李剑  蓝玉才  郭凤娜 《职业圈》2012,(22):76-77
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于6月28日召开了全国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公司总经理柳秀导、党委书记李刚利,他们介绍了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暇加快企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文化》: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今年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请李书记介绍一下公司党委在创先争优方面的工作思路? 李刚利:我们公司党委工作始终按照有目标、能量化、可考核、重实效的思路去做,在2006年就提出"135"目标,即1年进市级先进、3年进省级先进,5年进全国先进,经过6年的努力现在实现了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宁建东 《职业圈》2011,(36):29-29,86
工会组织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共同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是帮助企业形成良好价值取向,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实践活动。在创先争优的活动中,我们要密切围绕党组织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工的协作发展。工会组织同企业职工的关系密切相连。是最了解职工实际生活工作状况和最能够体现广大职工内心意愿的组织。为了贯彻我党为人民服务的伟大方针。促进企业社会的和谐发展。党工合作是进一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在全面落实各项决策部署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围绕“精益升维”,利用精益工具,以科学有效的手段,大力推进企业软实力建设,不断增强国有企业软实力建设取得新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内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