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楠 《现代企业文化》2014,(12):127-127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媒体进入了一个被娱乐主宰的时代,电视的娱乐功能渐渐被强化,有一个明显的感觉是,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节目形式类似,内容大多围绕相亲、综艺、八卦等大众话题,在一派或热闹纷呈,或紧张刺激的炫目形式下,不仅仅是节目内容的日趋雷同化,更有“娱乐至死”的狂欢之态。许多人不禁要问,这是对精神崇高性的淡化吗?在新鲜刺激、消遣休闲式的感官满足之后,电视媒体到底还能给观众些什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语用学研究的发展,使我们对那些看似简单的会话研究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文章试图运用会话原则中的礼貌原则理论,对<杨澜访谈录>节目中的真实会话语料进行分析,以期能为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提供语言实践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到中国足球出线,从姚明、刘翔成为超撅巨星到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队大获全胜,我国体育事业以其前所未有的蓬勃姿态令金中国为之兴奋,金世界为之瞩目。电视体育资讯节目在今天也承担起了愈发举足轻重的职责。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电视体育资讯节目不仅承载着向大众传递最新体育信息的任务,更是对外宣传我国体育文化、展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面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4.
刘星 《现代企业文化》2013,(32):141-141,14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萍 《文化学刊》2011,(4):84-86
电视科教节目是利用电视媒体进行科学文化传播的具体节目形式之一,应注重传播科学文化、创新文化、大众文化、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媒介文化,以满足公众对于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从而提高我国公众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增强公众抵御各种落后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前南京没有过这种英语节目,挺有意思的,包装也很精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市民在乘车途中增添了一份乐趣。”7月27日,从事IT行业的陈峥在南京地铁里看到了一档全新的移动电视英语节目——《英语随身看》。  相似文献   

7.
郑洋 《职业圈》2013,(21):29-3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三型”党组织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党组织建设现状的深刻把握,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把十八大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实践上来,以实际行动发挥工会组织在“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党员干部是忠实执行者。只有忠实执行者,才能真正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有效实践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才能切实促进社会和谐。做为一个基层单位工会的工作者,如何坚持科学发展,深化创业创新,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企业,指导新形势下企业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王世龙 《文化学刊》2013,(2):122-126
以“草根选秀”与“全民娱乐”为主要特征的音乐选秀节目是当前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经历了发展、高潮后逐渐进入了低谷,面临内容低俗化、节目同质化等诸多问题。文章从节目定位、商业模式、互动形式等方面对当下电视荧屏热播的音乐选秀节目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了该节目成功之处,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大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全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论述深刻概括了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路养护与管理将逐步进入市场,这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用思想文化建设铸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全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公路养护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们高度重视的基础性的主要工作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这个思路也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企业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细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最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企业经营者、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文化已成为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和发展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工会组织本身担负着“教育、参与、维护、建设”的四项职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工会作用的发挥。工会引导教育职工提高素质,并运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成为投身社会建设。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时代生力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已经实践证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好声音》是近期一档娱乐人民群众、影响广泛的节目,同时也是民间草根歌手展示才华的舞台。她的成功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我刊特组织本文以飨读者。似乎在一夜之间,从歌曲到故事、从节目到模式,都成为了热门话题。中秋之夜,全家人在一起观看"好声音巅峰之夜"一定会成为2012年中国人特别的记忆。《中国好声音》象征着精英阶层回归电视和大众审美趣味在电视中得到真正的尊重。定位准机会佳形式奇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定位为"大型励志音乐评论节目"。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道:"我觉得《中国好声音》正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5.
凌阳 《职业圈》2012,(24):26-26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国情,决定了中国工会组织参与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企业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刘广振 《职业圈》2012,(36):127-127,129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8.
2015年9月10日,在“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当天,一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主题的访谈节目《解码一带一路》在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开播。节目以高端访谈形式,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所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法制和法律。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2013年的法制工作目标是“不断完善公司法律事务管理,夯实法制工作基础。提升法制工作水平,增强法律管控能力”。几年来,公司的法制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企业依法治企的理念不断增强,逐步深入开展的法制工作,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洪刚 《职业圈》2012,(30):29-30
一、扎实推进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这里所说的“中心”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