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创造性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用取实性的态度对待它,以技术性的标准衡量它,操作不到位。如果从游戏精神的视角来分析的话,那就是师生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游戏的基本精神——自由精神、体验精神、主体精神的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2.
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存在方式,儿童游戏一直被认为是最纯粹的游戏。然而在现代社会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儿童游戏精神却面临衰落:知识和规范教学将游戏驱逐出了教育的领域;商业利益殖民了游戏的乐园;电子玩具控制了儿童的身体和心灵。儿童游戏精神的衰落现象值得教育关注。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需要一种自然的、生动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游戏化教学是游戏活动和游戏精神在教学实践中的辩证应用,注重用游戏的思想指引教学,用游戏的精神引领儿童,用游戏的方式构建课堂,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认识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仅仅将游戏作为促进教学的外在手段,忽视了人当下的现实存在,窄化甚至偏离了游戏教学观的本意,而本体论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观则强调游戏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内在追求。游戏的内在品性决定了基于游戏精神的课堂教学的可能与必要。构想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和规则意识的人的教学目的,民主平等、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强调充分投入与积极体验,教学内容主张师生对话基础上的课程创生。  相似文献   

5.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游戏性规定了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以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为己任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应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具有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展示、创生、对话的精神。具有游戏精神的教育强调确立"游戏人"的教育目标,创造"游戏场"式的教育情景,开展对话和生成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6.
游戏是最适合幼儿的学习方式,舞蹈游戏化设计和教学也是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方向。目前幼儿舞蹈游戏化教学中缺少愉悦精神、创造精神和自由体验精神,使舞蹈游戏化教学浮于表面、没有趣味、形成无效教学。应改进舞蹈游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建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为幼儿舞蹈教学注入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游戏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游戏精神",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游戏精神"?文章从课前游戏调节课堂气氛、识字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重视游戏教学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融入"游戏精神"。  相似文献   

8.
论游戏与教学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游戏和教学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手段,二者的整合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游戏与教学整合的实现路径包括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  相似文献   

9.
各种流派的游戏教学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学前教育产生过不同的历史作用。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批判地汲取和继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游戏教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对游戏的主导价值、根本方法和基本要求等方面的认识还存在着不足。在新世纪、新时期,我们应当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重新认识游戏教学以人为本的核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看到由于一些教师未能完全把握游戏的特点,往往使得游戏“中看不中用”,没有很好地将娱乐游戏和教学游戏区分开来,或者方式陈旧,降低了游戏的实效性,本文对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操作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刘军  牛慧 《海外英语》2012,(16):112-115
In the present competitive society, English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and how to master English becomes one popular topic for everyone. English is a communicative tool, however,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used in English teaching is not very suitable, an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s very boring and inefficie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does not give students a real world situation to practice their English speaking and it does not cultivat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This phenomenon continued in th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for many years, and students can not use the English to communicate in their daily life. This phenomenon appears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 schools as well,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e paper firstly describes the problem of English spoken teaching in college schools in Chi na. And then it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problem and the cause of problems. The aim is that we find the problem and deficiency of Eng lish spoken teaching in college schools and use Role play a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oreover, how to uses the role play specifically in th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So that the role play can help teacher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enhance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cultivate the students’learning interests and improv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s.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存在之存在,在深广的时空结构中,和谐就是宇宙建构的秩序。人类在普遍性的发展过程中认识了和谐,形成了和谐范畴和普遍的和谐文化精神。回归和谐是人类对自身文化过程的反思和扬弃,人类社会自由全面永续发展的需要呼唤着和谐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是以实践为取向,以意义为单元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尝试。意义总是在人与事物或他人的联系中显现的。使人与事物或他人相联系的,正是人的能动的实践。人通过实践所实现的正是对意义的理解、追求和创造。实现教育的意义是教师的使命。以提示教师对教育的意义、对自己所授学科的教育意义、对自己正在教授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联系及其教育意义、对怎样使教育意义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得到实现都具有清醒的意识,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解和实现教育意义的思维策略,实践-意义取向以意义的追求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着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责任担当:有效教学的实现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自我建构的一种生存实践,于是,学习者勇于担当自己的学习责任便成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条件。为此,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教育,让学生知道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值得去做,并鼓励学生勇敢地去做、切实地去做,为自己和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也是让学生对生命充满期待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造就的人才,教师应该在全面开发每个学生独特智能优势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展现智能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实践的结合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探讨了英语短剧拍摄活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认为英语短剧拍摄素材应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拍摄活动尽量做到让学生人人参与、合作学习,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了解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的各项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发挥其专业特长,英语教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和新课程理念的日渐深入人心,我国的语文教学正在由传统的"授——受"关系变成"你——我"即互动关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编演课本剧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话剧表演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参与能力,提高他们理解、感悟、掌握课文内容的自主创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编演课本剧为切入点,把课堂教学与编演课本剧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语文教学的形式重塑了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走出技巧层面的修辞学批评,一是向修辞诗学延伸。二是向修辞哲学延伸。前者研究文本的修辞设计和诗学关联;后者从话语方式向人的存在方式提升,研究修辞如何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结论是:人创造了修辞,修辞也塑造着人。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表现人类精神的重要载体,音乐记载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表达了人类对文明的追求、展示了人类伟大的创造力,表现出对自身命运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整个生活芳式。它可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及深层文化。但不同民族和区域的文化是存在差异性的,学生如不熟悉英语国家文化,就会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误解英语国家所特有的事物、制度和观念,无法有效地理解听力内容。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在听力课上输入大量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以丰富的知识为后盾,有效地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学生全球公民素养的培育关系到学生如何致力于未来生活和人类拥有怎样的未来,理应是历史价值观的要义所在。“全球意识、世界公民责任认同、世界和平与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全球公民素养培育的核心内容。全球公民素养培育要重视培养学生民族情怀和世界意识,弘扬时代精神,培养批判和理性思维,关注现实世界,让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增强现代公民责任意识,关注全球利益和人类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