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20-27
宇宙飞船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三种结构,其中三舱式飞船最为先进。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宇宙飞船是由再入舱和设备舱组成的双舱式结构,美国的第一代飞船是“水星”号,它采用单舱式结构。我国的“伸舟”号飞船研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具有第三代飞船的特征。据专家介绍,这次“神舟”六号飞船很多方面都优于苏联第三代宇宙飞船“联盟”号。神舟六号飞船的设计重点是优化全船配置,减轻结构重量,合理安排新增设备在轨飞行工作模式,保证飞船的能量平衡,进一步提高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载人航天任务,接下来让我们对神舟六号飞船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接触:  相似文献   

2.
我们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太空舱里 空间站有三个地方能与即将到来的飞船对接。一个窗口为航天飞机的对接预留,构造相似的另外两个窗口位于空间站纵轴线末端,一个在量子Ⅰ舱端部,另一个与基础舱相连。这些窗口设计成能接收或者是受人操纵的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或者是无人驾驶的俄罗斯“前进”号补给飞船的端口,停放“联盟”号飞船的最佳处位于基础舱连接处。当每一个即将到来的俄罗斯飞船轻轻地推进(是的,轻轻地推  相似文献   

3.
“神舟”号飞船成功发射和回收 我国科学家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999年11月20日首次成功发射“神舟”号飞船,2001年至2002年,又成功发射与回收了“神舟”二号、三号和四号飞船。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技术日臻成熟,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表明我国利用飞船开展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6月22日9点45分(北京时间21日21时45分)左右,搭载着“太空飞船一号”的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加州的莫哈维沙漠机场跑道上起飞。约1小时后,这架名为“白骑士”的飞机飞抵15公里高空,释放出“太空飞船一号”。“太空飞船一号”和运载飞机“白骑士”皆由私人资助制造。飞船被释放后,其火箭发动机迅速点火,点火时间约80秒,飞船加速至3马赫(音速的3倍),垂直攀升,飞出地球大气层,抵达约62英里(100公里)的高度,飞行员在这个高度上飞行了约3分钟,然后开始返程。在重返地球大气层后,飞船滑翔15分钟至20分钟,然后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降…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神舟五号”飞船是比较先进的载人飞船,这主要体现在“神舟五号”的构造上。 “神舟五号”飞船采用三舱式构造,由轨道舱(也叫工作舱)、返回舱(又称座舱)、推进舱(仪器舱)和一个过渡段组成。轨道舱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地方,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所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我国“神舟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返回,加之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载人航天尤其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更加浓烈的兴趣。 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酒泉航天发射场上“长征二号F型”捆绑式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四号”无人飞船疾速飞向太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返回舱按预定轨道安全降  相似文献   

7.
詹前 《金秋科苑》2013,(20):25-29
1.“天鹅座”飞船由轨道科学公司研发,可执行ISS无人货运补给任务 据国外媒体报道,弗吉尼亚州瓦勒普斯岛航天发射场迎来了一位新的“客人”,它就是由轨道科学公司研发的“天鹅座”飞船。  相似文献   

8.
可行     
1月10日,中国权威医学科研单位证实,“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环境完全符合载人飞行要求。 这一权威医学科研单位名为“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中心的研究人员仔细研究了“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搭载的冲击加速度测量设备带回的数据,分析判读表明,飞船舱内力学环境完全符合载人飞行要求。  相似文献   

9.
《科学中国人》2003,(11):64-64,F003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15日9时许,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  相似文献   

10.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11,(21):32-33
1.“月神”号系列飞船 1959年9月12日发射升空的苏联“月神”2号无人探测器是第一个与另一个星体取得联系的人造飞船,它于发射2天后撞上月球;1959年10.84日发射的“月神”3号是第一艘拍摄到月球远侧照片的飞船.  相似文献   

11.
这不是科幻,而是被人们遗忘的“先驱者”和“旅行者”号飞船,它们已逼近太阳系的边界,将继续向银河系中心漂去。这位把半辈子光阴都投入“先驱者”飞船飞行计划的人——惠尔斯,他跟飞得最远的飞船“先驱者”10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我国“神州”三号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向着载入航天发展的宏伟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据悉,“神州”四号将于今年9月携带一枚“奥运小星”升空,预计2005年前我国将发射载入登月。中国不久将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载入航天的国家。我国为什么要巨资进行载入飞船的研究,载入飞船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回报呢?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飞船在茫茫太空飞行过程中,宇航员为完成某项科学试验,或者为排除飞船因遭“太空垃圾”撞击而发生的外部故障,或者为修理其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等,需要离开飞船到舱外进行太空作业。那么,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行走”的呢? 宇航员在太空的所谓“行走”,实际上是用安全索紧紧地与飞船联接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神舟九号飞船绕地球飞行1小时耗电多少?也许你猜不到,只需要1800瓦,相当于一个普通家用空调或者是一个功率高点的微波炉的耗电量,但飞船与家用电器比起来,可是个十足的大个头。一天飞行下来,“神九”耗电量只有43度。虽然“神九”耗电不大,但却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即电源系统,时时刻刻为“神九”的飞行提供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会释放一颗伴飞小卫星。据透露,这颗小卫星或将通过操作指令自动弹出飞船,或将由太空人出舱活动时人工释放。除可近距离监测“神七”飞船外,小卫星还安装有CCD立体相机,可提供飞船在轨飞行时的首张三维立体外景照片和太空人出舱活动的即时画面。而“神七”的具体发射日期则需“天公作美”了。  相似文献   

16.
从嫦娥奔月动人传说到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华夏“飞”梦五千年。这一美好的理想终于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为之振奋!世界为之喝彩!“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那一刻,“神舟号”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想起自己当初的誓言:“这辈子只要能把飞船这一件事情做好,就算没有白活。”(一)“东方”升起航天梦1970年4月,当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过天际时,不到8岁的袁家军站在激动的人群中,听着收音机中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在长白山下仰望夜空,搜寻卫星的轨迹。虽然还不知卫星为何物,但卫星只那般神秘,令他心动。于是,他幼小…  相似文献   

17.
“旅行者1号”飞船 “旅行者1号”在运行35年后,可能已首次离开太阳系据外媒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9日早晨表示,最新迹象显示“旅行者1号”飞船(Voyager11很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而进入银河系,成为人类历史上首艘逃逸太阳系、探索于遥远恒星之间的人造飞船。  相似文献   

18.
加加林少校在談到他乘“东方号”宇宙飞船返航时,曾經說:“……当飞船进入大气层后,直看到飞船外壳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奇怪,为什么这个时候飞船表面会燒起来呢?說起来这个道理也很簡单,大家知道,宇宙飞船的速度是很快的,它至少要比最快的汽車快五百倍,比最快的飞机要快三十倍,所以,当飞船进入大气层后,船壳就和空气发生高速度的磨擦,由于磨擦,飞船外壳就发热了。不能低估这个磨擦热,它能使飞船表面溫度升得很高,一般估計可能达到摄氏六千度。可以  相似文献   

19.
杨孝文 《百科知识》2009,(19):24-25
1990年发射升空的“尤利西斯”是一艘围绕太阳运行的飞船,在对太阳进行了将近20年的研究后,最近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宣布让它退休。虽然“尤利西斯”飞船执行任务的时间之长和飞行距离之远都令人难以置信,但是现实中还有很多服役时间很长的航天器,它们有的在探索太空,有的则在监控地球上的一举一动。  相似文献   

20.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目前设想出了一种较小的概念飞船,称为“殖民星际飞船”(Colonized Interstellar Vessel或CIV)。当人类乘坐这样的星际飞船的时候,上面的生活空间和地球上的十分类似。不过,科学家表示,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要想建造一艘能搭载人类进行星际飞行的飞船仍需要上百年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