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监督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在目前腐败现象仍很严重的情况下,加强行政监督,完善行政权力监督体系还具有很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推进,行政监督体系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完善。本文就我国行政权力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行政监督主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监督的主体是行使行政监督权的责任者和执行者,即依法独立参与监督活动、享有监督权力、履行监督职能、负有监督义务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在我国行政监督制度中,行政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执政党、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民个人等。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行政监督的主体,才能充分发挥行政监督机关在依法行政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3.
1998-2005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在行政主导下经历了一次区域整合,这次合并潮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至深.文章以湖北省荆州市高等教育行政整合为案例,采用合成控制法、反事实状态构建一个未发生高等教育行政整合的“虚拟荆州”来与真实荆州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行政整合区域高等教育并没有损害高等教育原本的发展趋势,更能够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善高校发展路径,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本研究为此次“合并潮”提供了一种学理性解释,也为以后可能出现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二次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在我国得到相应支持和改善,并且高职教育发展方面也有显著的成就。在高职教育中,行政工作不仅属于基础教育部分,而且是中心领导组织。根据现目前调查分析,我国高职行政工作员实际能力与高等教育工作对行政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不符。因此,需要重视高职行政人员的管理,提高行政人员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国内高职行政人员的素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行政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对策,以期提高高职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教育行政法治化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行政能否实现法治化,决定着依法治教能否真正实现,教育行政法治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行政主体法治化,教育行政主体的编制和行政职权必须依法设定和授权;二是教育行政行为法治化/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实现教育行政立法、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的法治化;三是教育行政监督法治化,有关监督机关必须依法对教育行政主体的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实现教育督导、教育行政监察和教育审计的法治化;四是教育行政救济法治化,教育行政机关必须依法对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予以恢复或赔偿,实现教育中的申诉活动法治化和教育行政复议法治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高等教育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转变高等教育的行政职能,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提升高校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在高等教育面临新挑战的背景下,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现状的分析,就我国高等教育行政职能的转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是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逐步推行,大部制在大交通、大工业、大能源等领域得到应用和探讨,但是,如何运用大部制的原理和要求来推进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笔者认为,新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以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1]这和大部制改革有着内在契合性。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整个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部分,尤其需要从大部制改革的视域中全面透视,以正确确立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未来发展战略和当前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已进入深化发展和稳步调整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更加需要认清高校行政管理的定位和性质以及高校行政管理观念转变的必要性,在正确理解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将其贯彻到行政管理工作中去,为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助力。  相似文献   

9.
路丽荣 《安阳大学学报》2002,(2):112-113,116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和行政监督机制,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本文就教育督导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方向、特征、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行政问责制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在推进行政问责制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权责不清、行政监督虚置、问责文化滞后等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