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主将 ,在艺术上也同样有着突出的业绩。他对于传播新的艺术形式不遗余力。他在书籍装帧、木刻、版画、连环画的发展上 ,起到了领航的作用 ,对于钢笔的倡导 ,鲁迅先生也是身体力行。在新的艺术观念上 ,鲁迅先生也同样和谐着新文化运动的节拍 ,指出了一条艺术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主将,在艺术上也同样有着突出的业绩。他对于传播新的艺术形式不遗余力。他在书籍装帧,木刻,版画,连环画的发展上,起到了领航的作用,对于钢笔的介导,鲁迅先生也是身体力行。在新的艺术观念上,鲁迅先生也同样和谐着新文化运动的节拍,指出了一条艺术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 ,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 ,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 ,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 ,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 ,是劳动者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一种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门神画又是民间木刻年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神画形成发展于民间,在适合劳动人民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吸取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营养,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是劳动自由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创始人。其艺术美学思想博大精深,鲁迅先生关于继承东西美术传统的观点,今天看来也不失为真知灼见。如今,鲁迅先生的艺术美学思想,已成为我们的传统,我们应该通过辩证的扬弃来吸收、发展它。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小的时候,可看的书不多,鲁迅先生的书却应有尽有,因此,早早地,我就读过他的许多小说,我集藏的第一套国内名著就是《鲁迅全集》。但我知道鲁迅与美术关系的密切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鲁迅是新兴木刻运动的支持者与倡导者,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反映了他与青年木刻家的交往。他是书籍装帧方面的行家,亲自设计过不少封面。  相似文献   

7.
年画探源     
新春佳节,贴上年画,以示辞旧迎新,祝愿新年繁荣昌盛,这种风俗在我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年画是一种独立的绘画体裁,只因新年才贴,所以称为年画。年画的来源始于贴门神,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年画的兴起,是与雕版印刷技术分不开的。雕版印画的方法发明于唐代,到明朝,随着木版画的发展,年画才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明以前,年画的题材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号扉页上刊出德国进步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这是鲁迅先生对柔石烈士的纪念。一九三六年,鲁迅在编选珂勒惠支版画集时,回忆到了这件事情: “这幅木刻是我寄去的,算是柔石遇害的纪念。”(《写于深夜里》) 可是,当年《北斗》编者丁玲同志的回忆却与上录文字小有出入。她说,在筹备创办《北斗》时,“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先生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  相似文献   

9.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 ,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 ,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 ,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 ,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 ,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0.
一、抗战前后木刻运动在广东蓬勃开展追溯中国现代版画史,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就积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培养了一支先进的木刻新军。由于广东不少早期有成就的木刻家,曾受到鲁迅先生的亲切教导和鼓励,后来他们成了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鲁迅先生说:“擅长木刻的,广东较多,我认为最好的是李桦和罗清桢。”(1934年12月19日复金肇野的信)他们一部分以广州为中心,战后转移到曲江;另一部分活动在粤东汕梅地区。  相似文献   

11.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2.
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虽然他永远地走了,然而,他的崇高形象依然活在人们的心中。在为数不多的鲁迅生前照片上,我们仍可目睹这位文化斗士的风采。《鲁迅在上海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的鲁迅形象尤为栩栩如生。这组照片就是在1936年10月8日拍摄的。它是鲁迅生前的最后留影。它记录了鲁迅对中国未来新兴木刻界的扶助、关怀和友谊,  相似文献   

13.
鲁迅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日快到了。我想起了一些与鲁迅先生交往的往事。岁月匆匆,那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我与鲁迅先生交往,开始时是与美术有关的。我年轻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画,那时对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理解(还曾经吵过架,可参看《集外集拾遗补篇》上鲁迅给我的两封信)。后来有了好感,一方面是因为看了他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的那些尖锐的杂文,虽然不大懂,但喜欢那个调调,甚至想模仿一下;另外,则是由于看见他也介绍木刻、版画、谈论美术。一九三三年秋天,我在叶紫家里和陈企霞谈起上海街头巷尾旧书摊上儿童看的连环  相似文献   

14.
在鲁迅先生精心保存的大量书画资料中,有一件留有鲁迅手迹的柔石遗物。现借宁波师专学报园地首次披露,并略加考证。鲁迅发起木刻运动始于朝花社。朝花社是鲁迅和柔石等文学青年合办的,“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艺苑朝华》中有一、二两集《近代木刻选集》,是我国最早输入的外国创作木刻专集。鲁迅在《木刻纪程·小引》中说:“创作木刻的绍介,始于朝花社,那出版的《艺苑朝华》四本,(按应为五本——引者)虽然选择印造,并不精工,且为艺术名家所不齿,却颇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在从事新文学创作的同时,也关注着中国现代绘画、木刻艺术的发展,倾注了极大热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木刻艺术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对木刻艺术的热爱,不仅影响了他独特的审美倾向,而且也潜在地影响了他作品的审美效果,从而使鲁迅的艺术世界更突出,更独特。  相似文献   

17.
刘岘是新中国第一代木刻艺术家.是鲁迅倡导下的木刻运动的先驱,他一生勤奋创作,直到1990年9月21日溘然长逝。他为我们留下了四千幅左右的木刻作品。在他75年的岁月里能创作出如此多的作品.其对艺术的热爱和勤奋可想而知。翻阅这些美仑美奂的作品.我们不禁疑问,什么给了刘岘孜孜不倦的动力和不倦的创作激情,从先生的作品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这就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发起人,鲁迅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和美术教育界的崇高地位,20世纪30年代中期鲁迅先生扶植与培育的新兴木刻运动,到抗战时成为“美术救国”的中坚力量,事实上,鲁迅在美术教育方面有很多个性鲜明,影响深远的见解,并非仅仅局限在木刻运动方面,他对中国现代美术及美术教育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年画是我国民族绘画不保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历史悠久,是民族绘画艺苑中一朵色彩绚丽的鲜花。本文通过对这一种所表达的主题,她的基本内容和创作形式的分析,论述了这一绘画艺术经历千年发展所形成的艺术特性,即她的艺术美和人民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年画艺术植根于民族沃土之中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2):157-160
鲁迅是新兴木刻运动的导师,倡导"为大众而艺术",这成为新青年中艺术创作的精神启蒙。沃渣是早期新兴木刻运动的参与者,受到鲁迅思想指引。抗战期间,沃渣在延安鲁艺、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大进行教学和创作。沃渣的版画结合战事政治宣传和艺术探索,在国家危难时期,对民族的悲情命运切入时弊,揭示世态,以悲天悯人的胸襟反映民生,立场爱憎分明。他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思想,以国家命运为艺术创作的核心,讴歌民族、讴赞生活,坚守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思路,创作出反映革命现实主义的经典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