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媒体报道了穆棱河流域数万百姓引水困难的新闻,揭示了穆棱河流域用水矛盾尤其是生态环境用水与经济建设矛盾突出问题。本文围绕鸡西地区穆棱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该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与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等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其在维持生态系统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地下水资源现状的研究与分析,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提出了客观的见解,力求能够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论证.对如何加强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促进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优化,提出了设想和建议:(1)完善流域水法规建设,加强水行政执法;(2)加强流域域情的综合研究和规划工作,编制<流域综合治理规划>;(3)对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调控,以统筹各地区的利益;(4)强化流域水规划管理;(5)加强流域水量统一调度管理;(6)突出节水措施,促进流域经济向高效用水、高产出、高效益方向发展;(7)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成为了社会上十分关注的话题。之所以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成为了热点话题,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水是万物之源,影响了人们生活中方方面面,所以加强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水资源进行保护,一方面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本文将要首先分析在现阶段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接下来再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相似文献   

5.
袁子恭 《资源科学》1983,5(4):19-24
开发利用水资源除技术经济效益外,同时也要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自然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大型水库的修建和湖泊的开发利用可能引起生态环境变化的问题,近年来已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我国有些湖泊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仅就苏联谢凡湖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做一概括介绍,供有关部门参考。 谢凡湖位于苏联亚美尼亚共和国境内,是一个构造盆地形成的大型高山淡水湖泊,环绕湖  相似文献   

6.
周开蕴 《资源科学》1985,7(4):62-70
在干旱地区的脆弱生态系统条件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演变。我们通过甘肃省金塔县鸳鸯池灌区的考察,及该地区地下水动态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在干旱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所引起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为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防治环境退化,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概括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的地位,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阐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培植的关系,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与培植水资源的对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该文在对银川平原水资源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依据,利用系统分析原理,建立了银川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运用模型对区内工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不同水平年工农业及生态用水情况下,优化的地表水与地下水合理配水比例是:对盐渍化比较严重地区在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中,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大约在40%~55%之间;盐渍化中等地区,地下水开采占比例大约在35%~40%;盐渍化程度较弱地区地下水开采所占比例小于35%.这一结果有利于调控地下水位,体现了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的原则,节约了水资源,为区内水资源宏观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离开了水我们无法发展,因此必须坚持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篇文章研究了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方案,总结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同时分析了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供应之间的矛盾,提出城市水资源规划和利用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的日益紧缺愈来愈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水资源的变化规律可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根据洛阳市水资源的开发状况和地表水资源的变化,分析和探讨了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地表水资源的隐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市地处我国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干旱少雨 ,生态环境脆弱 ,水资源是这一地区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要素。 2 0 0 0年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制定了“加快现代化首府城市建设”,以及“建设生态市”的宏伟目标和战略规划 ,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再造秀美山川。水是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面临的最大挑战 ,生态环境与水又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 ,呼和浩特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关键是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这就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务统一管理体制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浍河水库的基本情况,从水源现状、工农业用水情况及综合利用现状方面对全浍河水库水资源卡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浍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灌溉管理粗放、水淤积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同时,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缺失也决定了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和综合利用,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水资源也是自然与社会交互的动态系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以及开发利用的水平都是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提高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环境容量的需求也也逐渐增长,水资源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和供给失衡的状态,所以,想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首先要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本位将主要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为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生态水利是从生态的角度出发建设水利工程,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从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建设原则等角度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初步分析,较详细论述了应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方式对五常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在充分考虑水资源的生态功能,环境功能和景观功能等综合的开发模式下进行,真正体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必须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过进行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尽早对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不利影响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石羊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很高的地区。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自70年代以来,用水量大幅度地增加,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也超过了极限。由于水资源缺乏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上游山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平原区地下水超量开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大部分沙生植物枯萎、退化成死亡,沙漠化严重,尤其民勤北部湖区地下水水质恶化,人畜饮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解决途径,提出初步意见,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从我国南、北对比着手研究了我国北方水资源利用的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相应对策,认为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等环节是减少我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8.
定西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长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甘肃省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测度指标体系,通过引入生态环境脆弱性和贫困度耦合关系判别函数,研究了该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和驱动因子时间演进轨迹及其分异规律,揭示出了贫困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互动机理,即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更尖锐突出地表现为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的矛盾;贫困地区"脆弱-贫困"恶性循环是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以人为作用为主.从总的时间演进轨迹看,定西市生态环境脆弱性与贫困性耦合关系表现为正在由不协调型向协调型演进的趋势,即贫困性逐步减小,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从政策上分析,贫困地区生存方式可选择余地与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在贫困地区实施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政策,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效途径和有效缓解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6)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水资源严重不足,不仅如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不平均性。同时,各地的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一项利国利民的措施,对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源污染等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水利工程建设不仅解决了人们用水问题,同时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也有巨大作用。生态环境对我国社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作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生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应用资源经济学的结构系统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三个分体系来表示水资源开发及利用中的三个主要指标,从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测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模型结构.通过三个方程的数据对比,对湖北省水资源开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湖北省的水资源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