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2008年10月16日至19日,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第二届年会暨“创新杯”中青年教师写作教学大赛在包头市举行。江西师大附中周东华老师代表我市参加了这次大赛,并荣获高中组一等奖。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审美的人生观 ,一直是个重要课题。沾化县实验中学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 ,通过对市“九五”重点课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攻关 ,取得了明显成效。占尽东风第一枝2001年11月15日 ,实验中学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列为“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基地 ,这在全国是首家。“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基地是在全国中语会课题组领导下 ,开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精神 ,更新教育观念 ,积极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推进写作教学创新 ,交流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的经验 ,展示阶段性研究成果 ,我会决定于 2 0 0 3年 7月1 9日至 2 3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召开“第二届全国创新写作教学观摩研讨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走进新课程 ,感悟新作文二、举办单位主办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 :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协办 :黄山市教育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作文报》社《现代中小学教育》杂志社山东…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从2006年5月起.参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承担的子课题是“作文创新教学常规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组承办的“全国创新写作教学观摩研讨会”8月 1 2日至 1 5日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课程标准》与中学写作教学创新”。来自全国 2 1个省、市、自治区的 70 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和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有关出版社、报刊社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材处乔玉全处长 ,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金明教授 ,副理事长苏立康教授到会指导工作并做了学术报告。清华大学附中的赵谦翔老师、翟暾老师分别做了示范教学和学术报告。山西、上海、吉林等…  相似文献   

6.
我校现有学生830人,16个教学班,是一所在全县规模较大的农村乡镇中学。自2001年我校申请加入中语会十五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来,我校的语文教师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师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探索创新写作教学。围绕“农村中学写作现状及对策”这一课题,深入开展研究与实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七年级侧重“多角度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八年级侧重“捕捉事物特征,使用清新优美的语言”;初三年级侧重“加强文学积累,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实验原则是:把创新写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营造学生创新写作的空间。作文教学的目…  相似文献   

7.
“创新作文”全国百校工程2010年正式启动,通过引进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验成果《创新作文》教材和教法,组织优秀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研究,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提高各实验校整体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8.
启动于2001年7月并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立项的“十五”国家级重点科研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的研究与实验”,其研究和实验过程已历时五年,建始一中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此课题研究深得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和关怀,全校语文教师积极投身于创新写作教学的研究之中,无论从创新写作的理论还是具体的写作实践,都进行了有实际意义的探索。现把课题研究的成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行和语读写教改活动开展的渐趋深入,作教学在语大讨论后,更是备受注目。特别是近年来,中考作命题多元化、思辨化的发展趋势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人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热切呼唤。笔在所承担的全国中语会“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中,在“创新写作体系”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力图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构建一种“初中创新写作教学新体系”(以下简称“新体系”),将创新写作教学的重心置于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形成完整人格的角度,重筑“人”“”合璧的作机制,构筑起学生美好的精神家园,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和创新能力,契合时代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年会暨教学经验交流会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在宁海县举行。参加的有市区及所属各县中学语文教师代表及教研员共九十多人。我院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法教师也参加了会议。大会着重交流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新经验和新课题,例如:培养学生能力、开辟第二课堂、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心理进行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开展教研组活动,等等。还初步探讨了以“三个面向”为指针,改革中学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大会  相似文献   

11.
创新作文全国百校工程2010正式启动,通过引进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智乐优·创新作文》教材和教法,组织优秀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提高各实验校整体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素养。一、参加创新作文百校工程的条件1、使用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最新科研成果《智乐优·创新作文》在本校进行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12.
梁建 《文教资料》2009,(26):65-66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师生共同面对的难题.如何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因循与创新"的问题.我们不仅要看到创新思维对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更要看到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写作经验时中学写作教学模式所带来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2010,(9):F0002-F0002
“创新作文”全国百校工程2010正式启动,通过引进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最新科研成果《小学写作课本》教材和教法,组织优秀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提高各实验校整体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迈入新世纪之后 ,人们呼声最高的是对教育的创新。《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 ,就是顺应教育改革之需而诞生的。2001年7月15日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批准立项为“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在经过五个多月的调查研究、宣传动员和队伍组建工作之后 ,于2001年12月25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召开了开题培训大会 ,宣告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正式启动。筹备期间 ,全国中语会领导对课题组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和具体的指导 ,认为这个课题选题好 ,基础好 ,架子搭得也不错 ;指出写作教学创新是一个世纪性的课…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2010,(3):F0002-F0002
“创新作文”全国百校工程2010年正式启动,通过引进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智乐优.创新作文》教材和教法,组织优秀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提高各实验校整体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2010,(5):F0002-F0002
“创新作文”全国百校工程2010正式启动,通过引进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智乐优·创新作文》教材和教法,组织优秀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提高各实验校整体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7.
“创新作文”全国百校工程2010正式启动,通过引进教育部“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实效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智乐优·创新作文》教材和教法,组织优秀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提高各实验校整体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素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配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推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的深入进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组及《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编辑部决定联合举办全国中学语文“新课改·新阅读”教学研究论文评选。  相似文献   

19.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五”科研课题。自接受课题以来 ,我们运城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 ,在指导学生“勤读、勤写”的基础上 ,研究和探索更为重要的一条——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勤思”。因为只有勤于思考 ,学生才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有了这双眼睛 ,学生才能明辨真善美、假恶丑 ;有了这双眼睛 ,学生才能从生活的平凡琐事中 ,捕捉新意 ,发掘亮点。创新作文教学训练应以创新思维为核心 ,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过程。这一过程 ,不仅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水平 ,而且也体现出创新思维的结果。在创…  相似文献   

20.
“作文”和“写作”二者是不同的概念,通过它们各自的内涵,我们可以得出中学语文进行的是“作文教学”而非“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