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初高中思政课是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有机整体。其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基础,高中《思想政治》是深化和拓展。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推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需要统筹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一体化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课程标准缺少衔接、课程内容缺乏规划、教师一体化意识缺失等困境。我们应统筹学段衔接,加强内容规划;统筹队伍建设,锤炼教师素养;统筹校内校外,强化体验育人;统筹各类课程,做强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文章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以及家国情怀、生态文明、辩证思维、国情教育及全球视野等思政要素,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可融入具有地理特色的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先后历经了四个建设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起步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推进。对建党百年各个历史时期的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归纳出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的三大特点:突出政治性,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课程建设;突出科学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设置课程;突出时代性,根据时代要求调整课程。充分把握建党百年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基本特点,可以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提供极具针对性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原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全面深化:理论原理类课程有机整合、理论发展类课程与时俱进、理论运用类课程融合重构;不同学段思政课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融合的整体性建设中,共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是深层动力,教材建设是重要一环,师资队伍是建设关键。新时代思政课的整体性建设提质升级,体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为统筹推进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切实发挥中小学思政课的基础课程、关键课程作用,全面增强思政课整体育人功能,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结合学校小初高学段齐全的办学特点,组建跨学段、跨区域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团队,从课程、教学、教师三个维度探索一体化实施路径,开展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大思政课”是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下实施的系统化的课程,包含大课堂、大教材、大时空等课程要素。“大思政课”理念突破了传统课程的局限,拓宽了课程视野,以更宏大的视角深化对思政课的认识。构建“大思政课”生态体系,以整体目标实现各方力量协同育人,以学科大概念引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现实密切联系,以能力进阶促进各类思政资源协同配合,不断推进思政课发展。“大思政课”建设有利于促进全面育人价值的实现,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及课程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杨辉 《上海教育》2024,(7):34-35
<正>思政课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作为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遴选部分区、高校建设“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重点试验区(校),逐渐建立起区域统筹推进机制,为全国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新的“上海方案”。上海师范大学与徐汇区进行联合试点,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牵引,聚焦整体试验区建设目标,聚力馆校合作课程建设,集中突破区域资源与思政课程之间的深度融合屏障,并在全国范围内创设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理论平台、教学平台及其他综合性“大思政课”平台,为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着独特的“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经验。  相似文献   

12.
扎实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助力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举措,也是改进和加强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途径。因此,高校要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加强思政课内涵式建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推进,从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敢想敢干、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三、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青少年成长中具有历时性、整体性的关键性思想涵育课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是基于对其价值意蕴与当前问题的科学分析,着重于协调解决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层次性、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统一目标。  相似文献   

15.
林学斌 《黑河学院学报》2023,(3):117-119+135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重要通识课,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思政课程是塑造学生思想品德的关键“纽扣”。在当前的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中,要精准把握时代定位与构建价值,以问题导向、逻辑导向、典型导向、行为导向“四维”维度,打造“事、课、学、思、用”五位一体的思政课程,推进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丰富思政课一体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和实效,深挖思政课程育人元素,切实改进思政课程教学,全力推向高校思政课育人新格局,协同思政课程一体化体系建设,有效培养学生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需要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是一体化统筹推进的逻辑起点、新时代思政课学科建设的基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是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的关键课程,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推进具有重要的建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应该共同推进,以真正发挥课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作用。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需要不同学段教师合力对思政课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文章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第五课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念,以保障中小学思政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一致性、顺序性、衔接性和递进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三、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搭建思政课教师先进管理体制机制经验交流平台,根据合作院校自身研究专长,提炼研究课题和写作选题,优先约稿。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三、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搭建思政课教师先进管理体制机制经验交流平台,根据合作院校自身研究专长,提炼研究课题和写作选题,优先约稿。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课程建设领会思政课课程建设顶层要求,根据学校区域实际,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实施安排。二、教学改革助推合作院校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三、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搭建思政课教师先进管理体制机制经验交流平台,根据合作院校自身研究专长,提炼研究课题和写作选题,优先约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