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超  马玉娟  刘海涛 《考试周刊》2014,(65):187-189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形式,而角色游戏是游戏中的一种典型,指幼儿通过平时生活中的积累,发挥想象力,在游戏中扮演角色从而创造性地反映生活。角色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深远影响,而要很好地组织角色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师的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在观察了一定角色游戏活动的基础上,指出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琴 《教学随笔》2016,(3):33-33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中,对自主性游戏的兴趣尤其浓厚。但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在游戏中常产生一些问题。本文就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的角色进行了思考,并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指导策略。自主性游戏是学前儿童最有特色的游戏,它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教师在  相似文献   

5.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扮演,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教师是游戏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入指导策略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情景,通过介入指导策略及时干预学生的游戏行为,使游戏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角色游戏是反映幼儿生活印象、经验的游戏,是必不可少的游戏,尤其适合学龄前幼儿,幼儿喜欢游戏的快乐体验,游戏引发幼儿的多样经验。教师试图通过游戏内容、游戏材料、教师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从幼儿生活经验着手,寻找幼儿生活经验的交叉点,将幼儿的经验进行迁移、再现,依靠熟悉的生活场景、可操作的游戏材料,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让幼儿能够从玩玩具逐渐过渡到玩游戏,从而提升幼儿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7.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其中角色游戏是最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展开了对角色游戏的研究,指出了角色游戏在组织和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更好地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游戏是幼儿在生活中主要的活动形式.角色游戏是游戏中的一种典型,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要很好地组织角色游戏从而促进幼儿发展,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在观察一定角色游戏活动的基础上,指出幼儿教师对于角色游戏组织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帮助教师认识到在角色游戏的组织上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相应的改正.  相似文献   

9.
<正>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学龄前的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我们要有效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学习、积累适应社会生活的早期经验。那么,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景呢?一、角色游戏环境生活化角色游戏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的窗口,通过在异彩纷呈的角色游戏区域展开各种活动,孩子们模仿生活中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自主管理意识是幼儿在成长初期必须建立的基础意识之一,良好的自主管理意识对塑造幼儿健康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说,比起传统授课方式,通过各种游戏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意识更为有效,尤其角色游戏更能激发幼儿自主意识。本文从幼儿自主管理意识概念展开,简单介绍角色游戏对幼儿自主管理意识的帮助,并对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在角色游戏中的培养提出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陈洁 《成才之路》2014,(13):88-88
正爱玩、爱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不仅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探索与交往的需要。虽说传统的与近年来陆续开发的游戏的种类有许多,然而,最受小班幼儿欢迎的,可以说还是角色游戏。所谓角色游戏,就是游戏者在游戏中扮演社会生活的角色,依据个人的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在常规情况下,角色游戏都会有主题。例如:娃娃家、快餐店、水果店、剧院、超市等,所以角色游戏又可以称之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要为幼儿创设创造表现的环境。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喜欢玩角色游戏,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也比较喜欢带孩子们玩角色游戏。通过工作实践以及阅读的一些书籍,我对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了一些了解,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一、小班幼儿在开展角色游戏时有哪些特点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3-4岁年龄的儿童,控制力差,生活经验不足,所以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就会显现出他们特有的游戏特点。1.幼儿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角色意识不强。例如:轩轩是我们班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1,(27):163-164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表情和想象,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是幼儿高度自主和创造的游戏。如何正确地观察、判断、回应、支持幼儿的此类自主角色游戏活动?老师置身其中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支持策略,引发幼儿思维的开放、游戏行为的开放,给幼儿更多内容开放性的可能,不断推动着游戏情节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丁真闻 《考试周刊》2014,(99):191-192
在幼儿园中,幼儿通过游戏与生活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体验与同伴的交往,从而提高交往能力。角色扮演游戏对于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幼儿体验与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获得初步的交往体验,提高幼儿的社会性。本文对角色游戏对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角色游戏提高幼儿交往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19):183-186
动态式角色游戏区指在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需要,拓展游戏目标、延展游戏内容、生成游戏流程、提供低结构材料、创设开放性区域,而创设的角色游戏区。本文针对目前小班角色游戏区"区域格局固定化"、"游戏材料高结构化"、"游戏内容单一化"的现状,从目标、内容、流程、材料、区域这五个方面出发,对小班动态式角色游戏区进行设计研究。通过研究,不仅梳理了"三预设"、"两预备"的游戏区设计策略,使教师明确了角色游戏开展的目标,提升了教师投放游戏材料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兴趣,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促进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也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喜欢、最按意愿进行的游戏,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表现是最自然的状态。幼儿的"角色游戏"发展水平受许多因素影响,要想将"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发挥到最大,就必须重视对"角色游戏"的指导,同时注重他们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案例,介绍如何指导中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  相似文献   

17.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及教育的时机,对幼儿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游戏活动类型,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角色游戏的组织和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应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及教育的时机,对幼儿采取适宜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生活即教育,游戏是幼儿认识、探究周围事物本能的一种方式,也是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角色游戏既满足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又是幼儿期最典型和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活动。《指南》也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如何加强幼儿与角色游戏之间的联系?生活教育是最简单、有效的运用手段。  相似文献   

20.
叶英 《考试周刊》2014,(35):190-191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学习"就是实践,"教学做合一"的"做"是更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在幼儿园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摸一摸,动一动,像大人一样工作、生活、学习,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角色游戏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是幼儿了解社会的主要途径,能为幼儿适应社会做好准备。本文从环境创设、游戏角色选择、游戏创新、游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