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叶吉良 《成才之路》2010,(11):19-20
体育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教师在不断反思与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这既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1自我观察法的定义及其在教学反思中的作用 当前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应对课改的需要。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的教学得失,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反思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思对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的反思能力包括教学反思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两部分。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馈和调控的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理念等进行反思的能力。反思能力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教师的背景变量对教学反思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学效能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反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反思者需要对实施过程中的变化保持敏锐,在评价时要客观地观察自己的工作能力。由于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所以对关于专业方面的反思幼儿教师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通过反思他们可以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园本课程的设计,园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园本课程的实施效果以及教师对自己的监控评估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是一个形成的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心是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发展。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教育科研是必经之路。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在与同伴相互交流、共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差距,改进自己的工作,以便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设计反思,即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探究,从而形成科学的更为有效的教学设计,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教学反思可以分为课程进行前反思、课程进行中反思、课程进行后反思三种,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经验总结,进行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对教师实践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学反思,教师能树立起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实践活动的成长。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探索教育领域的理念、方法、目的、心态,通过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不断总结经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教师评价体系,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学的实践者。一、我对反思性教学的理解反思性教学是当代反思文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教育实践追求合理性的反映,是教育主体进一步成熟的象征,初步凸现出当代教育改革新的制高点的轮廓。教学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师职业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殷敏 《早期教育》2006,(7):17-17
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知、监控和调节能力,教师善于运用反思,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日益受到业内关注。这里的反思,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借助于学生、同事、各类专家及理论文献等媒介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和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的观察、分析、调节和评价的过程。它包括教学反思和自我反思。前者以个体教学为指向,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各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践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和反馈等;后者以教师自身为指向,是教师对自身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感、合作精神、知识结构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顶岗支教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其教师教育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的现状是具备基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但心理状态不稳定,学科教学知识缺乏。因此,师范生应该认真修习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在顶岗支教实习中认真钻研教学,经常与指导教师沟通,学会教学反思,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学教师教育面临基础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挑战,高等师范教育和教育管理部门面临重组教育资源、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因此,要通过全面深入地改革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转变教育观念,优化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材建设,努力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发展需要的优质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部科学省为适应社会经济变革、以学生"生存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改革以及培养教育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在各大学设立了教师教育研究生院。其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两部分,即确定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和由必修课程、学科领域的选修课程及学校现场的教育实习构成的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其借鉴意义在于,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应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应强化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4.
Christensen, O.Ø.,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eaching practice,” Revue ATEE Journal 3 (1980) 43‐48.

The thesis of this word for student teachers on their way to acquire school‐based experience is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the theory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practice of the school. It is pointed out that, just like the school, teacher education has its own theory and practice. During teaching practice a synthesis i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theory‐practice rel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at of the school. That is why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hat the teaching practice tutor should be able to: (a) give justification of his own practice when teaching children; and (b) to function as an adult educator who can argue for his own contribution towards widening the student teacher's growing perception of the teacher's role in society.  相似文献   


15.
Toward the end of his short life, Lev Vygotsky found himself teaching teachers in a remote part of the USSR. Though his influence as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is well-established, little is known about his approach to teacher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pplies the researcher’s core concept, 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to teacher education. The resulting model for educating teaching candidates within zones of proximal teacher development (ZPTD) integrates Vygotskyan theory into Western models of teacher education.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 with regard the four stages of the ZPTD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ent and sequence of the teacher preparation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four related aspects of Hegel's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philosophy and to the philosophy of the teacher. Specifically, it highlights some of the views Hegel expressed on education in general whilst Rector of the Nuremberg gymnasium; describes his opinions on the place of philosophy with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philosophy course which he designed for his pupils; examines the pedagogy which he employed in teaching his system of philosophy; and offers preliminary comments on his insights into the contradictions which resist the abstract identity of the teacher.  相似文献   

17.
试论杜威的教师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杜威非常重视教师教育工作。其关于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教育学院是教师教育的主要机构,但初等学校和高级中学也是教师教育机构的一部分;教师教育应包括一般文化知识、具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含心理学和学科教法等)、专业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般文化知识是前提,具体学科知识是基础,教育理论知识是主线,教育实际见习是重要环节,而所有这些都以专业精神为灵魂和统率。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进行重组或转型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适应新课改的发展。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才能展现教学艺术;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等综合的素质,才能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格的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19.
随着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缺乏高水平新型小学美术教师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级各类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就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正是基于此种背景下,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和思考教师教育核心课程之一的"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模式改革,以期真正发挥其在教师教育中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年来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一些疑难问题:课堂教学理论研究和创新不够,课程改革中本土和未来的理论、思想、文化冲突加剧,社会环境与考试制度不能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师资源储备不足。为此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现代学生观,教育思想和理论要实行借鉴和创新,考试体制要关注个性和创造力,要关注教师的专业自觉性,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