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当局开放广播频道申设以来,台湾已成为全世界广播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广播业竞争激烈,听众地位相应提高。但听众占总人口比例并无相应提高。这与台湾听众对广播的使用满足度密切相关。本文根据台湾广播媒体调查与研究资料整理出台湾听众的整体特点,分析了台湾听众收听行为和收听心理的基本特点。这对大陆电台的听众研究颇具启发意义。尤其对大陆对台广播机构而言,研究台湾听众特性更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陆对台广播在台湾30万的听众,这30万听众对岛内局势有什么影响。岛内目前的局势将对台广播的发展形势产生何种影响,而作为台湾民众的母语之一的闽南话又将在对台广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针对岛内受众心态、加强对台广播传播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谢彧 《中国广播》2007,(5):49-51
中央台对台广播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台湾听众的认同,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广播媒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台湾岛内有一百多家的广播电台抢夺着有限的广播听众市场。面对岛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央台对台广播要在岛内占有更多更广的听众群,关键就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时代在变,对台广播的语言风格也在相应调整。如今,两岸迈入和平发展新时期,对台广播节目正转变思路,用更加贴近台湾听众的传播方式持续获得有效传播,其中对台广播的语言风格不妨借用台湾广播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5.
现代广播是俄罗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大众传播手段。根据近年来的调研统计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居民中只有18%的人口不听广播。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广播听众占总人口的82%,这种结果比纸介媒体的读者高出2%。阅读纸介媒体的受众占俄罗斯总人口的80%,纸介媒体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排在第二位。广播比电视更能使受众得到满足。在俄罗斯全体媒体受众中,喜欢看电视的占65%,  相似文献   

6.
现代广播是俄罗斯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大众传播手段。根据近年来的调研统计资料显示,在俄罗斯居民中只有18%的人口不听广播。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广播听众占总人口的82%,这种结果比纸介媒体的读者高出2%。阅读纸介媒体的受众占俄罗斯总人口的80%,纸介媒体在俄罗斯大众传媒中排在第二位。广播比电视更能使受众得到满足。在俄罗斯全体媒体受众中,喜欢看电视的占65%,  相似文献   

7.
2001年12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港澳中心委托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任台湾岛内首次进行了对台湾广播听众抽样调查。在台湾听众中,有56.8%的听众对我们的广播的需求不是政治需求和知识需求,而是兴趣爱好和休闲娱乐。这一抽样调查也进一步明确了对台湾广播文艺节目的定化——通过好听的声音传递情感和思想。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种种人为阻隔,  相似文献   

8.
高雁 《当代传播》2003,(1):87-88
在现今资讯管道异常丰富的时代里,广播业被抛入了一个“生存还是死亡”的漩涡中。有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居民中经常看电视和看报的平均值分别为96%和78%,而经常听广播的平均值仅为36%。①在多元化媒介的冲击下,现实中的广播电台逐渐风光不在,广告收入下降,听众数量剧减。可是,就在人们认为广播行将没落的时候,北京交通台2001年营销业绩高达6800万元,纯利润2000万元,比许多报纸的业绩还要好得多,又如江苏交通广  相似文献   

9.
2012年元月起,常州电台开播846俏夕阳广播,这是全国同类城市中首家专业老年广播。每天从5:00到24:00,直播19个小时,节目以生活资讯、健康养生和文艺娱乐为主,做73万常州老年人的贴心伙伴。网络信息时代,广播在传递信息方面的优势逐渐弱化。但是,广播作为老年人获取信息、娱乐和消闲的媒介,仍然有着明显的传播优势。CSM媒介研究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常州所有广播听众的比例为19.2%,是广播的第三大收听群体;老年听众每天收听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0.
何谓悬念?从广播新闻传播角度讲,“悬念”就是指广播新闻采编者通过某种手段引发听众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关切心情。那么,广播新闻传播如何利用这种技巧吸引听众呢?  相似文献   

11.
曾爱友 《中国广播》2010,(12):59-61
唤醒和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是对台广播永恒的主题之一。本届上海世博会是台湾睽违40年后再次参加,台湾各界普遍关注的一届。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在传播世博会盛况和世博理念精神的同时,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意识,以中华文化为切入口,以展现中国包容、开放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报道基调,努力增强台湾听众的中国意识,引导台湾听众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同祖国。  相似文献   

12.
郑钦 《中国广播》2007,(9):11-14
对台湾广播是人民广播事业中一个特殊的对象性广播,它既担负着宣传党和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使命,又是沟通两年同胞亲情,传承中华文明的纽带和桥梁。在这个看不见的空中舞台上,几代广播人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初中。2003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觉成了首次对台广播效果大型入岛调查,对台湾本土听众的结构、需求和接受心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对台广播节目有了更准确清晰的定位,并推动了对台广播理论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祖国大陆对台广播的思维正在由宣传型向传播型转变,遵守传播规律,重视台湾同胞对母体文化的身份认同,尊重台湾同胞的诉求需要和接受习惯.以各种传播方式逐渐提高对台广播的实效,已经成为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的共识。本期“特别策划”推出这组来自各地涉台广播机构相关人员的文章,是对台广播理论和实践的一次公开梳理和展示,对其他传播对象的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有一系列调查数据出台,从中首先可以看到我国广播的受众规模和媒体地位。我国总人口是13亿,有34亿个家庭,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4.1%,据此框算的听众规模超过12亿,这是世界上覆盖人口最多的广播网络和最大的广播市场。《2005 中国广播收听年鉴》给出了确切的数字。在全国范围内,有 30%的家庭拥有收音机,其中城市家庭为48%、农村家庭为24%,其余70%的家庭(52%的城市家庭、76%的农村家庭)没有收听设备。东北、华北、华东三个地区的收听设备拥有率达到平均每户一台,而其他地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据CSM媒介研究在全国64个市县的调查,2004年广播实际听众规模为42142.8万,其中城市为14566.1万人 (为34.6%),农村听众为27576.7万人(为65.4%);各占其10岁以上人口比例的37%、57.5%和31.2%。从数字中可以看出,农村人均接收比例低,但接收基数  相似文献   

14.
对台广播,是一种完全以台湾听众为特定对象的特殊性质的广播.能否加强对台广播的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宣传能不能争取听众,达到入脑、入耳、入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曦 《新闻窗》2014,(1):57-57
怎样利用新技术让信息增值,怎样利用视觉拓展广播空间,广播语言怎样才能揉入亲情、与听众拉近距离是每个广播工作者的责任。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技巧、传播渠道都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内容、形式、风格上深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王宗磊 《东南传播》2010,(9):158-159
新媒体给以中短波发射为主的对台广播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广播网络化数字化技术革命的趋势,对台广播也不能置身事外。一方面,对台广播应坚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依靠新闻和娱乐两大核心竞争力,以内容取胜。更重要的是,对台广播要积极与新媒体融合,用好网络,拥抱数字化广播系统,突破"硬件"技术的限制,为台湾听众提供更多的收听方式选择和更优质的听觉享受。  相似文献   

17.
对台广播是有着特殊目标受众的新闻传播,如何更好地贴近海峡对岸的听众,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一直都是对台广播工作者思考的首要问题。本文对对台广播如何更好地贴近台湾听众,从而实现传播价值最大化的问题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鲍平 《新闻实践》2013,(8):79-81
应台湾中华多媒体广播事业协会的邀请,浙江电台交通之声日前对台湾部分广播机构进行了考察。 一、台湾广播的基本现状及总体观感 台湾广播市场竞争激烈。台湾陆地面积3.5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浙江的1/2,约2500万。台湾现有合法营业执照的广播172家。  相似文献   

19.
要办好地方广播,必须克服"通而不受"及"传而不通"的无效传播,必须在内容本土化、形式多样化、听众细分化、广告精品化等多方面着力,确保广播传播渠道畅通,节目为本土听众所乐意接受。  相似文献   

20.
陈蕾伊 《中国广播》2013,(12):13-17
新媒体时代,台湾广播面临着广告市场收缩、收听率逐年降低、年轻听众流失等问题。为了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台湾广播通过发展类型化广播、打造联播网、开展社会活动来优化播放平台;积极探索与新媒体融合的各种途径,建立广播网站、打造广播APP、融合社交媒体、探索广播可视化等。未来台湾广播将在持续经营与优化传统广播的同时,深度融合新媒体,实现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