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 ,结合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找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身体形态及技术与训练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特征,找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与成绩为基础,结合男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爱德华兹的技术特点,提出了当今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三级跳远三跳技术的好坏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我国优秀男子运动员三跳技术特征进行运动学分析和研究。结论得出: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应加强支撑腿蹬伸训练,适当降低跳跃步的腾起角。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认识三级跳远技术特征和优秀男女运动员在三级跳远项目上的技术差异,文章分析统计第十二届世锦赛三级跳远有关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优秀女子运动员损失距离小于优秀男子运动员,女三级跳远成绩为男子的84%左右,而女子助跑最后一步质心速度为男子的89%,步长也为89%,说明优秀女子运动员三级跳远在成绩方面有潜力达到优秀男子运动员的89%。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国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及三跳水平速度的测试与关联分析,揭示了助跑、三跳水平速度及速度损失等因素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分析,收集整理世界级选手爱德华兹等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比赛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采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法进一步研究,确认提高助跑速度的利用率和绝对速度的利用率是评价三级跳远技术的重要指标。建议加强力量与技术的结合训练,缩短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助跑速度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世界男子三级跳远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世界20名优秀三级跳远的男运动员资料,总结了不同阶段世界男子三级跳远的技术,归纳了男子三级跳远技术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自由式,高跳型、平跳型和速度-平跳型.文章还提出了世界男子三级跳远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今世界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三跳比例的分析,发现当今世界大多数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采用了速度型技术,速度型技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三级跳远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参照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爱德华兹技术动作的同类参数和相关数据,运用运动学原理对朱书靖在"十一运会"比赛中的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影响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原因,并对我国三级跳远项目的训练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三级跳远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能力要求极高,技术的好坏决定了其运动水平。本研究以2009年德国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三级跳远决赛运动员为例,分析了前8名运动员跳出最好成绩跳次的倒2步步长、三跳比例以及重心速度、角度等技术特征,以期为正确认识现代世界级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特征,为指导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世界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3项指标及技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接近率、身体形态、年龄特征及技术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世界1999—2002年度最好成绩相比,中国运动员成绩起伏不定;身体形态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具有明显差异,适合采用以“平跳速度型”为主的技术;中国运动员理想的三跳比例是33.5%:30%:36.5%。  相似文献   

13.
三级跳远三跳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每秒100幅(LOCAM型)高速扫描摄影方法,现场拍摄了北京亚运会男子三级跳远银牌得主邹四新和199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金牌获得者赵本宏在同一次比赛中的三跳起跳技术影片。经数据化处理,对解析后的技术参数(15项)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对照,寻找三跳技术中合理的和错误的方面,探索各技术参数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借以找出改进技术的方法,实施最优化训练。  相似文献   

14.
毛旭江 《体育科研》2006,27(1):73-7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合生物力学解析的摄像要求,研制出一套操作简便易行、科学的拍摄方案,旨在为三级跳远的运动学解析所需的拍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重新审度“三级跳远的极值与各跳最佳组合”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炳彝  李实 《体育科学》1993,13(4):83-86
本文根据三级跳远的技术和三跳相互间的约束特点,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世界水平三级跳远成绩与三跳远度的非线性最佳数学模型,并得出不同水平的三跳最佳组合与最大远度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各跳对三级跳远成绩的影响,为指导不同水平的三级跳远训练制定了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6.
刘桂海 《体育科技》2004,25(1):29-31
对三级跳远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分析及关键性训练因素进行剖析 ,不同级的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的结构中 ,一般训练负荷量和发展性负荷量在所占的比重存在不同的比例。关键性训练因素对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所起的作用有训练负荷因素、身体机能因素、教练因素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少雄 《体育科技》2004,25(1):32-34
通过对参加第 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三级跳远前 8名运动员的技术关键及运动过程中机械的利用问题的分析 ,认为三级跳远的技术关键是如何获得最大初动能 ,以及在保持或减少机械的损失同时 ,如何挖掘运动员自身的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选取201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跳高比赛前六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三维高速摄像机对助跑阶段最后两步进行全程拍摄,使用APAS软件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中国顶尖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的步长、摆动腿蹬伸膝角、起跳腿离地水平速度等技术指标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跳高运动员起跳阶段技术分析的研究成果与跳高运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为中国跳高运动员训练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第11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生杰  王国祥 《体育学刊》2011,18(2):106-111
对参加第11届全运会田径比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三跳技术的相关运动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和起跳速度利用率较差,只有8.96 m/s和95.5%,与世界女子三级跳运动员的9.41 m/s和98.2%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起跳脚着地与离地瞬间身体重心水平速度较差,只有8.71 m/s,与世界选手的9.33 m/s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单足跳与跨步跳时的身体重心腾起角度适宜,分别为(17.19±4.37)°、(15.07±4.12)°,但最后跳跃的身体重心腾起角过大(23.57±4.12)°,超过世界运动员的16°~20°;三跳的支撑总时间较长,起跳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