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习的过程应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个批判、选择与存疑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充满想像,充满探索性与体验性”。“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具有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要让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成长为新时代的人才,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必须培养创新人才。课堂教学创造性是培养创新人才最基本、最主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构建固家创新教育体系的一个基础性工作。本文对课堂教学的现状做了初探,分析了课堂教学创造性削弱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创造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把人类一切创新潜能都解放出来,培养具有丰富创新的高素质人才。21世纪,知识经济将成为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 而创新的基础在教育。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要转变观念,相信学生的创新潜能;二要抓住时机,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三要打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四要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迫切要求革新传统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创新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首要任务,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指导和规范全局的作用。创新课堂教学目标,应坚持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创新策略主要有:生本化策略、师生共创策略、整体呈现策略和多元评价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雪梅 《新疆教育》2013,(1):192-192
中学思想政治课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教师要把课堂变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让创新之树在政治课堂上茁壮成长、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是提高民族素质的,而教育最重要的领域是教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民族素质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教学上。为了提高社会公民的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日本等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为适应新世纪新时代的发展都进行了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现代医学要求并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卫生职业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改革课堂教学。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由于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素质越来越低,要求我们老师不得不创新教育,以适应现代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学点知识,教师的教法要适应学生,而不能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法。  相似文献   

8.
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元宗 《教育探索》2000,(11):11-12
本阐述了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一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是要学会学习,并能及时吸收、录活动用和迅速更新知识;三是要有适应世界不断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办;四是要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五是要有坚忍不拨的意志。同时,从四个方面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而临的一个新课题、新领域。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从实施课堂教学做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那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笔者淡谈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就是在实施创新教育中运用创造学、教育学和心理学原理,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及其变化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活动方式。文章根据笔者多年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几种常用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所以,要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教材必须改革。我们现在的初中物理需要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只有19项,而德国初中的物理实验要求学生动手做的多达245项。我们的学生到了社会后,适应生很差,这反映了我们的教材内容与社会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教育科研的本质。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新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较全面的素质结构,更需要具备创新的活力,以承担知识创新的重任,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这就对培养人才的学校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而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奠基工程,社会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是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正如江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对于我们中学教师如何从各方而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呢?课堂教学应是主渠道,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要把学生培养成敢想、敢做,勇于向困难挑战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军委江主席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无论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归根结底靠教育的创新,人才的创新。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努力构建国家教育创新体系,把培养创造性人才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举措。军队院校必须加紧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努力造就具有创造性的军事人才,以适应未来战争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一、眼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教学知识体系为了适应现代军事斗争的需要,努力培养复合型军事创新人才势在必行。所谓复合型军事创…  相似文献   

15.
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课堂教学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本文试对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胡传新 《考试周刊》2011,(89):222-222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课堂教学是疾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实施创新教育成功的关键。为此确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教学策略至关重要。创新教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要想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课堂教学改革须大力推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历经猜想、探究、失败、反思、再探究、发现,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和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已经叩响以科技创新为主旋律的21世纪的大门。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坚持创新”。很显然,这里所说的创新,是包括教育创新在内的创新体系。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尽管业已取得不少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还很低,教育结构和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方法还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潮涌而至的知识经济社会时代的需要。故而,更新教育观念,发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需…  相似文献   

20.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加要导之以“创”。它是要在全面优良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进出智慧的火花。从这种意义上讲,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